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陳琪(1878—1925),浙江青田人。在他並不漫長的人生中,在中國近代政治、經濟、軍事史上都留下過影響。尤其是他多次考察國外博覽會,研究和介紹世界各國博覽會的狀況,積極宣傳舉辦博覽會的作用,策划和主辦了中國第一次全國性博覽會——南洋勸業會,籌備參加了中國近代最成功的出洋賽會——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邁出的每一個步伐,都留下了他的印跡,他是博覽會的研究者、倡導者、實踐者,也是集大成者,是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之第一人。
目錄
前言 陳琪其人
第一章 英才少年
一 故鄉青田
二 少年才子
三 投筆從戎
四 陸師高才
第二章 辦新政人才
一 風華正茂
二 隨五大臣出洋
第三章 結緣博覽會
一 中國走向國際博覽會的步伐
二 中國參與世博會中海關扮演的角色
三 中國揚名聖路易斯博覽會
四 最早對博覽會進行研究的中國人
五 近代中國國際博覽會承辦權的轉移
六 政府對近代博覽會事業的推動
第四章 南洋勸業會的幕後主持
一 精心的策划
二 全面的發動
三 艱難的籌備
四 成功的舉辦
五 廣泛的影響
第五章 顯績東北
一 保境安民
二 發展工商業
三 創辦奉天興業銀行
第六章 名揚美洲
一 眾望所歸的人選
二 緊鑼密鼓的籌備
三 最成功的出洋賽會
四 國民外交的發動
五 與日本的激烈競爭
第七章 英年早逝
一 出版《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紀實》一書
二 出任浙江省議會副議長
三 英年早逝
第八章 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之第一人
一 潮流的涌動
二 自身的認識
三 官員的賞識
四 朋友的提攜
五 商界的信任
六 浙江的基礎
附錄1 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大事記
附錄2 陳琪社會關系一覽表
附錄3 近代中國主要博覽會比較表
附錄4 近代中國參與主要世博會比較表
參考文獻
第一章 英才少年
一 故鄉青田
二 少年才子
三 投筆從戎
四 陸師高才
第二章 辦新政人才
一 風華正茂
二 隨五大臣出洋
第三章 結緣博覽會
一 中國走向國際博覽會的步伐
二 中國參與世博會中海關扮演的角色
三 中國揚名聖路易斯博覽會
四 最早對博覽會進行研究的中國人
五 近代中國國際博覽會承辦權的轉移
六 政府對近代博覽會事業的推動
第四章 南洋勸業會的幕後主持
一 精心的策划
二 全面的發動
三 艱難的籌備
四 成功的舉辦
五 廣泛的影響
第五章 顯績東北
一 保境安民
二 發展工商業
三 創辦奉天興業銀行
第六章 名揚美洲
一 眾望所歸的人選
二 緊鑼密鼓的籌備
三 最成功的出洋賽會
四 國民外交的發動
五 與日本的激烈競爭
第七章 英年早逝
一 出版《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紀實》一書
二 出任浙江省議會副議長
三 英年早逝
第八章 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之第一人
一 潮流的涌動
二 自身的認識
三 官員的賞識
四 朋友的提攜
五 商界的信任
六 浙江的基礎
附錄1 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大事記
附錄2 陳琪社會關系一覽表
附錄3 近代中國主要博覽會比較表
附錄4 近代中國參與主要世博會比較表
參考文獻
序
有人將文化比作一條來自老組較而又流向未來的河,這是說文化的傳統,通過縱向傳承和橫向傳遞,生生不息地影響和引領著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有人說文化是人類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載體、方式和方法,這是將文化作為人們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整體。我們說,文化為群體生活提供規范、方世玉環境,文化通過傳承為社會進步發揮基礎作用,文化會促進或制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類文化演化的進程中,各種文化都在其內部生成眾多的元素、層次與類型,由此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來源於其內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國文化的歷久彌新,取決於其變遷過程中各種元素、層次、類型在內容和結構上通過碰撞、結構、融合而產生的革故鼎新的強大動力。
中國土地廣褒、疆域遼闊,不同區域間因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建構了不同的區域文化。區域文化如同百川歸海,共同匯聚成中國文化的大傳統,這種大傳統如同春風化雨,滲透於各種區域文化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區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國文化的共同價值趨向下,以自己的獨特個性支撐著、引領著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從區域文化入手,對一地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展開全面、系統、扎實、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借此梳理和弘揚當地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資源,繁榮和豐富當代的先進文化建設活動,規划和指導未來的文化發展藍圖,增強文化軟實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輿論力量;另一方面,這也是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研究中國文化、發展中國文化、創新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區域文化研究日益受到各地重視,成為我國文化研究走向深入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今天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其目的和意義也在於此。
千百年來,浙江人民積淀和傳承了一個底蘊深厚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的獨特性,正在於它令人驚嘆的富於創造力的智慧和力量。
浙江文化中富於創造力的基因,早早地出現在其歷史的源頭。在浙江新石器時代最為著名的跨湖橋、河姆渡、馬家 和良渚的考古文化中,浙江先民們都以不同反響的作為,在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創造和進步的印記。
┅┅
在人類文化演化的進程中,各種文化都在其內部生成眾多的元素、層次與類型,由此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來源於其內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國文化的歷久彌新,取決於其變遷過程中各種元素、層次、類型在內容和結構上通過碰撞、結構、融合而產生的革故鼎新的強大動力。
中國土地廣褒、疆域遼闊,不同區域間因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建構了不同的區域文化。區域文化如同百川歸海,共同匯聚成中國文化的大傳統,這種大傳統如同春風化雨,滲透於各種區域文化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區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國文化的共同價值趨向下,以自己的獨特個性支撐著、引領著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從區域文化入手,對一地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展開全面、系統、扎實、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借此梳理和弘揚當地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資源,繁榮和豐富當代的先進文化建設活動,規划和指導未來的文化發展藍圖,增強文化軟實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輿論力量;另一方面,這也是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研究中國文化、發展中國文化、創新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區域文化研究日益受到各地重視,成為我國文化研究走向深入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今天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其目的和意義也在於此。
千百年來,浙江人民積淀和傳承了一個底蘊深厚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的獨特性,正在於它令人驚嘆的富於創造力的智慧和力量。
浙江文化中富於創造力的基因,早早地出現在其歷史的源頭。在浙江新石器時代最為著名的跨湖橋、河姆渡、馬家 和良渚的考古文化中,浙江先民們都以不同反響的作為,在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創造和進步的印記。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