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短篇小說名作60年60篇(全二卷)

北京短篇小說名作60年60篇(全二卷)
定價:408
NT $ 355
  • 作者:劉恆/主/編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0210041
  • ISBN13:9787530210048
  • 裝訂:822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著名作家劉恆主編

薈萃北京作協60位名家短篇佳作

濃縮建國60年當代文學領航經典

在物質世界里,一篇小說就是幾張紙,算不了什麽。然而在人類的精神家園里,一篇小說就是一棵樹,一本集子便是一片小小的樹林了。它們品種和品位不同,老幼和強弱不一,卻都是有根的!它們歲歲榮枯,滲透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在它們的年輪里面,隱藏著我們共有的靈魂密碼和人生的各種痕跡。

——劉恆

北京是當代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鎮。北京作家內心強烈的國家民族關懷,對社會公共事務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態度,使北京的文學氣象宏大而高遠。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北京的文學創作,都因其對社會和現實世界的敏銳感知和寬廣視野,因其不同凡響的萬千氣象而倍受矚目。北京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文學和文化發祥地和實驗場,從某種意義上說,北京就是中國文學和文化的縮影。

本書由北京作協特別策划,著名作家劉恆主編,以作品發表時間排序,編選了建國60年以來的60位北京作協作家的60部有標志意義的短篇小說作品,以自然時序勾勒出從老舍到「80後」張悅然等幾代作家間的傳承與接續,顯現建國六十年來北京短篇小說創作路徑的流變和文學形態的遷移,形成了一道搶眼的文學風景。

上卷所選三十篇,既有當年曾引起激烈論爭的王蒙最好的短篇小說之一的《組織部新來了年輕人》,又有兩獲茅盾文學獎的張潔的短篇代表作《愛,是不能忘記的》;既有當年發表之初文壇為之震動的汪曾祺的《受戒》,又有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既有傷痕文學,又有京味傳奇;既有深入寫實,又有象征寫意,再現了中國當代文學「百花齊放」的盛況。

下卷所選三十篇,既有開創了「新歷史主義」寫作先河的劉恆的代表作《狗日的糧食》,又有賦予農村生活田園詩般美麗憂愁的曹文軒的《憂郁的田園》;既有入木三分表現煤礦生活劉慶邦的《走窯漢》,又有大膽肆意張揚個性的劉索拉的《多余的故事》;既有尋根文學,又有探索創新;既有先鋒文學,又有新銳寫作,濃縮了當代文學「爭奇斗艷」的現實。
 

目錄

北京短篇小說名作60年60篇(上卷)
60年60篇:這是北京的文學風景
——《北京短篇小說名作60年60篇》序
登記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喜鵲登枝
電話

山區收購站
三支火把
班主任
紅紅的山丹花
黃河在咆哮
羅浮山血淚祭
我們家的炊事員
愛,是不能忘記的
聚會
老處女
笨人王老大
丹鳳眼——談天說地之二
受戒
蛾眉——瓜棚柳下雜記之一
藍圍巾
請收下這束鮮花
頭像
尋訪畫兒韓
烏紗巷春秋
七奶奶
大阪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紅點頦兒
逍遙之樂
瓜棚記
北京短篇小說名作60年60篇(下卷)
瘋狂的君子蘭
老棒子酒館——異鄉見聞之三
沙狐
紅了櫻桃
走窯漢
多余的故事
減去十歲
西三旗
狗日的糧食
給我老爺買魚竿
牽駱駝的人
紙片兒
憂郁的田園
日午
失去了歌聲的城市
死里逃生
旗袍
破譯桃花沖
幼兒園
戰爭童謠——短篇小說三題
廚房
金色的麥田
我家房後的月亮
藏紅花
黑豬毛白豬毛
葵花走失在1890
美麗日斑
創可貼
成人禮
里面全是玻璃的河
《北京短篇小說名作60年60篇》編後記
 

北京是當代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當然也無可非議地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鎮。北京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這個偉大的傳統一直深刻地影響着將近百年的北京作家,他們內心強烈的國家民族關懷,對社會公共事務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態度,使北京的文學氣象宏大而高遠;共和國成立初始,散居全國各地的大批優秀作家聚集北京,或從事專業創作或擔任文學領導職務。豐厚的文學人才資源在北京構築起了獨特的文學氣氛:所謂「文壇」,在北京是一個真實的存在。在這個專業領域內,競爭構成了一種危機也同時構成了一種真正的動力,特別是在當下的文化語境中,這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暢所欲言文學的地方。這是北京的驕傲;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開放的國內、國際環境,使北京作家有了一種得天獨厚的文學條件,各種文學信息在北京匯集,專業的、業余的、「北漂」的文學人以及國際的文學消息和文學家的彼此往來,使北京文壇具有了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視野和氣氛。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北京包括小說在內的文學創作,都因其對社會和現實世界的敏銳感知和寬廣視野,因其不同凡響的萬千氣象而備受矚目。它引領着中國文學的發展,它制造潮流也反擊潮流,它產生大師也顛覆大師,它造就文化英雄也批判文化英雄……北京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文學和文化發詳地和實驗場,從某種意義上說,北京就是中國文學和文化的縮影。

這套書編造了從建國初期一直到現在的北京短篇小說作家六十人的六十部作品,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建國六十年來北京短篇小說創作的大體面貌,形成了北京一道搶眼的文學風景。短篇小說作為一種獨特的文體,自有其內在的創作規律。但作為一種輕便的文體,它又每每引領文學變革潮流,既得風氣之先也遭遇彈亥棒喝。進入共和國初期,許多作家在迷茫探索中也不輕意地延續了自己的文學經驗或創作路數,其中趙樹理就是一個典型。趙樹理是毛澤東文藝思想哺育成長的有代表性的作家。1943年5月——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一周年的時候,趙樹理發表了他的成名作《小二黑結婚》。1946年8月26日的《解放日報》發表了周揚的《論趙樹理的創作》一文,文中盛贊《小二黑結婚》「是在謳歌新社會的勝利(只有在這種社會里,農民才能享受自由戀愛的正當權力),謳歌農民的勝利(他們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懂得為更好的命運斗爭),謳歌農民中開明、進步的因素對愚昧、落后、迷信等等因素的勝利,最后也最關重要,謳歌農民對惡霸勢力扔勝利。」在藝術上,「作者在任何敘述描寫時,都是用群眾的語言,而這些語言是充滿了何等的魅力啊!這種魅力是只有從生活中,從群體才能取得的。」而《李有才板話》,「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傑作」。從《小二黑結婚》開始,趙樹理成為實踐《講話》精神的楷模,是「方向」和「旗幟」,是一位「人民藝術家」。他的作品被視為人民文藝的「經典」。當然,也正是從趙樹理開始,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才第一次出現了活潑、朗健、正面的中國農民形象,中國最底層的民眾才真正成為書寫對象。但是,進入共和國文學的激進時期之后,對趙樹理的評價開始發生了分歧和反復。這不僅與趙樹理在這一階段的創作有關,而且更與激進時期文學觀念的變化有關。;這里編造了趙樹理的《登記》,是《小二黑結婚》之后又一涉及婚戀題材的小說。不同的是,在《小二黑結婚》中,區長只用一句話,便解決了農村包辦婚姻這一巨大難題。但在1950年發表的《登記》中,同樣是共產黨干部的村民事主任,卻蠻橫地不准自由戀愛的農民登記,讓艾艾和小晚無可奈何,直到《婚姻法》公布才終成眷屬。《登記》作為「問題小說」,顯示了趙樹理認識生活的深刻性和對農村生活的熟悉程度。此后,他堅持的創作道路引起了巨大爭議,他的道路不再被認為是「方向」或「旗幟」。但趙樹理的困惑顯然不是他個人的困惑。

1956年9期的《人民文學》發表了王蒙的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這是一篇充滿青春氣息的小說,主人公林震作為制度和政治生活的「他者」,以年輕人單純、理想和浪漫的情懷走進了「組織部」。他曾尊敬的上級和同事對工作台和人生的態度,卻是以他不能接受的方式出現,在他狐疑不解的目光中,劉世吾冷漠又消極,處世哲學得過且過;韓常新世故而虛浮卻得到重用;王清泉是典型的新官僚主義卻被容忍;「組織部」處理日常工作的效率極低,而且形式主義猖獗等等。這些問題使一個年輕人的內心充滿焦慮不安,但他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這些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問題,從一個方面透露了社會已經出現了危機。年輕人浪漫的想象和觀察到的一切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被認為是「干預生活」的代表性作品,小說發表不久便引發了激烈的論爭。半個多世紀過去之后,歷史證明這是王蒙創作的最好的短篇小說之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