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與史學

思想與史學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龐天佑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77066
  • ISBN13:9787500477068
  • 裝訂:平裝 / 31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探討中國古代與近代史學思想的論文集。作者長期致力于中國史學思想研究,認為在中國史學史上,思想演進與史學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社會思潮與學術思想的變化,必然導致史學思想與史學方法的變化。

本書收入的論文在時間上涉及從上古到近代,在內容上有對中國古代思想家.史學家重視史鑒.探討史學目的與史學功能的論述,有對中國史學的經世致用的傳統與特點的總結,有對時代思潮及哲學思想的演變與史學發展關系的評述,更多的是對一些思想家、史學家思考歷史,研究歷史的理論與方法的分析等,全書總的關注點是探討思想與史學的關系。
 

目錄


論經世史學的淵源與形成
論《尚書》的歷史盛衰總結
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論董仲舒的歷史辯證法
論司馬遷的歷史辯證法
論司馬遷的民本思想
論荀悅的歷史辯證法
論荀悅的歷史認識論
論袁宏的歷史辯證法
論範曄的歷史認識論
論魏收的民本思想
論魏收的門閥士族思想
蕭子顯的史學方法論
理學與宋代的史學思想
理學與宋代史學發展的特點
理學與宋代考據學
論明末清初三大學者治學經世致用的特點
論中國近代史家的經世意識
嚴復與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史學
進化論與中國近代史學的變革
 

近代史家梁啟超言︰中國古代,史外無學;舉凡人類智識之記錄,無不叢納之于史。”梁啟超將中國古代的一切文字記錄歸結為史學,既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史學特質,指出其所蘊涵的深厚的史學精神;又說明了中國谷底的文字材料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都可作為歷史研究的材料。中國古代學者的學術研究,歷來是融會各家,文史哲不分。他們廣宗博采,貫通古今,顯示出一種博大的氣象。宋代鄭樵根據“百川異趨,必會于海”;“萬國殊途,必通諸夏”,贊嘆“會通之義大矣哉”!他稱道孔子“總《詩》《書》《禮》《樂》而會于一手,然後能同天下之文;貫二帝、三王而通為一家,然後騰極古今之變”。他肯定司馬遷上稽孔子之意,“會《詩》《書》《左傳》《國語》《戰國策》《楚漢春秋》之言,通皇帝、堯、舜至于秦漢之世,勒成一書”。鄭樵主張的會通,既包括綜覽文獻,又要求縱貫古今,反映出宋代學者治學史哲不分,廣綜博采融會眾家的宏偉氣魄。

中國古代學者治學之所以文史哲不分,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這些學科在古代雖已逐漸分離,但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些學科之間,本來就是彼此交叉、互相滲透,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我們研究中國歷史與中國史學,應該根據中國古代學者治學文史哲不分的特點,既注意把握文學與歷史的切合點,又緊緊抓住思想與史學的交叉點,考察這些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跨學科的、綜合的研究,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因為史學是貫通各家之學,所以只有奠定廣播的學問基礎,才能超越前人而有所成就。

我認為,思想是對于自然、社會和人的思維的認識與思考,而史學則是對于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的回憶與思考;思想與史學雖然分屬不同的學科領域,但又彼此聯系,相互影響,兩者的關系密不可分。思想是史學研究的靈魂,必然滲透在史學研究之中;任何史學家對于歷史的研究,必然以這樣或者那樣的思想作為理論指導︰一方面,歷史是人類的存在形式,任何思想家都不能脫離歷史而存在,而任何思想又都是在一定歷史環境中形成的,對歷史的思考是思想家構築其思想的基礎,因此不包含對人類客觀歷史進程為認識對象的思想,不反映特定的時空環境並存在一定的歷史局限的思想,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中都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任何史學家都生活于具體社會環境之中,他們需要思想指導自己對歷史的反思與總結,不包含史學家對歷史的認識、純粹客觀的歷史記載也是不存在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必然不斷發展並逐漸深化;而社會思潮的演進與學術思想的變化,也將導致史學思想與史學方法的變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