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有關吐蕃社會歷史文書這一專題來看,尚有許多工作要做,許多重要的寫本還需要一件一件的去做個案研究。本書著重對吐蕃歷史文書涉及的重要人物、事件、民族及其相互關系,以及敦煌與西域吐蕃文書中涉及的一些專題,如「吐蕃與通頰、吐谷渾的萬戶制」、「新疆安得悅出土的古藏文寫本」等,進行了深入的考證,厘清了學術界長期以來沒弄清楚的一些問題。此外,本書的「附錄」部分包括了國內外研究吐蕃統治敦煌的論著譯文、目錄等重要的內容,方便讀者進一步了解有關方面的信息。
目錄
前言
上編 吐蕃統治郭煌研究
第一章 一件吐蕃文書所見的敦煌陷蕃年代
一、文書的轉寫與釋文
二、文書的文字考釋
三、文書的年代與相關問題
第二章 吐蕃時期河隴軍政機構的設置
一、吐蕃河隴五節度的由來
二、河隴五節度使及其作用
三、吐蕃東境節度大使
第三章 P.T.1089所見的吐蕃職官及統治政策
一、文書的研究概述與解讀-
二、文書的內容和寫成時期
三、文書反映的吐蕃統治政策
第四章 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的政治、經濟生活
一、吐蕃時期敦煌的部落制度
二、吐蕃在敦煌的計口授田
三、吐蕃統治下漢人的地位
下編 敦煌吐蕃文書研究
第一章 吐蕃文書所見的吐蕃宰臣
一、吐蕃迎金城公主的遣使
二、吐蕃宰相尚綺心兒事跡
第二章 吐蕃文書所見的周邊民族
一、vBrom與白蘭
二、Lho bal與南山
三、So po與粟特
第三章 敦煌本吐蕃願文與紀年文獻
一、《岱噶玉園會盟寺願文》研究
二、《大事紀年》所載吐蕃與突厥的關系
三、國外藏學界關於《吐谷渾紀年》的研究
第四章 敦煌與西域吐蕃文書專題
一、吐蕃、通頰、吐谷渾的萬戶制
二、新疆安得悅出土的古藏文寫本
三、四件英藏敦煌吐蕃契約文書
附錄:譯文、譯後記
吐蕃史研究略史
郭煌的歷史·吐蕃統治時期
《敦煌西域古藏文社會歷史文獻》譯後記
征引與參考書
後記
上編 吐蕃統治郭煌研究
第一章 一件吐蕃文書所見的敦煌陷蕃年代
一、文書的轉寫與釋文
二、文書的文字考釋
三、文書的年代與相關問題
第二章 吐蕃時期河隴軍政機構的設置
一、吐蕃河隴五節度的由來
二、河隴五節度使及其作用
三、吐蕃東境節度大使
第三章 P.T.1089所見的吐蕃職官及統治政策
一、文書的研究概述與解讀-
二、文書的內容和寫成時期
三、文書反映的吐蕃統治政策
第四章 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的政治、經濟生活
一、吐蕃時期敦煌的部落制度
二、吐蕃在敦煌的計口授田
三、吐蕃統治下漢人的地位
下編 敦煌吐蕃文書研究
第一章 吐蕃文書所見的吐蕃宰臣
一、吐蕃迎金城公主的遣使
二、吐蕃宰相尚綺心兒事跡
第二章 吐蕃文書所見的周邊民族
一、vBrom與白蘭
二、Lho bal與南山
三、So po與粟特
第三章 敦煌本吐蕃願文與紀年文獻
一、《岱噶玉園會盟寺願文》研究
二、《大事紀年》所載吐蕃與突厥的關系
三、國外藏學界關於《吐谷渾紀年》的研究
第四章 敦煌與西域吐蕃文書專題
一、吐蕃、通頰、吐谷渾的萬戶制
二、新疆安得悅出土的古藏文寫本
三、四件英藏敦煌吐蕃契約文書
附錄:譯文、譯後記
吐蕃史研究略史
郭煌的歷史·吐蕃統治時期
《敦煌西域古藏文社會歷史文獻》譯後記
征引與參考書
後記
序
從2002年年中開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承擔了上級下達的國家資助的重點研究課題《西藏通史》。本叢刊匯集出版的是該課題的一部分相關的研究成果。
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一級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位於中圍的西南邊疆,全區的面積約為12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2.8%。西藏自治區北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阪、青海省相連,東面與四川省、雲南省相連。另外,西藏自治區還從西北到東南沿喜馬拉雅山脈漫長的邊界線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等圍接界,國界線長達4000多公里,是中國的國際邊界線最長的省區之一。西藏自治區是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據1993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資料,西藏全區人口為228.88萬,其中藏族占95%以上,其他有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納西族、怒族等。
西藏地方處於東亞和南亞、中亞交匯的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域遼闊,自然環境特殊,在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過重要的歷史作用,同時在鴉片戰爭以后的中國近現代歷史上,西藏地方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瓜分中國的長期斗爭中的一個重要的前沿陣地。《西藏通史》的課題要求,就是要系統全面地研究和反映西藏自治區的地方歷史發展過程,展現西藏地方的歷史發展的全貌,從這個意義上說,《西藏通史》與現今已經出版的各省市自治區的通史一樣,屬於地方通史的性質。
西藏通史的內容非常廣泛,從時間上說,西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有上萬年的人類活動的歷史,沿用至今的藏文的歷史在1300年以上。從領域上說,西藏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思想文化、宗教、軍事、科技、交通、民族關系等方面的歷史演變都有非常豐富多彩的內容,而這些領域的許多部分的學術研究還很薄弱,還有許多重要的課題需要從整理資料入手,進行開拓和探索的工作。在資料方面,西藏通史的大量的內容記載在藏文、漢文、蒙市文、滿文的史籍和檔案中,學術界對此已經做過很多匯集和整理的工作,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還有許多珍貴的資料沒有整理公布。利用藏文、漢文史料還有許多翻譯、比對和綜合研究的工作,這些都是很難在短時間里完成的。另外,對於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海外的藏學研究成果)也需要整理和吸收,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力爭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同時也為后人的研究打下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西藏通史和作為中國主要少數民族之一的藏族陶民族歷史具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在寫作《西藏通史》的時候就遇到如何處理這二者的關系的問題。根據藏族歷史和西藏地方歷史的實際情況,我們在本書的內容處理上,在元代划分藏族地區的行政區划以前,是以西藏地區為主,包括藏族歷史的主要內容,也即是包括了甘青川滇藏族地區的一些歷史,在元代以后則是西藏地區本身的歷史。這樣處理也比較符合西藏地區幾干年來始終是廣大的藏族地區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的歷史事實。
由於《西藏通史》課題涉及的內容廣泛和具有的難度,僅靠我們的力量難以完成,在課題立項以后,我們向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北京等地的藏學界的同仁請求幫助,得到了大家熱烈的響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很妤的建議,有的專家參加了部分分卷和章節的編寫工作,有的專家學者提供了自己多年收集的寶貴的資料,或者提供了自已有關的研究成果。對於學界同仁的熱心支持和幫助,我們非常欽佩,心中充滿了深深的謝意。同時考慮到許多專家學者耗費大量心血而凝結成的許多成果,不能在《西藏通史》的正文中完全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在編印內部參考資料的同時,得到中國藏學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的大力支持,決定將部分與《西藏通史》有關的研究成果以《西藏通史》系列叢刊的形式出版,一方面體現我國藏學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水平,同時通過這些成果的出版,為西藏歷史和藏族歷史的研究工作打下更好更寬的基礎,促進我國藏學研究事業特別是西藏歷史的研究工作更快地發展。
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一級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位於中圍的西南邊疆,全區的面積約為12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2.8%。西藏自治區北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阪、青海省相連,東面與四川省、雲南省相連。另外,西藏自治區還從西北到東南沿喜馬拉雅山脈漫長的邊界線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等圍接界,國界線長達4000多公里,是中國的國際邊界線最長的省區之一。西藏自治區是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據1993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資料,西藏全區人口為228.88萬,其中藏族占95%以上,其他有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納西族、怒族等。
西藏地方處於東亞和南亞、中亞交匯的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域遼闊,自然環境特殊,在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過重要的歷史作用,同時在鴉片戰爭以后的中國近現代歷史上,西藏地方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瓜分中國的長期斗爭中的一個重要的前沿陣地。《西藏通史》的課題要求,就是要系統全面地研究和反映西藏自治區的地方歷史發展過程,展現西藏地方的歷史發展的全貌,從這個意義上說,《西藏通史》與現今已經出版的各省市自治區的通史一樣,屬於地方通史的性質。
西藏通史的內容非常廣泛,從時間上說,西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有上萬年的人類活動的歷史,沿用至今的藏文的歷史在1300年以上。從領域上說,西藏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思想文化、宗教、軍事、科技、交通、民族關系等方面的歷史演變都有非常豐富多彩的內容,而這些領域的許多部分的學術研究還很薄弱,還有許多重要的課題需要從整理資料入手,進行開拓和探索的工作。在資料方面,西藏通史的大量的內容記載在藏文、漢文、蒙市文、滿文的史籍和檔案中,學術界對此已經做過很多匯集和整理的工作,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還有許多珍貴的資料沒有整理公布。利用藏文、漢文史料還有許多翻譯、比對和綜合研究的工作,這些都是很難在短時間里完成的。另外,對於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海外的藏學研究成果)也需要整理和吸收,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力爭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同時也為后人的研究打下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西藏通史和作為中國主要少數民族之一的藏族陶民族歷史具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在寫作《西藏通史》的時候就遇到如何處理這二者的關系的問題。根據藏族歷史和西藏地方歷史的實際情況,我們在本書的內容處理上,在元代划分藏族地區的行政區划以前,是以西藏地區為主,包括藏族歷史的主要內容,也即是包括了甘青川滇藏族地區的一些歷史,在元代以后則是西藏地區本身的歷史。這樣處理也比較符合西藏地區幾干年來始終是廣大的藏族地區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的歷史事實。
由於《西藏通史》課題涉及的內容廣泛和具有的難度,僅靠我們的力量難以完成,在課題立項以后,我們向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北京等地的藏學界的同仁請求幫助,得到了大家熱烈的響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很妤的建議,有的專家參加了部分分卷和章節的編寫工作,有的專家學者提供了自己多年收集的寶貴的資料,或者提供了自已有關的研究成果。對於學界同仁的熱心支持和幫助,我們非常欽佩,心中充滿了深深的謝意。同時考慮到許多專家學者耗費大量心血而凝結成的許多成果,不能在《西藏通史》的正文中完全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在編印內部參考資料的同時,得到中國藏學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的大力支持,決定將部分與《西藏通史》有關的研究成果以《西藏通史》系列叢刊的形式出版,一方面體現我國藏學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水平,同時通過這些成果的出版,為西藏歷史和藏族歷史的研究工作打下更好更寬的基礎,促進我國藏學研究事業特別是西藏歷史的研究工作更快地發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