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傳》經孫波先生的執著堅持、多年努力,終於在徐梵澄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之際得以問世。孫波書寫這一傳記,是一種充滿敬意、情感和責任心的投入。順著其思緒、激情和優美生動的文筆,我們終於可以「走近徐梵澄先生」,鮮活地認識一位「大隱於市」的學術大師,深刻體會他畢其一生來追求「超越與會通」的學術意義和人生境界。
梵澄先生宴居治學,淡泊名利,造次顛沛,不改其志,仙風道骨,出塵不染,生平修為,宛若高僧。對於精神境界的探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哲人已遠,典型猶存。我們希望更多讀者認識這樣一位典范人物,也期待更多研治印、中佛學的讀者,能承接梵澄先生的治學成果。
目錄
序
緒言
第一部 厥有先覺啟道途——求學與聞道
第一章 高山聞道
1. 東鄉徐氏
2. 少年時代
3. 大學生活
4. 無比辰光
第二章 鼓爐動鞴
1. 旅歐途中
2. 初到柏林
3. 海德貝格
4. 馮至
5. 歐西光陰
6. 朱
第三章 徜徉冰雪
1. 告別求學
2. 譯「超人」
3. 試筆文壇
4. 師生共濟
5. 巨星隕落
第四章 烽火顛沛
1. 硝煙既起
2. 滕固
3. 西南道中
4. 職事編纂
5. 初識雲山
6. 萊茵君子
7. 阻於黔桂
8. 滇中盤桓
9. 心向「西天」
第二部 別求高古覓西鄰——取經與傳經
第五章 雲漫天竺
1. 中國學院
2. 嶺南女傑
3. 雪山之晨
4. 相濡以沫
第六章 跏趺聖城
1. 貝納尼斯
2. 薄伽梵歌
3. 友情隙痕
4. 行雲使者
第七章 踵繼高蹤
1. 阿羅頻多
┅┅
第八章 棲神梵典
第九章 發隱華章
第十章 路歸迢迢
第三部 更培心力挽蹉跎——揮塵之論道
第十一章 闡幽奧義
第十二章 揚微道術
第十三章 落葉歸根
第十四章 啟於未濟
尾聲
後記
附錄
徐梵澄年表
徐梵澄主要著·譯述目錄
緒言
第一部 厥有先覺啟道途——求學與聞道
第一章 高山聞道
1. 東鄉徐氏
2. 少年時代
3. 大學生活
4. 無比辰光
第二章 鼓爐動鞴
1. 旅歐途中
2. 初到柏林
3. 海德貝格
4. 馮至
5. 歐西光陰
6. 朱
第三章 徜徉冰雪
1. 告別求學
2. 譯「超人」
3. 試筆文壇
4. 師生共濟
5. 巨星隕落
第四章 烽火顛沛
1. 硝煙既起
2. 滕固
3. 西南道中
4. 職事編纂
5. 初識雲山
6. 萊茵君子
7. 阻於黔桂
8. 滇中盤桓
9. 心向「西天」
第二部 別求高古覓西鄰——取經與傳經
第五章 雲漫天竺
1. 中國學院
2. 嶺南女傑
3. 雪山之晨
4. 相濡以沫
第六章 跏趺聖城
1. 貝納尼斯
2. 薄伽梵歌
3. 友情隙痕
4. 行雲使者
第七章 踵繼高蹤
1. 阿羅頻多
┅┅
第八章 棲神梵典
第九章 發隱華章
第十章 路歸迢迢
第三部 更培心力挽蹉跎——揮塵之論道
第十一章 闡幽奧義
第十二章 揚微道術
第十三章 落葉歸根
第十四章 啟於未濟
尾聲
後記
附錄
徐梵澄年表
徐梵澄主要著·譯述目錄
序
《徐梵澄傳》經孫波先生的執著堅持、多年努力,終於在徐梵澄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之際得以問世。孫波先生書寫這一傳記,是一種充滿敬意、情感和責任心的投人。順著其思緒、激情和優美生動的文筆,我們終於可以「走近徐梵澄先生」,鮮活地認識一位「大隱於市」的學術大師,深刻體會他畢其一生來追求「超越與會通」的學術意義和人生境界。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研究獲得了新生,學界名流亦層出不窮。然而,透過學術講壇的喧鬧和現代媒體的渲染,我們仍然感到當代中國學術在哲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領域的薄弱,真正影響一代學風、帶來學問開創和轉型發展的學術大家、思想巨人恰如鳳毛麟角,頗難尋覓c正是在當代中國學術方興未艾、任重道遠的重新起步時期,這部傳記帶著我們近距離地接觸到一位默默耕耘、大音希聲的智者,讓我們感受到學術研究的真諦和學界大師的風范,使我們對當今中國學術的深化和拓展亦有著欣喜、充滿了希望。
在現實社會充滿動感、流動不居的學術舞台上,一批批學者開始映人人們的眼簾,其中一些德高望重的學界前輩和學壇精英在人們的注目中被稱為「大家」、「大師」,而徐梵澄先生的公眾亮相卻極為稀少,長期被看似在積極發現「新星」、「新秀」的學術輿論界和評論界所忽視、埋沒和遺忘。對於當代學人而言,徐梵澄先生奇特的求學經歷、曲折的人生歷程似乎頗具「神秘」色彩,其學問和知識對常人而言也有高不可攀、深不可測之感。這樣「走近」徐先生、「了解」徐先生的人的確很少,一些涉獵其相關領域的一般研究者也往往因其古奧、深邃的論著、譯文望而卻步,不敢深人。或許可以說,徐先生的學術生涯經歷了不同尋常的「孤寂」,但與此同時他亦曾享有極為奇特的「寧靜」。徐先生的這種超凡脫俗、單行獨立,贏得不少摯愛學術、品味人生者的敬重和敬佩。而介紹這位優傑的學者,挖掘其精神財富,在我們描繪並展示當今中國學術畫卷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筆。
約二十年前,我在世界宗教研究所的一次會議上首次見到了徐梵澄先生,當時的第一印象是先生身高人瘦、目光有神、白色著裝,氣度不凡。任繼愈先生向大家介紹,這是一位客居印度三十多年、學術造詣高深的歸國學者,並且已經成為我們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這一簡短的介紹如點楮之筆,使我一下子從精神上捕捉到徐梵澄先生的生動形象,體悟了其超逸灑脫、仙骨梵風的學者氣質。在隨後的遠距離觀察和出於好奇的間接打探中,我知道徐先生是湖南同鄉,而且有著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留學經歷,從而對先生產生了一種親近感;進而聽說徐先生乃魯迅的弟子、後又在印度專治精神哲學,是熟諳中、西、印三大文化的通才,我更是對先生無比欽佩和敬仰。由於年齡、學識等方面的「代溝」,我不敢「走近」徐先生,而只是保持了一種對先生「敬而遠之」的態度;現在想來真感遺憾和懊悔。也正是因為這種不敢「走近」和由此而所缺失的「親近」,我也不敢像孫波先生如同對待朋友、親人那樣直呼「梵澄先生」,而不由自主地用上了「徐先生」這一顯得疏遠、卻也表達了我對先生敬重甚至敬畏的稱呼。
在擔任研究所所長後,我跟徐梵澄先生有過幾次短時間的接觸。他曾給我寫過短信,談起他對研究所科研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議;我們也在一起商討、溝通過某些問題。在徐先生因病住院期間,我曾和孫波一起去醫院探望過先生。但總體來看,這種接觸仍是太少、太短。因此,徐先生的學問、人品、性格、氣質,對我仍具有神秘感;而在閱讀中所了解的先生,以及在遠距離觀察中所注意到的先生那種睿智、安寧、孤峭、高雅和超拔,也使我對先生油然而生有一種神聖感。
相比之下,我佩服並感謝孫波先生,而且也非常羨慕他真正「走近」了徐梵澄先生。以充分的勇氣、充足的時間和充實的知識准各,孫波進人了徐先生原本「清寂」的個人世界,成為他的朋友、親人和學生。在工作、生活上關心、照顧、幫助徐先生的同時,孫波亦被先生的學術修養和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徐先生回國後沒有正式招收過學生,孤身一人,長期以來身邊並無親人照顧,更談不上桃李滿園,故而其學問幾乎成為「絕學」。就在徐先生的「滿腹經綸」快要「絕傳」之際,孫波先生「闖入」了徐先生看似封閉的「一人世界」,得以近距離地觀察、學習乃至參與徐先生的「讀書、寫作,散步、吟詩」之生活,並從最初的照顧、觀察先生而發展到研習、體悟先生,最終也像徐先生那樣,「譬如開礦,每日孜孜(石乞)(石乞),進掘不休」,全方位地接近、研究、了解、領會徐先生其身心及其思想、學問;這樣,就為孫波今天得以寫出頗具廣度和深度、頗有學術色彩和意義的《徐梵澄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做好了重要的准備。
┅┅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研究獲得了新生,學界名流亦層出不窮。然而,透過學術講壇的喧鬧和現代媒體的渲染,我們仍然感到當代中國學術在哲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領域的薄弱,真正影響一代學風、帶來學問開創和轉型發展的學術大家、思想巨人恰如鳳毛麟角,頗難尋覓c正是在當代中國學術方興未艾、任重道遠的重新起步時期,這部傳記帶著我們近距離地接觸到一位默默耕耘、大音希聲的智者,讓我們感受到學術研究的真諦和學界大師的風范,使我們對當今中國學術的深化和拓展亦有著欣喜、充滿了希望。
在現實社會充滿動感、流動不居的學術舞台上,一批批學者開始映人人們的眼簾,其中一些德高望重的學界前輩和學壇精英在人們的注目中被稱為「大家」、「大師」,而徐梵澄先生的公眾亮相卻極為稀少,長期被看似在積極發現「新星」、「新秀」的學術輿論界和評論界所忽視、埋沒和遺忘。對於當代學人而言,徐梵澄先生奇特的求學經歷、曲折的人生歷程似乎頗具「神秘」色彩,其學問和知識對常人而言也有高不可攀、深不可測之感。這樣「走近」徐先生、「了解」徐先生的人的確很少,一些涉獵其相關領域的一般研究者也往往因其古奧、深邃的論著、譯文望而卻步,不敢深人。或許可以說,徐先生的學術生涯經歷了不同尋常的「孤寂」,但與此同時他亦曾享有極為奇特的「寧靜」。徐先生的這種超凡脫俗、單行獨立,贏得不少摯愛學術、品味人生者的敬重和敬佩。而介紹這位優傑的學者,挖掘其精神財富,在我們描繪並展示當今中國學術畫卷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筆。
約二十年前,我在世界宗教研究所的一次會議上首次見到了徐梵澄先生,當時的第一印象是先生身高人瘦、目光有神、白色著裝,氣度不凡。任繼愈先生向大家介紹,這是一位客居印度三十多年、學術造詣高深的歸國學者,並且已經成為我們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這一簡短的介紹如點楮之筆,使我一下子從精神上捕捉到徐梵澄先生的生動形象,體悟了其超逸灑脫、仙骨梵風的學者氣質。在隨後的遠距離觀察和出於好奇的間接打探中,我知道徐先生是湖南同鄉,而且有著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留學經歷,從而對先生產生了一種親近感;進而聽說徐先生乃魯迅的弟子、後又在印度專治精神哲學,是熟諳中、西、印三大文化的通才,我更是對先生無比欽佩和敬仰。由於年齡、學識等方面的「代溝」,我不敢「走近」徐先生,而只是保持了一種對先生「敬而遠之」的態度;現在想來真感遺憾和懊悔。也正是因為這種不敢「走近」和由此而所缺失的「親近」,我也不敢像孫波先生如同對待朋友、親人那樣直呼「梵澄先生」,而不由自主地用上了「徐先生」這一顯得疏遠、卻也表達了我對先生敬重甚至敬畏的稱呼。
在擔任研究所所長後,我跟徐梵澄先生有過幾次短時間的接觸。他曾給我寫過短信,談起他對研究所科研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議;我們也在一起商討、溝通過某些問題。在徐先生因病住院期間,我曾和孫波一起去醫院探望過先生。但總體來看,這種接觸仍是太少、太短。因此,徐先生的學問、人品、性格、氣質,對我仍具有神秘感;而在閱讀中所了解的先生,以及在遠距離觀察中所注意到的先生那種睿智、安寧、孤峭、高雅和超拔,也使我對先生油然而生有一種神聖感。
相比之下,我佩服並感謝孫波先生,而且也非常羨慕他真正「走近」了徐梵澄先生。以充分的勇氣、充足的時間和充實的知識准各,孫波進人了徐先生原本「清寂」的個人世界,成為他的朋友、親人和學生。在工作、生活上關心、照顧、幫助徐先生的同時,孫波亦被先生的學術修養和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徐先生回國後沒有正式招收過學生,孤身一人,長期以來身邊並無親人照顧,更談不上桃李滿園,故而其學問幾乎成為「絕學」。就在徐先生的「滿腹經綸」快要「絕傳」之際,孫波先生「闖入」了徐先生看似封閉的「一人世界」,得以近距離地觀察、學習乃至參與徐先生的「讀書、寫作,散步、吟詩」之生活,並從最初的照顧、觀察先生而發展到研習、體悟先生,最終也像徐先生那樣,「譬如開礦,每日孜孜(石乞)(石乞),進掘不休」,全方位地接近、研究、了解、領會徐先生其身心及其思想、學問;這樣,就為孫波今天得以寫出頗具廣度和深度、頗有學術色彩和意義的《徐梵澄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做好了重要的准備。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