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中國城市發展研究

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中國城市發展研究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何一民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523417
  • ISBN13:9787807523413
  • 裝訂:平裝 / 73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城市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其發展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性。但不同時代,城市發展的周期表現不同,如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城市發展的周期就有很大的區別,而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區影響城市發展的周期的原因也不同。西方學者對城市發展周期雖然有一定研究,但主要是以工業時代歐美城市為研究對象,而中國學者則少有人對此展開研究,更談不上理論的探討。本文以中國城市發展史為對象,就此進行分析。


作者簡介 ︰
何一民,四川大學二級教授,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委、四川省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中國古都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史學會副會長。
 

目錄

總序︰加強中國城市史研究的意義
一 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史研究
二 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提供新的研究平台
三 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城市史研究的新趨勢
城市發展周期初探
一 城市發展周期的思考
二 農業時代城市發展周期
三 工業時代城市發展周期
農業時代中國城市的特征
從政治中心優先發展到經濟中心優先發展——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中國城市發展動力機制的轉變
一 農業時代中國城市發展規律——政治中心城市優先發展
二 工業時代中國城市發展的新規律——經濟中心城市優先發展
中國城市發展模式研究
一 獨立型城市發展模式
二 依附型城市發展模式
三 互動共生型城市發展模式
四 走互動共生之路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國城市早期現代化問題探析
一 現代化主題與近代中國城市早期現代化研究範圍的拓展
二 近代中國城市早期現代化的特點
三 外力對中國城市早期現代化的影響
近代中國衰落城市︰一個被忽視的重要研究領域
一 衰落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
二 研究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的意義
城市衰落征兆初探
一 城市行政地位的下降是某些城市衰退的重要征兆
二 經濟競爭力下降是城市衰落的先聲和最直接表現
三 人口的大量減少是城市衰落前最明顯的征兆
四 區位優勢的喪失是城市衰落的術可忽視的征兆
五 城市環境的惡化也預示著城市的衰落
六 人們生活水平的下降同樣也預示著城市的衰落
七 資源枯竭成為資源性城市衰落的報警器
八 過度發展成為城市盛極而衰的前兆
中國傳統工商業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蘇州、杭州、揚州為例
一 近代以來交通優勢的喪失是蘇、杭、揚衰落的重要原因
二 太平天國戰爭所造成的破壞對蘇、杭、揚的致命打擊
三 上海崛起對蘇、杭、揚衰落的影響
四 傳統經濟衰退與新式經濟發展緩慢是蘇、杭、揚衰落的內在原因
五 思想觀念保守也是蘇、杭、揚等城市衰落的一個原因
近代城市的特點與社會變遷
一 城市真正成為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心
二 城市功能多樣化
三 聚集成為發展的主要趨勢——高度集中
四 城市的開放性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
五 日益齊全和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
六 經濟運動是城市發展的基本動力
七 城市社會發生巨大的變遷
20世紀前半期中國城市化發展述論(1900—1949年)
一 中國城市化的早期發展︰1900—1937年
二 近代中國城市化的衰退︰1937—1949年
近代開埠通商城市的分布與特點
一 約開商埠城市的分布
二 自開商埠城市的分布
三 約開商埠與自開商埠的特點
近代中國城市勞動生活方式的變化與影響
一 近代中國城市工業勞動生活方式的變化
二 近代勞動生活方式的變化對社會的影響
三 勞動生活方式變化對近代城市化的作用
四 勞動生活方式變遷對人口素質與現代化的影響
城市現代化與辛亥革命
一 辛亥革命是中國現代化的產物
二 辛亥革命是現代化領導權轉移的社會革命
辛亥革命與民初城市的發展
一 城市現代經濟出現較快的發展
二 城市人口持續增長,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三 城市市制的初步形成和市政設施的改善
四 城市結構功能改變與城市空間的變化
五 城市建築的現代化與城市面貌的改變
長江上游城市文明的興起——論成都早期城市的形成
一 成都早期城市形成的社會經濟條件
二 成都早期城市的產生與初步形成
三 開明王朝時期︰成都早期城市形成
成都城市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中華文明發源地之
二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和區域性政治行政中心
三 中國西部重要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
成都城市早期現代化概論
近代成都市建制的形成與初步發展
一 民初行政建制的變遷
二 近代市政機構的蘊釀——市政公所及其行政管理
三 市政府的成立及性質
四 市政府的嬗變
五 市政府人員構成
近代成都城市自治與參政議政機構
一 城市政治結構的初步變化
二 地方議會制度的演變
近代警察的興起與市政管理——以20世紀前期成都為例
一 晚清警察的興起與成都市政管理
二 民國時期警察與成都市政管理
近代東北區域城市的發展述論
一 近代東北區域城市的發展
二 近代東北城市發展的原因
三 現代交通的拓展與城市發展
四 現代工礦業的興起與城市的發展
近代東北城市殖民地化的形成及特點
一 近現代東北殖民地城市局部形成
二 東北城市的全面殖民地化
方興未艾的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新中國成立以來六十年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述評
一 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緣起與發展
二 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理論探索
三 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豐碩成果
四 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中國近代城市研究的新動向——城市發展與社會變遷互動研究概論
一 中國近代城市的演變與動力機制的轉變研究
二 中國近代城市化進程研究
三 中國近代城市的等級規模變化與區域城市的發展研究
四 中國近代城市空間的變化研究
五 中國近代城市管理的現代化趨勢研究
六 近代中國城鄉關系變化研究
七 近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
八 近代城市文化變遷與早期現代化研究
九 中國近代城市社會組織的變化研究
十 中國近代城市社會生活變化研究
十一 中國近代城市勞動生活方式變化研究
十二 中國近代城市婚姻與家庭變遷研究
十三 中國近代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問題研究
清代城市史研究回顧與展望
一 清代城市整體史研究綜述
二 清代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研究
三 清代區域城市史研究
四 清代城市管理研究
五 清代城市社會研究
六 清代城市文化研究
七 清代城市政治研究
八 清代人口與城市研究
九 清代自然災害與城市關系研究
十 城市經濟與經濟城市研究
十一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後記
 

20世紀中葉,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城市化進程,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口工作、居住、生活在城市當中。當20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全球已經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工作、居住、生活在城市當中,而包括中國、印度等在內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若干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也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因此,21世紀被稱為城市的世紀,城市在國家和地區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當今世界,國家與國家的競爭,地區與地區的競爭,更多地表現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以城市帶動區域的發展、以城市帶動農村的發展正在成為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戰略選擇。

城市化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城市研究的興起,城市歷史的研究日漸受到關注。20年來,中國城市史研究在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績。中國城市史研究的興起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學術研究領域的開拓和創新。同時,中國城市史研究本身也需要不斷地開拓與創新,才能保持活力和持續發展。因而如何從一個新的角度、新的視野來看待中國城市史研究,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 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史研究

城市史是世界歷史的一個分支,城市史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以文明發展為線索,勾勒出城市萌生、發展與逐漸成熟的進程,並揭示出這一進程即人類社會架構作為一個整體的運動與變遷的規律性與階段性。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在人類還處于野蠻時代的時候,是沒有城市的。正是隨著人類從蒙昧、野蠻時代走向文明時代,通過各種物質創造活動和社會交往活動,城市才開始逐漸產生。在距今一萬年至七八千年前,人類在農業、新石器、陶器等方面所進行的三大技術創新,奠定了人類文明起源的物質基礎。在距今七八干年至五千年前,三大文明要素——銅器、城市、文字進人生成期。銅器是人類在經濟基礎上的首要文明要素,城市是人類在社會交往上的首要文明要素,文字是人類在精神文化上的首要文明要素。三大文明要素的生成和成熟,標志著人類社會進人文明時代。城市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有機體,它的出現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遠在城市出現之前,原始社會居民聚居點就孕育了早期城市的雛形。由于社會分工及早期商品交換的出現,加之部落群體、階級之間斗爭的需要,“城”與“市”得以產生。盡管二者最初有著較大區別,但隨著社會發展,“城”與“市”的職能相互交叉,“市”連著“城”、“城”倚著“市”的格局逐漸形成。而城市既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的載體。馬克思曾指出︰城市的出現,“是隨著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部落向國家的過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過渡而開始的,它貫穿著全部文明的歷史並一直延續到現在。”研究城市史也就是研究文明史。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