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愛與欲愛:保羅·蒂利希的愛觀

聖愛與欲愛:保羅·蒂利希的愛觀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王濤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541182
  • ISBN13:9787802541184
  • 裝訂:241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保羅·蒂利希是當代最為偉大的基督教思想家之一,相信他的神學、哲學思想對於中國讀者而言並不陌生,近些年來,對於蒂利希思想的研究日益廣泛而深入。基督教獨特的愛——「聖愛」(Agape)同希臘人文哲學所表達的愛——「欲愛」(Eros)之間的關系,作為研究西方思想,尤其是猶太-基督宗教傳統與自希臘哲學以來的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切入點,也逐漸引發了學者們的關注。蒂利希神學思想中的愛觀念在「愛」的觀念史上十分具有特色,代表了將聖愛和欲愛兩種愛的類型統合而非分離的一種傾向,他的愛觀念既有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根源,亦有其在當代倫理學當中的應用,具有無比豐富的內涵和意義。王濤博士細致而全面地梳理出了蒂利希愛觀的具體內容,並把對於「愛」的這一獨到見解置於思想史的脈絡當中,結合基督教神學和人文哲學,為中國基督教思想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視野和成果。
 

目錄

總序/王志成 陳紅星
序言/賴品超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當代基督教神學中聖愛—欲愛關系的分離論和統合論傾向
一、巴特的分離論
二、巴爾塔薩的統合論
第二章 虞格仁分離聖愛—欲愛的愛觀
第一節 虞格仁聖愛和欲愛概念之內涵
一、聖愛:體現基督教獨特性的基本主題
1.1 希臘詞匯Agape
1.2 聖愛與基本主題
1.3 虞格仁的聖愛內涵
二、欲愛:作為希臘文化基本主題的柏拉圖式的愛
2.1 古希臘思想中欲愛的內涵
2.2 虞格仁對欲愛的理解
第二節 虞格仁對聖愛和欲愛關系的處理
一、兩個根本對立的主題:聖愛和欲愛在理論觀念層面的相遇與混合
二、倫理當中的聖愛-欲愛關系:愛的四個向度
2.1 「愛主你的上帝」
2.2 「愛鄰如己」
第三節 對虞格仁愛觀范式的批評和虞格仁「主題研究法」的科學神學議程
一、學界對虞格仁愛觀聖愛-欲愛關系的研究及評價
1.1 綜述:虞格仁與《聖愛和欲愛》
1.2 側重點:從分別到分離
1.3 評價
二、虞格仁分離聖愛-欲愛的原因
2.1 虞格仁分離聖愛-欲愛的神學背景:新教保守主義
2.2 虞格仁分離聖愛-欲愛的方法論原因:主題研究法的科學神學議程
第三章 蒂利希統合聖愛—欲愛的愛觀
第一節 蒂利希思想中愛的本性和作為神-人力量的欲愛
一、蒂利希思想中愛的本性
二、欲愛:神-人力量
2.1 人類活動中的欲愛:欲愛在認知、審美和宗教中的神-人力量
2.1.1 蒂利希欲愛對柏拉圖欲愛的繼承:認知的欲愛
2.1.2 蒂利希欲愛對柏拉圖欲愛的發展:文化創造-審美中的聖為和宗教的欲愛
2.2 蒂利希的欲愛主題:欲愛特性與朋愛、力比多特性統一體中的神-人力量
2.2.1 與朋愛融合
2.2.2 包容力比多
第二節 蒂利希的聖愛概念和愛的四元特性互動結構
一、愛的含混性
二、聖愛:聖靈的臨在
2.1 聖愛的功能:對愛的含混性的治愈
2.2 聖愛的內涵:接受他者和自我犧牲
三、聖愛-欲愛:愛的四元特性互動結構
3.1 蒂利希對聖愛-欲愛關系的基本觀點
3.2 欲愛統一體對聖愛的作用和聖愛-欲愛的互動特征
四、愛的四個向度
4.1 上帝的愛
4.2 人愛上帝:信仰與愛
4.3 愛鄰舍
4.4 自愛
五、本質的力比多:蒂利希「塵世的欲愛」
第四章 對蒂利希愛觀的研究
一、蒂利希愛觀的研究綜述
二、文獻回顧及評價
2.1 對蒂利希愛觀的研究:爾文的《面向世界的欲愛》
2.2 虞格仁和蒂利希的比較研究
三、小結
第五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非基督教愛觀考察:步向統合的欲愛
一、柏拉圖式的愛
二、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非基督教的愛
2.1 中世紀的高雅之愛:兩性間欲望升華的愛
2.2 文藝復興時期新柏拉圖主義的欲愛:審美的欲愛
三、小結
第六章 蒂利希統合聖愛—欲愛的當代意義
一、當代哲學對欲愛的關注:馬爾庫塞的《愛欲與文明》中的欲愛
二、蒂利希統合聖愛-欲愛的倫理學意義
結語
參考書目
 

近年在香港,有關情色/色情的問題,尤其有關《淫乘炭孫櫃物揖管制條例》的爭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討論。不少人以為,基督宗教所講的愛,主要是指人與上帝之閫的愛,是屬靈、神聖和犧牲的愛,是與身體或欲望無關而與性欲更是不可同日而語,是一種「聖愛」(agape)而不是「性愛」(在粵語中,「性愛」與「聖愛」在發音上是難以區分的)。有些人甚疫可能會由某些基督教機構的致力亍反色情或天主教教士的獨身,迸而以為基督宗教是卑視或否定性愛。閩題是,這些是否就代表了基督宗教愛觀的主流甚或仝部?

對於當代社會文化的分析,不少都會涉及欲愛(eros)的概念,此一概念不單是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的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c,1898-1979)《愛欲與文明》(Eros ond ciuilisotion)中的核心觀念,用以分析及批判現代大明。那麽,基督宗教所講的聖愛,與現代文明中與愛欲有關的種種閂題又有何關系?

有趣的是,一談起基督宗教的愛觀,很多學者都會想到虞格仁(Anders Nygren,1890-1977)的經典名著《聖愛與欲愛:歷代基督教愛觀的研究》,並由而此聯想剄,基督宗教所講的愛就是一種超凡脫俗的聖愛,與柏拉圖所講的欲愛(eros)無關,與一般人講的性愛更是對立的。然而,教宗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在登座發出之首遣宗座通諭《天主是愛》,便是以愛作為主超,並且一再提及聖愛(agape)與欲愛(eros)的關7系。那麽,基督宗教究竟是怎樣苕愛?基督宗教所講的聖愛,是否真的跟性愛或欲愛完全矛盾或毫無關系?

凡是稍為研究過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另譯田立克)的,大概都會知遣一點他的羅曼史,甚至有人會因此而對他的神學具有一定的偏見。究竟這位至少表面上看末似乎對欲愛甚有豐富親身體驗的神學家,是怎樣看愛、尤其聖愛與欲愛的關系?他的觀點與虞格仁的又有何異同?蒂利希除曾任教於泫蘭克福大學外,更是阿多諾(Theodore W.Adomo,1903-1969)的教授資格(Habilitation)論文的指導教授,蒂利希與法蘭克福學派之閭有著不少的關系。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蒂利希對聖愛與欲愛的觀點,與法蘭莧福學派的馬爾庫塞的欲愛觀又有何關系或關聯?

本書作者王濤博士在香港中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專研現代神學家蒂利希的愛觀。他的畢業論文一方面指出,蒂利希那種聖愛與欲愛的雖有分別卻不分離的觀點,是有別於虞格仁那種傾向於將二者截然二分的觀點,另土方面王博士的論文也努力追溯蒂刺希啪觀點在基督宗教的靈修、釋經與神學的歷史根源,並嘗試說明此一觀點的當代意義、尤其與馬爾庫塞的欲愛觀的關聯。如今,王博士將他的論文整理出版成書,相信除能擴展漢語學界對蒂利希的研究外,也能深化對基督宗教的愛觀的認識,甚至有助教內外人士恩考當代社會文化中的欲愛問題Θ這也是筆者的盼望。

賴品超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2009年1月5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