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許序雅,男,1958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武義縣。1983年7月,杭州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86年,貴州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從項英杰師學習中亞史;1995年9月考入浙江大學(原杭州大學)歷史系,從黃時鑒師學習中西關系史,1999年3月獲博士學位。研究專長是中亞史和中西關系史。2007年4月,赴坦桑尼亞考察,從事非常高等教育研究。現任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專項3部,譯著2部(與人合作)。論文《突厥人在薩曼王朝中的地位和作用》,獲浙江省政府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9年);專著《唐代絲綢之路與中亞歷史地理研究》,獲2000年浙江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譯著《奧斯曼帝國》,獲浙江省政府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獎三等獎(2008年)。
目錄
深入了解非洲,增進中非友好
——《非洲研究文庫》總序
前言
序言
全球化背景中非洲高等教育的本土化(代序)
第一章 坦桑尼亞概況
第一節 坦桑尼亞的國情
一、地理和人口
二、經濟和社會發展
三、歷史和社會政治制度
四、中坦交流與合作
第二節 坦桑尼亞教育發展和教育體制
一、教育發展
二、教育體制
第二章 坦桑尼亞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坦桑尼亞謝教育的發展
一、高等教育的發展
二、大學教育的改革
第二節 坦桑尼亞高等院校的基本情況
第三章 坦桑尼亞高等教育管理
第一節 中央教育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
第二節 高校內部的管理體制
一、高校的機構設置和職能
二、高校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素質
第四章 高等教育財政與經費
第一節 坦桑尼亞的高等教育財政政策
一、政府的教育財政政策
二、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第二節 國家教育經費的使用
一、國家教育經費的投入
二、教育經費的使用
三、高校生均培養成本費
第三節 高校的財政來源和支出
一、公立院校
二、私立院校
第四節 國際合作和國外援助的影響
一、車隊合作及其成效
二、國際援助及其影響
第五章 坦桑尼亞高校的教學與科研
第一節 院系與專業設置
一、院系設置
二、高校的專業分布
第二節 非學位課程與學位課程設置
一、課程計劃的設置
二、學位課程計劃的設置
三、學位課程計劃的構成
第三節 研究生教育
第四節 圖書和信息資源
一、圖書館服務
二、電腦信息查詢服務
第五節 科研成果
第六章 坦桑尼亞高校的教師與學生
第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政策研究
第八章 坦桑尼亞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前景
附錄一 調查問卷
附錄二 坦桑尼亞主要高等學校名錄
附錄三 坦桑尼亞部分高等院校介紹
附錄四 坦桑尼亞高等教育審查委員會通過的2005/2006學年大學招生數
附錄五 英文縮略語
參考文獻
後記
——《非洲研究文庫》總序
前言
序言
全球化背景中非洲高等教育的本土化(代序)
第一章 坦桑尼亞概況
第一節 坦桑尼亞的國情
一、地理和人口
二、經濟和社會發展
三、歷史和社會政治制度
四、中坦交流與合作
第二節 坦桑尼亞教育發展和教育體制
一、教育發展
二、教育體制
第二章 坦桑尼亞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坦桑尼亞謝教育的發展
一、高等教育的發展
二、大學教育的改革
第二節 坦桑尼亞高等院校的基本情況
第三章 坦桑尼亞高等教育管理
第一節 中央教育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
第二節 高校內部的管理體制
一、高校的機構設置和職能
二、高校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素質
第四章 高等教育財政與經費
第一節 坦桑尼亞的高等教育財政政策
一、政府的教育財政政策
二、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第二節 國家教育經費的使用
一、國家教育經費的投入
二、教育經費的使用
三、高校生均培養成本費
第三節 高校的財政來源和支出
一、公立院校
二、私立院校
第四節 國際合作和國外援助的影響
一、車隊合作及其成效
二、國際援助及其影響
第五章 坦桑尼亞高校的教學與科研
第一節 院系與專業設置
一、院系設置
二、高校的專業分布
第二節 非學位課程與學位課程設置
一、課程計劃的設置
二、學位課程計劃的設置
三、學位課程計劃的構成
第三節 研究生教育
第四節 圖書和信息資源
一、圖書館服務
二、電腦信息查詢服務
第五節 科研成果
第六章 坦桑尼亞高校的教師與學生
第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政策研究
第八章 坦桑尼亞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前景
附錄一 調查問卷
附錄二 坦桑尼亞主要高等學校名錄
附錄三 坦桑尼亞部分高等院校介紹
附錄四 坦桑尼亞高等教育審查委員會通過的2005/2006學年大學招生數
附錄五 英文縮略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現今,非洲的大學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與機遇,浙江師範大學推出了非洲高等教育的系列研究戚杲,這正當其時。長期以來,浙江師範大學不僅承擔了許多面向非洲大學校長和教育行政官員的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被中國教育部確定為教育援外基地,而且與非洲許多國家的高等教育機 建立了伙伴關系。2007年9月,浙江師範大學組建了非洲研究院,這更使得該校的非洲研究聲名遠播。
整個非洲高等教育國別研究系列將涵蓋20個左右的國家。首期7個國家(包括埃及、南非、喀麥隆、尼日利亞、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坦桑尼亞)的國別研究涉及非洲多樣的大學發展經歷。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研究並沒有將對象局限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是覆蓋了從北非到南非、從東非到西非的主要代表性國家。這就使得我們有可能對整個非洲大陸有關高等教育的問題進行比較分析。此外,中國擅長于通過南南合作來學習他圈之長,因此,中國想必也能從這一系列的研究中為自身許多欠發達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汲取經驗。這些經驗包括如何創造性地利用公共和私人資金資助大學人學,如何完善大學的內部治理結構,如何通過與本國有優異傳統的高等院校的合作來改善弱勢院校的辦學(如在南非郡樣),等等。
該系列研究的結構大體相同,主要描述並分析了各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形成、構成、職能、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發展與變革以及所面臨的主要機遇與挑戰等。
此外,該系列的研究也肯定能加深我們對以下問題的理解︰高等教育在非洲國家發展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非洲國家在高等教育本土化方面有什麼經歷?非洲高等教育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面臨的國際壓力是什麼?各國如何應對這些壓力?大學與政府及市場的關系如何?管理主義對非洲高等教育治理結構有何影響?非洲大學中科學研究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科研活動中高校與私營部門的關系如何?日益增多的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在非洲高等教育發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該系列研究成果在中國得以出版,表明了中國國內比較教育學界對發展中國家教育研究的興趣日益濃厚。待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成果用英語發表之後,國際高等教育學者也將能獲得對非洲高等教育的一個全新視角。中國與非洲大學的合作傳統與現有的法國模式、英國模式、德國模式、美國模式、加拿大模式以及荷蘭模式相比有何不同?這些研究如何處理非洲高等教育多方面的不足?這些研究對非洲大學改革的看法是否沒有西方許多學者那樣帶有明顯的價值判斷?
我們衷心感謝徐輝、顧建新兩位教授及其團隊所做的研究,感謝他們將非洲主要國家的高等教育系統、完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供我們討論和研究。
肯尼思‧金
英國愛丁堡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榮譽教授、非洲研究榮譽教授
整個非洲高等教育國別研究系列將涵蓋20個左右的國家。首期7個國家(包括埃及、南非、喀麥隆、尼日利亞、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坦桑尼亞)的國別研究涉及非洲多樣的大學發展經歷。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研究並沒有將對象局限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是覆蓋了從北非到南非、從東非到西非的主要代表性國家。這就使得我們有可能對整個非洲大陸有關高等教育的問題進行比較分析。此外,中國擅長于通過南南合作來學習他圈之長,因此,中國想必也能從這一系列的研究中為自身許多欠發達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汲取經驗。這些經驗包括如何創造性地利用公共和私人資金資助大學人學,如何完善大學的內部治理結構,如何通過與本國有優異傳統的高等院校的合作來改善弱勢院校的辦學(如在南非郡樣),等等。
該系列研究的結構大體相同,主要描述並分析了各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形成、構成、職能、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發展與變革以及所面臨的主要機遇與挑戰等。
此外,該系列的研究也肯定能加深我們對以下問題的理解︰高等教育在非洲國家發展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非洲國家在高等教育本土化方面有什麼經歷?非洲高等教育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面臨的國際壓力是什麼?各國如何應對這些壓力?大學與政府及市場的關系如何?管理主義對非洲高等教育治理結構有何影響?非洲大學中科學研究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科研活動中高校與私營部門的關系如何?日益增多的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在非洲高等教育發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該系列研究成果在中國得以出版,表明了中國國內比較教育學界對發展中國家教育研究的興趣日益濃厚。待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成果用英語發表之後,國際高等教育學者也將能獲得對非洲高等教育的一個全新視角。中國與非洲大學的合作傳統與現有的法國模式、英國模式、德國模式、美國模式、加拿大模式以及荷蘭模式相比有何不同?這些研究如何處理非洲高等教育多方面的不足?這些研究對非洲大學改革的看法是否沒有西方許多學者那樣帶有明顯的價值判斷?
我們衷心感謝徐輝、顧建新兩位教授及其團隊所做的研究,感謝他們將非洲主要國家的高等教育系統、完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供我們討論和研究。
肯尼思‧金
英國愛丁堡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榮譽教授、非洲研究榮譽教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3折$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