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女權‧小說︰哈代與勞倫斯小說的主題研究

婚戀‧女權‧小說︰哈代與勞倫斯小說的主題研究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高萬隆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76981
  • ISBN13:9787500476986
  • 裝訂:平裝 / 30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研究除了具有比較性外,也具有補充性和發展性。將哈代視為勞倫斯的前輩,而將勞倫斯視為哈代的繼承者的評論已不足為奇。因此,本研究旨在表明,哈代和勞倫斯小說所呈現的性愛和婚姻,在人的歷史方面,不僅構成了一種旋梯式的遞進,而且也構成了完整的一章。正是從他們的小說中,人們可以看到英國社會在婚姻及其他生活方面從傳統向現代的發展。隨著社會階段的發展,婚姻及其處理方式也從外部的社會問題(如財產、階級、教育和就業等)發展為內在的心理問題(如性欲和個性等)。這一發展表明,從1870年到1930年,即從哈代小說創作生涯的開始到勞倫斯小說創作生涯的結束,從達爾文到弗洛伊德,不僅英國社會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英國小說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婚戀與女權
第二章 作家與女性
一 哈代與女性
二 勞倫斯與女性
第三章 情結和婚戀
一 《還鄉》中的婚戀情結
二 《兒子與情人》中的婚戀情結
第四章 女性與婚姻
一 《遠離塵囂》中的婚姻
二 《林地居民》中的婚姻
三 《虹》中的婚姻
第五章 男性與婚姻
一 《卡斯特橋市長》(1886)
二 《阿倫的拐杖》(1922)
三 《船長的玩偶》(1923)
第六章 對立與協調
一 《德伯家的苔絲》(1891)
二 《戀愛中的女人》(1920)
第七章 成婚與非婚
一 《無名的裘德》(1895)
二 《查特萊夫人的情人》(1928)
第八章 啟示與結論
主要參考書目
 

當今時代,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全球化”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一種難以抗拒的時代潮流,人類的生存已處在全球化的境遇中。然而,“全球化”在人的不同的生存領域,某區域和影響的程度是不同的,尤其在文化領域更有其復雜性。

“全球化”首先是在經濟領域出現的,從這一層面看,全球化的過程是全球“市場化”的過程;“市場化”的過程,又往往是經濟規則一體化的過程。人類“進入80年代以來,世界資本主義經歷了一番結構性的調整和發展。在以高科技和信息技術為龍頭的當代科學技術上升到一個心的台階之後,商業資本的跨國運作,大型金融財團、企業集團和經貿集團的不斷兼並,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開通,不僅使得經濟、金融、科技的﹀全球化﹀在物質技術層面成為可能,而且的確很大程度上變成了一種社會現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一個聯系越來越密切的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世界性經貿聯合體實行統一的政策目標,各國的稅收政策、就業政策等逐步統一化,技術、金融、會計報表、國民統計、環境保護等,也都實行相對的標準”。這說明,全球化時代的人類經濟生活,追求的是經濟活動規則的一體化與統一化。所以,由于“全球化”的概念來自于經濟領域,而經濟領域的“全球化”又以一體化或統一化為追求目標和基本特征,因而,“全球化”這一概念與生俱來就與“一體化”聯結在一起,或者說它一開始就隱含著“一體化”的意義。

在信息化的21世紀,伴隨經濟全球化而來的是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傳媒全球化,由此又必然產生人類價值觀念的震蕩與重構,這就是文化層面的全球化趨勢。因此,經濟的全球化必然會帶來文化領域的變革,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然而,文化的演變雖然受經濟的制約,但它的變革方式與方向因其自身的獨特性而不至于像經濟等物質、技術形態那樣呈一體化特征。因此,簡單地說經濟全球化必然帶來文化全球化是不恰當的;或者說,籠統地講文化全球化也像經濟全球化那樣走“一體化”之路,是不恰當的。在經濟大浪潮的沖擊下,西方經濟強國的文化(主要是美國的)價值理念不同程度地滲透到經濟弱國的社會文化機體中,使其本土文化在吸收外來文化因素後產生變革與重構。這從單向滲透的角度看,是經濟強國的文化向經濟弱國的文化的擴張,是後者向前者的趨同,其間有“一體化”的傾向。然而,文化之相對于經濟的獨特性在于︰不同種類、不同質的文化形態的價值與性質並不取決于它所依存的經濟形態的價值;文化價值的標準不想經濟價值標準那樣具有普適性,相反,它具有相對性。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過程中,不同的文化形態在趨同的同時,依然呈多元共存的態勢,文化的趨同性與多元性是統一的。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經濟弱國的文化價值觀念同時也反向滲透到經濟強國的文化機體之中,這是文化趨同或“文化全球化”的另一層含義。所以,在談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全球化趨勢時,我們既反對任何一種文化形態以超文化的姿態取代其他不同質文化的價值體系,也反對文化上的相對主義、民族主義和飽受主義。我們認為,文化上的全球化,既不是抹煞異質文化的個性,也不能制造異質文化之間的彼此隔絕,而應當在不同文化形態保持個性的同時,對其他文化形態取開放認同的態度,使不同質的文化形態在對話、交流、認同的過程中,在趨同性與本土化的互動過程中既關注與重構人類文化的普適性價值理念,體現對人類自身的終極關懷,又尊重並重構各種異質文化的個性,從而創造一種普適性與相對性辯證統一、富有生命力而又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在此,“世界文化”是一種包含了相對性的普適文化,是一種既包容了不同文化形態,同時又以人類普遍的、永恆的價值作為理想的人類新文化。因此,我們認為,經濟和物質、技術領域的全球化,並不必然導致同等意義上的文化的“全球化”,即文化的“一體化”,而是文化的趨同化與本土化互動,普適性與多元化辯證統一的時代。所以,在嚴格的意義上,按“全球化”僅限經濟領域。至少,在全球化的初期階段是如此。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