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本書由「將來世代國際財團·將來世代綜合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27次公共哲學研討會關於「環境問題和公共性」(2000年11月3日--5日,麗嘉皇家大飯店·京都)的討論稿整理完成。

2.第27次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的參會人員請參閱卷末。

3.論題及討論內容已由參會人員審閱。在不影響主題內容的前提下,對論題作了一些修改,並對討論內容有所刪減。

4.官方機構名稱的采用原則上遵照會議期間的標准。
 

目錄

前言
論題一 共有地和地球環境
一、「環境」觀念的歷史性變遷
二、自然保護時代
三、環境時代
四、生態時代
五、環境和公共性
六、環境革命的背景
七、環境保護的理論模式
八、有關共有地
九、面向以人類為主體的共存性
圍繞論題一的討論
論題二 地球溫室效應和倫理
一、共有地的管理
二、社會的共通資本
三、亞當·斯密、穆勒和凡勃倫
四、《京都議定書》在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環節上存在的問題
五、按比例征收的煤炭稅
六、全球溫室效應問題的解決辦法
圍繞論題二的討論
論題三 從未來後代的觀點來看待資源和環境的
公共性
一、生態系成立的基礎
二、生命的循環和物質循環
三、有限的資源
四、未來後代、環境問題和技術
五、近代西方科學中存在的問題點
圍繞論題三的討論
綜合討論 一
管理型公共性和市民型公共性/下水道和垃圾處理的例子/住
宅保護的例子/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地區和歷史景觀保存地區的
例子/宇宙是資源還是神.聖領地/神聖的共有地和未來後代/對
未來後代的背叛
論題四「公害」與公共性
一、「有損於公益的東西」
二、絕對損失
三、「公害」和公共性
四、拜金主義的危害性
五、工業的農業化
圍繞診顳四的討論
論題五 臭氧層的破壞和地球
一、臭氧的形成和破壞機制
二、臭氧的變動機制
三、地球環境問題的典型案例——氟利昂規制
四、地球溫室效應問題
五、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影響
六、地球環境問題和科學家的課題
圍繞論題五的討論
論題六 環境法和公私問題
一、作為一種權利體系的法律:以環境法為中心
二、環境權和市民參與
三、地球環境問題和全球利益
四、來自基層的監督
圍繞論題六的討論
綜合討論 二
司法的作用和市民的作用/如何改善環境問題/處理環境問題的地域性/美學的公共性/日本環境問題的特異性/『『公害」的犯罪性/生物、地方主義/生態公共性和公私問題/自然環境、生態、公共性/環境問題、國際政治和國家/公共性的法律框架/公、私、共/東西方自然觀的比較/「人鬼相爭的機械空間」和「天地生生的時空」
論題七 環境倫理和公私問題
一、環境倫理中公私問題的各種形式
二、環境倫理概念的轉向
三、在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夾縫中環境倫理所具有的意義
四、環境倫理的參考圖
圍繞論題七的討論
論題八 地球環境、生命倫理、公私問題
一、地球環境問題和國際政治
二、冷戰結束後的科學技術政策
三、生命倫理與國家
四、「內部自然」的政治學引
圍繞論題八的討論
論題九 環境公共性理念的形成
一、從「價值結構」到身體論和空間論
二、言說的行為空間與身體的行為空間
三、思想資源
四、在具有履歷的空間中身體的配置
五、環境的公共性
圍繞論題九的討論
拓展
環境技術的實踐/柳川與水俁/痛苦的身體論/「共同感受痛苦」/環境哲學的可能性/共感/「時空中的履歷」與「持有」/地球環境與公共哲學/走向「市民的科學」
後記
譯者後記
 

近年來,「公共哲學」(public philosophy)這一用語在我國學術界開始逐漸被人們所熟悉,這一分析來自於我國學術界對於國外前沿學術思潮的敏感反應,另一方面則與日本公共哲學研究者在我國的推介多少有關。其實,在半個多世紀前,「公共哲學」這一用語就在美國出現了,1955年著名新聞評論家、政論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出版了一部名為《公共哲學》(The Public Philosophy)的著作,腸道病呼吁通過樹立人們的公共精神來重建自由民主主義社會的秩序,他把這樣的理論探索命名為「公共的哲學」。但是,此後,對公共哲學的探索在美國乃至西歐並沒有取得較大的進展,盡管也有少數學者如阿倫特、哈貝馬斯等相繼對「公共性」問題做過一些理論探討。另外,宗教社會學家貝拉等人也提出了以公共哲學「統合」長期以來被各種專業分割的社會科學。然而,把公共哲學作為一門探索新時代人類生存理念的學問來構築,並沒有在學術界受到普遍而應有的關注。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東方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學術界,卻興起了一場堪稱公共哲學運動的學術探索。1997年,在京都論壇的將來世代綜合研究所(現更名為公共哲學共研究所)所長金泰昌教授和將來世代才團矢崎勝彥理事長的發起、倡導以及時任東京大學法學部部長( 即法學院院長)、不久後出任東京大學校長的著名政治學家佐佐木毅教授的推動下,經過充分的准備,在京都成立了「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並且於1998年4月在京都召開了第一次學術論壇,從此拉開了日本公共哲學運動的帷幕。該研究會後來更名為「公共哲學京都論壇」(Kyoto Forum For Public Philosophizing)迄今為止,該論壇召開了八十多次研討會,其間還召開過數次國際性公共哲學研討會,各個學科領域的著名學者、科學家、社會各界著名人士等已有1600多人參加過該論壇的討論。研討的成果已由東京大學出版會先後出版了「公共哲學系列」叢書第一期10卷、第二期5卷、第三期5卷,共20卷。這次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這一套10卷(公共哲學譯叢,采用的就是該叢書日文版的第一期10卷本。這套譯叢的問世,是各卷的譯者們在百忙的工作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經過了四年多辛勤努力的汗水結晶。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