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馬斯‧謝林的一本論文集,語言簡練清晰。

本書從策略的角度討論了個體的行為和國家的政策,涉及的應用領域包括個體自我管理、社會生活、社會政策、軍控、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協調等。

由于承諾是許諾(promises)和威脅、討價還價和談判、威懾和軍備控制,以及合約關系等的核心影響因素,因此謝林先討論了承諾的策略應用。其核心為要作出可信承諾,必須放棄一些選擇或機會。承諾通過改變一個合作者、敵對者,甚至是陌生人對自己行為或反應的預期而發生作用。另外,通過對不同自我的區分,承諾的策略應用領域還可包括自我管理。

托馬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在2005年與羅伯特‧奧曼(Robert Aumann)分享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謝林1921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利亞洲。他于1944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士學位,1948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77年他獲得了弗蘭克‧E‧塞德曼(Frank E. Seidman)政治經濟學杰出貢獻獎。其代表作包括《沖突的戰略》(1960)以及《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1978)。與傳統上大量運用數學的博弈論不一樣,其主要研究領域被稱為“非數理博弈”。  

謝林重要的理論著作包括《沖突的戰略》、《武器與影響》等,其中前者是相關領域中最具有開創性的理論著作之一。他的理論和思想不僅運用在經濟學分析中,在外交,軍事領域也深有影響。

2005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托馬斯‧謝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在博弈論方面的開創性貢獻。在瑚典皇家科學院頒獎的新聞稿中就特別提到了他的《沖突的戰略》一書。毫無疑問,《沖突的戰略》是謝林獲得諾貝爾獎量重要的原因。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承諾的策略
氣候與社會
第二章 溫室問題意義何在?
第三章 地球工程的經濟外交
第四章 代際和國際貼現
承諾作為自控手段
第五章 實踐中、政策中和理性選擇理論中的自控
第六章 理性處理非理性問題
第七章 反倒退
第八章 成癮物︰香煙方面的經驗
社會和生活
第九章 生命、自由或對快樂的追求
第十章 應以人數多寡決定援救對象嗎?
經濟學和社會政策
第十一章 經濟學家都了解些什麼?
第十二章 為什麼經濟學只解決簡單問題?
第十三章 作為工具的價值
武器和戰爭
第十四章 流星、惡作劇和戰爭
第十五章 意外研究發現
第十六章 越南︰反思和教訓
社會動態性
第十七章 社會機制和社會動態性
第十八章 隔離現象的動態模型
最高級別的決策
第十九章 廣島的遺產
論文出處
 

這本新書的各章內容反映了我最早的兩大研究興趣。大約在50年前,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我寫的《沖突的策略》一書,該書的主題為“承諾”(commitment)。對于許諾(promises)和威脅、討價還價和談判、威懾和軍備控制,以及合約關系來說,承諾都是核心影響因素。我強調了這樣一個悖論︰對于一個關系、許諾或威脅,以及談判地位來說,承諾要求放棄一些選擇或機會,對自我進行約束。承諾通過改變一個合作者、敵對者,甚至是陌生人對自己行為或反應的預期而發生作用。 本書的第一章匯集了關于承諾問題的幾!篇新文章。

20世紀的下半葉有件最重要的事件沒有發生︰自長崎原子彈爆炸後世界上再也沒有使用過核武器,本書的最後一章對此表示了慶賀。我在1960年書的附錄中強調了不使用核武器這一傳統,那時才只有15年的這一傳統是塞于如下認識︰核武器是與其他武器根本不同的。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總統在1964年說到了自核武器首次使用以來“充滴危險的19年”。現在已經是充滿危險的六十多年了,而核武器沒有再被使用過。我們希望這一傳統對任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或組織都構成壓力 我相信,結果主要取決于政策,而非運氣。像伊朗和朝鮮這樣的國家己經獲得了核武器,這是大家都不希望見到的,我們需要一些制度和政策來強化對核武器使用的限制,並防止那些不利于禁止核武器的行為。

在我1960年的書中,有四章是專門討論核戰爭與通過軍備控制與謹慎策略來避免核戰爭的。 在25年里,該主題一直是我的主要政策研究興趣。我已經出版了兩本核戰爭和核戰爭避免方面的書。澩在過去的大約20午時間里,我的主要政策研究興趣為溫室氣體、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這兩個方面的主題看似完全迥異︰核裂變對紅外線吸收。但是這兩個主題也有許多的共同點,包括它們對外交方面的要求,以及所提出的挑戰類型。 核武器要求對軍事思維進行前所未有的重新定位,這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在過去的一萬年里,氣候變化的趨勢從未像現在這樣顯著,這也需要10年或20年的時間來思考如何應對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問題。

雖然在氣候變化的挑戰方面不存在策略對手——氣候變化不可能通過威脅或遏制政策來進行阻止——但是這方面的聯盟問題可能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形成和發展還具有挑戰性。在三四十年的時間里,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所提出的“公地的悲劇”、曼瑟‧奧爾森(Mancur Olson)所提出的“集體行動的邏輯”廣博弈理論家所創造出的“多人囚徒兩難”〔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兩難問題(dilemma),而只是一個困境(predicament)〕,以及一般的“搭便車問題”,都成為社會學者研究的重點問題。全球大氣層是我們必須學習管理的最大的、也可能是最具有挑戰性的(或在挑戰性方面僅次于核擴散),並且持續時間最長的“公共品”,這里“我們”是指共同分享地球氣候的六十多億人口。本書中有三篇文章重點討論這一問題。

我發現承諾也是另一個策略領域的核心,這一策略領域為人們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控制管理自己的行為。在1960年的書中,我只是提及了這一點,而當我于20世紀70年代受邀加人國家科學院的藥物濫用和習慣性行為委員會時,我則開始認真對待這個問題了。在這個委員會里,我認識了各方面問題的專業人員,包括涉及海洛因、香煙、酒精飲料、大麻、賭博、飲食紊亂、鍛煉以及其他“生活方式”等諸方面的專業人員。以前,我只考慮了承諾在影響別人行為方面的重要作用;此時我意識到,當人們在試圖控制自己的行為時,只有當他們像對待別人一樣,要求自己承諾遵守某種節制方案或行為表現時,他們對自己行為的控制才能常常取得成功。 人常常都代表了兩個自我,一個是“不正常的”(waward)自我,還有一個是“正常的”(straight)自我,後者對前者加以控制。如何將這類行為納入經濟理論的核心——理性選擇分析框架中,是一個挑戰。在《選擇與後果》(1984)一書的序言中,我談到了理性選擇︰ “和大多數經濟學家一樣,我也為理性選擇模型所吸引,這一模型至少可以充當一個基準,因為當該模型發揮作用時,我們使用標準的經濟學分析工具可以以最小的投人獲得巨大的產出。”但是我還補充道︰“理性選擇模型不能很好發揮作用的一些情形也吸引著我。”本書有三篇文章反映了我這方面的興趣。

我還在哈佛大學創建了一個吸煙行為和政策研究所;本書中有一篇文章就是專門討論吸煙問題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