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攝影教程(第6版)

美國新聞攝影教程(第6版)
定價:1008
NT $ 877
 

內容簡介

本書以豐富翔實的案例和訪談,對新聞攝影工作予以全方位介紹,內容包括完成新聞攝影任務所需的思想準備和技術準備,如何拍攝突發新聞、一般新聞、人像、體育、插圖攝影和圖片故事,此外還介紹了如何做好圖片編輯工作。

從硬新聞、特寫新聞到體育以及插圖攝影和圖片故事,深入的案例研討讓讀者和專家一起面對行業內的各種挑戰,其中包括當下新聞攝影急劇變化的現實,比如怎樣捕捉聲音,如何拍攝視頻。

對道德和法律問題的廣泛介紹,為專業新聞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對的難題提供了一個明晰的思路。

這一版本仍然同過去一樣,介紹最好的新聞攝影作品,包括在國際上獲獎的圖片故事,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次發表。這對于試圖進入這一領域的人來說無疑很有教益並且能夠拓寬思路。

新書的新內容︰
書中密切結合新聞攝影的多媒體發展趨勢,對多媒體、視頻的拍攝和編輯制作予以詳細介紹,使攝影記者可以跟上時代的變化和發展。

多媒體一章將帶領靜態攝影師學習為互聯網和電視制作多媒體和視頻報道時,所需的專業錄音技巧。

視頻一章介紹了拍攝視頻的工具和技巧,以及如何利用動態影像講故事。

肯尼思‧科布勒教授,在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新聞攝影課程,他是經典教科書《美國攝影教程》第7版和第8版的作者之一,還撰寫了《如何拍攝朋友和陌生人》( HOWto Photograph Friends and Strangers)。科布勒一直從事自由攝影師工作,他的作品發表在《新聞周刊》、《時代》、《商業周刊》、《舊金山商業》、《舊金山觀察家報》以及其他各種媒體上。
 

目錄

1 任務
獲知新聞
和文字記者一起工作:當拍
照片的遇到爬格子的
圖片策略
視覺的多樣性
堅持會贏得回報
抓拍
2 現場新聞
裝備視行動而定
和警察保持合作
生命更重要:個案研究
為什麼要拍攝火災?
拍攝事故和災難:殘酷但
無法回避
天氣:
每個人都在談論的新聞
不要拍完最後一張照片
3 一般新聞
走到幕後去
專家支招
會議產生新聞
生存法則
拍攝議題本身
避免老套
早來——晚走
深度報道
4 特寫新聞
特寫圖片和純新聞圖片的區別
好的特寫題材
探索特寫素材
5 肖像
讓你的拍攝對象放松
運用光線講故事
構圖增強視覺效果
揭示“人物的內心”
預先構思好照片
環境細節豐富圖片信息
心理肖像
群體肖像
節奏意味著一切
6 體育攝影
照片的時效性很重要
體育特寫新聞
體育攝影技術技巧
連拍模式
如何拍攝清晰的照片
體育攝影師的裝備解決方案
預知動作的發生
發現橄欖球比賽的拍攝素材
不要被籃球比賽中的假動作
騙倒
7 圖片編輯
從給攝影師指派具有想象力
的任務開始
選擇攝影師
自拍自編的優劣
圖片選擇策略
讀者看不到的新聞
對讀者偏好的研究
處理圖片
照片大小與沖擊力
何時尺寸更重要
處理多張照片
圖片說明:被冷落的部分
8 攝影包
相機功能
保持相機的穩定性
記憶卡
關注色彩
任務的發稿
9 閃光燈
選擇快門速度
確定光圈
直射閃光所應避免的問題
營造不同的效果
了解內置閃光燈
給閃光燈充電
多重閃光燈
10 報道社會問題
報道社會問題
專注某個領域
內容翔實的專題需要廣泛研究
11 圖片故事
現代圖片報道時代
尋找故事
用圖片講故事
人物圖片故事的類型
視覺的連續性將圖片凝聚成整體
敘事性報道
紀實攝影、專題攝影和敘事報道
編排圖片順序
選擇一種方法
12 多媒體
聲音:幫助照片講故事的新手段
先采訪還是先拍照?
錄音設備
在哪里坐下采訪
戶外采訪
妥善安排麥克風的位置
訪談
自然的聲音更好,自然些
用音頻講故事
音頻素材整理
編輯聲音
為多媒體報道拍攝靜態照片
幻燈演示中的圖片和聲音
13 視頻
角色主導的故事
比較:拍攝視頻和圖片
使用視頻攝影機
操控聲音
拍攝的同時在腦中進行編輯
從單鏡頭到片段
素材的編輯
14 插圖攝影
插圖攝影的不同類型
制作插圖照片
創造性思維的構築
電子化的剪煎貼貼
有些有效果,有些則沒有
忠告
15 道德
道德決策的基本原則
擺拍,還是清理現場?
與不斷變化的標準保持一致
報道災難及悲痛場面
做專業人士還是好心人?
自殺︰一個特殊的案例?
道義上進退兩難的圖片編輯
權衡沖擊力
攝影改變現實
品味問題
公平平衡的報道
數字欺騙與道德滑坡
有人會在意嗎?
小心被解雇
對完美圖片的追求
照片重現了你看到的事實嗎?
圖片無法復制現實誰受益?
未來的工具?
16 法律(美國)
在公共地點拍攝
政府建築:特殊規則下的公共建築
部落領地
法院:另一個特殊的地方
在屬領地拍攝新聞照片
隱私:攝影記者什麼時候非法侵犯了他人隱私?
拍攝兒童
特殊兒童
醫療場所
事故
美國之外的隱私規定
誹謗與攝影師
違背給被攝對象隱藏真實身份的諾言
采訪證有用但是很有限
攝影記者因照片而收到傳票
版權:誰擁有這些照片?
17 歷史
攝影報道的演進
網版翻印照片
使用照片的反對意見
緬因號爆炸,吉米‧黑爾爆發
女性進入這個領域
作為改革者工具的照相機
照片佔領雜志和報紙副刊
兩美分一份的刺激小報
維加:犯罪新聞攝影之王
尋找便利的光源
相相變輕,功能增多
埃里克‧薩洛蒙:抓拍攝影之父
德國的專題攝影
美國雜志接受照片
與《生活》競爭
為報紙和雜志提供照片的組織
馬格南:傳奇的圖片代理機構
W‧尤金‧史密斯復雜的職業生涯
競爭激烈的攝影師
戰爭審核
攝影專業性的提升
圖片的分銷
照片即時傳送
18 開啟職業生涯
當你想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
接近你的預期客戶
特別章節‧數碼暗房
 

肯尼思‧科布勒的《美國新聞攝影教程》是美國暢銷近三十年的新聞攝影教材。2004年和2007年國內曾引進過這本書的第4版和第5版,現在我們看到的則是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引進的第6版。這是本與日俱增的教科書,作者科布勒一如既往,再次對這本書進行了修訂、使之適應不斷變化的新聞報道業。

此教材在中國影響廣泛,深受中國讀者的歡迎,是學習攝影專業的優秀教材和媒體從業者幾乎人手必備的手冊式的工具書,在中國的新聞攝影界也甚具影響。肯尼思‧科布勒是美國攝影理論家、新聞攝影師,他長期在院校教授攝影,同時為簽約圖片機構攝影照片,具有極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鮮活的拍攝體驗。因此,他撰寫的這部教程,完全沒有一般高校教師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痼疾,是一部讀後可以立刻上手的實戰指南。而且,科布勒可貴的是沒有囿于自己個人的經驗視野,能夠以一個學者的眼光,在報道攝影史中的各種案例中縱橫捭闔,將涉及這一行業中最精粹的理念規則生動地開掘出來,而且敘述得條理分明、絲絲入扣,讓復雜的現象融入緊密的邏輯,既提綱挈領又活潑生動,令讀者閱讀學習起來興味盎然。

本書雖然以美國傳媒業中的報道攝影作為基本的參照系,但其中所談及的問題對我們正在成長的報道攝影業卻有著極大的參考意義。一些長期困擾中國新聞攝影界的問題,在此書中都有十分明確的答案。

發達的美國報道攝影,一直是世界攝影的闢路先鋒,我們今天才剛剛踫到的一些總是,許多都是在美國久經訴訟而涇渭分明的結論。像記者報道中時刻面臨的禁忌、傳媒在發布攝影報道時的尺度、災難報道和社會公眾的關系,以及攝影記者良知的自律等,本書都以案例的形式進行了生動的闡釋。我們在這些案例和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報道攝影對建構一個和諧進步健康的社會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它不僅僅是一種傳播的信息,更是一種協調推動社會良知尊嚴的力量,是一種救贖疏導人們心靈的藥方。它也是一種有關精神文明和傳媒共生共存的文化現象。最值得稱道的是本書中強烈的人文傾向。在本書的第15章“道德”中,科布勒匯集了一系列的案例和觀點來強調新聞記者在這些問題上所面臨的道德困境。關于一個記者在踫到一個危急的場面時,是冷漠地在旁拍照還是放棄職業意識去對需要支援的人施之援手?作者引用了個人權利絕對主義者的說法,即“新聞攝影記者首先是一個人,新聞攝影記者的責任首先是要幫助需要幫助你的人。新聞報道的責任則居于第二位。”科布勒還提示,編輯和記者往往會在此時強調此類新聞照片的信息屬性,而讀者們則未必認同這種做法。顯然這是一個悖論性的問題,讓我們思考在信息社會背景下的社會道德標準,有利于新聞攝影記者對于自己職業責任的深度思考。由此,讓我們不得不想起2005年中國新聞界出現的一個事件,即廈門一個年輕記者一直在雨中等待因馬路積水導致人摔跤的照片,和由此引發的該記者道德素養的爭論。在那場舉國關注的討論中,最後形成肯定記者職業素質和譴責他道德失的觀點力量不相上下,說明這些觀點的沖突今後還會在我們的生活中繼續。本書最重要和最精彩的部分,是第十七章新天地報道攝影史的回顧。在此章節中,作者在回顧了報道攝影的技術和行業發展之後,很快進入關于攝影在推動社會歷史進步中作用的探討。作者舉出了兩個後來深刻影響報道攝影的人物——雅各布‧里斯和劉易斯‧海因的事跡,來說明報道攝影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的公器作用,後來成為20世紀像多蘿西‧蘭格和沃克‧埃文思等一系列重要攝影師所遵循的方向,並因此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此一章節是本書最大的亮點,點出了報道攝影這了職業的靈魂所在。相當多的中國報道攝影師在進入這個行業後,興趣的著眼點是技術、技巧和如何爭取照片的市場化、反而對報道攝影的價值觀念漠然視之,忘記了匡扶正義和抑惡揚善才是報道攝影的生命所在。本書在這些問題上的價值探討,實際上一直悄悄滲透在各個章節的敘事之中,可以讓讀者在不經心的閱讀中逐漸建構這一價值取向。各種各樣的攝影教師很多,但許多僅止于技術層面的指導,缺少人文關懷的教養意識,相比之下,本書成為專業攝影人士的必讀之物,其理由就不言自明了。

本書的另一大看點,就是關于新聞報道攝影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的解述了。在西方一直有傳媒是除議會、政府和司法三大權力之外的“第四權力”一說,甚至將此權力的尊嚴維護水平上升到是否是一個自由公民國家的判定標準。那麼媒體是否就此具有限無上的權力了呢?作為媒體主要內容的新聞報道攝影是否也因此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采訪報道權呢?本書在這些問題上都通過案例進行了生動透徹的回應。首先,作者從公民社會的私人權利說起,舉例了已故遇刺總統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被攝影記者跟蹤冒犯,然後進行的一場有趣的訴訟,和法院最後根據此案所限定的攝影記者和對當事人的“攝影距離”的裁決。各種形勢下的災變人物和個人形象和隱私經歷,都屬于需要保護的隱私權利,攝影記者都不能無所顧忌地隨意拍照,更不能輕易在媒體上披露。對在我們中國屢見不鮮的,媒體記者隨警務執法人員拍照記錄嫌疑對象的現象,書中更是以一系列發生在美國的典型案例來介紹和解答這種行為是否具有合法性。作者強調指出“公共視區”的概念,告訴讀者私人住宅的不可侵犯性,即使是警方以公務的名義邀請也不成,因為記者並不是執法人員,沒有法律允許除警務執法人員之外的身份人可以闖入私人住宅。同樣,作者也十分明確地告訴了讀者在“公共視區”拍照的合法性。對于“公共視區”的界定,書中不但以實例進行形象性的描述,甚至還以列表的方式進行了明確和邏輯性的交代,是對報道攝影記者合理鼾自己工作合法性的極有價值的參照。隨著經濟文化生活的高速發展,中國傳媒業在同步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面臨來自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報道攝影記者經常在惡劣的競爭環境中希望自己出類拔萃,于是近年來利用前期擺拍和後期數字技術造假的現象不斷發生。在過去的一年多來,我們發生過“周老虎”、“劉羚羊”、“張飛鴿”等一系列的新聞圖片造假事件,並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它們反映了我們社會長期對新聞信息真實屬性的漠視,也說明我們這個正在全面現代化的社會還面臨許多必須解決的道德問題。本書在“數字欺騙與道德滑坡”段落中,也以實際的類似案例對這樣的現象進行了分析和回答。因此,閱讀此書將會使許多長期騷擾我們的問題迎刃而解。同時,本書中此類問題的案例和法律解釋,也適合相關法律界人士閱讀,相信會對他們合理判定有關案件,提供一個非常有人垢參照角度。

當數字化技術全面改變世界之時,新聞記者手中的工具也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現代技術社會的特點是一種技術出現以後,會迅速形成雪崩式的普及運用。隨著網絡技術對生活的全面覆蓋,網站越來越有替代傳統媒體的趨勢。靜態的攝影圖片,已經不能滿足以網絡閱讀為主的讀者要求。網絡傳輸技術的進步,讓視頻的播放漸漸成為信息讀取的主流方式。另外,高畫質攝影機的廉價化,也讓對圖像質量要求不高的線質媒體的圖片編輯可以隨意截取視頻幀畫面作為發稿照片。這都深刻影響了新聞的采集方式和閱讀方式,是新聞記者必須面對的職業化新課題。第6版的本書也在這方面特意增加了一章“視頻”來非常全面地介紹這種改變。同時,對影響新聞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本書也適時增加了“多媒體”章節,介紹了影像加音頻的新聞呈現技術和表現方法。這兩部分新加的內容,都具有實操性的手冊特點,可以讓讀者讀後迅速上手實踐。這些,都讓本書的時效性大增。

對圖片編輯工作的性質、操作規程和如何判斷照片、如何策劃選題,以及如何把握傳媒披露照片的尺度,本書也作了非常專業的論述。圖片編輯是現代傳媒工作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分工。隨著影像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和信息爆炸所逼迫的傳媒視覺圖像化,圖片在傳媒產品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圖片編輯的工作,也開始在整個媒體運作過程中作用凸顯。一些傳統媒體,如印刷傳媒的報紙,近年來正處于向視覺圖像化的轉型期,報紙的傳統制作意識形態也因之處于調整期。如何解決諸如攝影報道和圖片編輯工作與報紙整體運作的協調,本書也將美國媒體存在的相類似的情況作了介紹,並提出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協調的長遠工作。對于圖片編輯工作的本體要求,最主要的是如何挑選優秀的圖片,本書舉《華盛頓郵報》圖片編輯喬‧埃爾伯特推薦的圖片評估體系,將新聞報道圖片劃為4個層級。這4個層級是評估一幅圖片時不斷加分的遞進體系。它們是︰1,信息告辭;2,視覺吸引力;3,真情實感;4,接近性。這種評估方法,簡單明確,易于掌握,不但是圖片編輯工作的竅門,也是任何人進入圖片解讀評價的有效路徑。

本書在如何拍攝圖片故事和處理題材形象上,有大量鮮活的示例,而且圖文對應,敘事活潑,充分體現了科布勒先生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富有洞見的理論素養。這本書,對初入報道攝影行業的新手,無疑是一本全面細致的工作指南,對在校學生則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教材。再有,本書同時還是一本了解美國社會生活和文化形態有價值的參考讀物。

2009年3月19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