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稱《左氏春秋》。相傳《左傳》是對孔子最后修定的魯國史書《春秋》的解釋,其中確實有為《春秋》作傳的部分,同時又有超出《春秋》之外的內容。《左傳》按照魯國十二位君主的次序敘事,是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其紀年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相傳這部書的作者是與孔子同時代的左丘明,但是,書中已經涉及戰國初年的史實,它應該成書於戰國早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左傳》出現的評論或是假托君子之口,或是引用孔子的話語,它的最后編定人應是儒家學者。
《左傳》是編年體斷代史,主要記載春秋時期的歷史。同時,《左傳》又是早期史傳文學的代表作,有重要的文學價值。其文學價值主要體現在敘事、寫人、語言運用三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左傳》的敘事體現了重大題材的選擇和細節描寫的有機結合,既有宏闊的歷史畫面,又有具體生動的情節。
《左傳》是一部歷史著作,因此,它的敘事必然要從大處着眼,把最能代表歷史發展趨向的重大事件寫入史書。其所選擇的重大題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王朝衰落史,二是諸侯稱霸史,三是諸侯宮廷內亂史,四是卿大夫家族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