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建築的興起,與中世紀歐洲宗教史有著密切的關系。基督教會不僅在政治上支撐著歐洲的封建社會,而且還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文化事務。作為宗教活動的場所,教堂建築便成為中世紀歐洲建築的主體,為了追求天國的幻影,歐洲建築師們紛紛遠離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傳統,創造出令人驚嘆的藝術風格13世紀時,步入盛期的哥特式建築高聳入雲,是中世紀建築最高藝術成就的完美注腳。
文藝復興運動開始後,人文主義者們擺脫了基督教的束縛,教堂建築開始賦予了人性的光芒。16世紀下半葉至17世紀,教堂建築風格演化出兩大分支︰一是發源于意大利羅馬的巴洛克建築,一是發源于法國的古典主義建築。巴洛克建築的產生和基督教會財富的增長有關,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教堂建築被設計得富麗堂皇、華貴繁瑣,同時又怪誕神奇,具有強烈的神秘氣氛。古典主義則是法國王權政治的體現,教堂建築物失去了顯要的地位,其藝術風格嚴肅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