明代瓷器生產除了景德鎮窯之外,福建德化窯是另外一個極其重要的窯場。德化窯從宋代開始燒造青白瓷器,但給德化窯真正帶來聲譽的,是明代生產的白釉瓷器。德化白瓷以其釉色瑩潤潔白,胎質堅硬細膩而為人們所稱道,成為中國白瓷的典范。特別是該窯生產的人物塑像,更是作為中國陶瓷史和美術史的偉大成就而為世人重視。明清以後,隨著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德化白瓷進入歐洲地區,為其帶來了更大聲譽,贏得了「中國白」等諸多美譽,成為歐洲人爭相模仿的對象,客觀上推動了歐洲軟白瓷的生產和發展。
明代德化窯白瓷,胎體勻凈堅細,露胎處常見有氧化淺紅小斑點,顯現顆粒狀的珍珠般閃光,俗稱「糯米胎」。同時德化瓷土質軟可塑性強而又易於造型。器壁一般較厚,手感較重。這些都是和德化地區本身瓷士原料有關,當地瓷土主要是含石英和絹雲母或高嶺土的天然混合礦物原料。據科學測試,其胎體的氧化 含量較高,為71.80% 74.24%,氧化鉀含量特別高,為6.48%
7.28%,而胎中所含鐵的含量卻很低,不超過4%。這些高 高鉀低鐵的瓷土礦,客觀為明代德化窯生產白瓷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