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終結︰清代揚州學派文論研究

傳統的終結︰清代揚州學派文論研究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李貴生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9065506
  • ISBN13:9787309065503
  • 裝訂:平裝 / 23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揚州學派是清代考證學的最後一個高峰,其學術成就早已引起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然而較鮮為人知的是,這個學派初被揭櫫之時,其實與文學方面的問題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揚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如汪中、凌廷堪、江藩、焦循和阮元等,俱是雅擅文學的考證學者。他們從經學家的角度所闡發的文論,不但是西學東漸前中國最後一套原生態的文學評論,同時亦標志著傳統文論的終結。這一派的文論在當時曾引起廣泛的討論,其影響力甚至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的學術界,可惜這段歷史至今仍未獲得足夠的重視。有見及此,本書特以清代揚州學派文論為題,深入考察有關問題,希望彌補現時中國文學史及文學批評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們了解清代經家學文論的特色外,這項研究亦可以增進我們對傳統儒家文論的認識,為其他類似的研究張目。
 

目錄

緒論 西風東漸前的原生態文學評論
第一章 清代揚州學派文論的研究意義
第一節 突破現代學科分類的盲點
第二節 重拾儒家文論的傳統
第三節 深化清代文論史的研究
第四節 結語
總論 揚州學派文論的兩大方向
第二章 汪中、凌廷堪文學思想的異同
第一節 為文不專一體的汪中
第二節 以《騷》、《選》為正宗的凌廷堪
第三節 汪、凌文論的根本分歧
第四節 江藩對汪、凌主張的誤解
第五節 結語
分論一 經學與文學之交匯
第三章 焦循文論的三個層次
第一節 不學則文無本
第二節 學之所以待于文
第三節 文莫重于注經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焦循性靈說探微
第一節 性靈、性情與性善
第二節 從“通變神化”到“一以貫之”
第三節 性靈與經學、文學之關系
第四節 結語
分論二 駢文正宗論的經學根據
第五章 阮元文論的發展與完成
第一節 濫觴期:尊駢而不廢散
第二節 奠基期: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第三節 成熟期:《文筆考》與《文韻說》
第四節 結語
第六章 阮元文論的經學義蘊
第一節 不當的批評
第二節 經學研究的指導信念
第三節 《文言說》與訓詁學
第四節 《文選》學與《經籍 詁》
第五節 學統與文統的分合問題
第六節 結語
余論 傳統文論的夕照余暉
第七章 揚州學派文論的貢獻與影響
第一節 儒家文論中的同質異構現象
第二節 本土文論的終極論爭
第三節 新文學運動前的獨特地位
第四節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論乾嘉學派的支派問題
第一節 學派的構成與含義
第二節 乾嘉學派吳、皖分野說平議
第三節 結語
附錄二 焦循陰陽互補的詩學理論
第一節 從“詩亡”說談起
第二節 本于性情的創作論
第三節 結合訓詁與辭章的詮釋論
第四節 余論
引用書目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