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中的一本。全書首次匯集了中國道教內丹西派祖師李涵虛的內丹修煉秘籍。主要包括《道竅談》、《三車秘旨》、《後天串述文終經》、《後天串述文終經》、《太上十三經注解》、《黃庭內外景經注解》、《道情詩詞雜著》等。本書展現中國道教博大精深的內丹學理論體系、內修思想和實修體驗。
西派創立于清道光、咸豐年間樂山李涵虛,是道教內丹諸流派中的一個重要流派。道竅談;三車秘旨;後天串述文終經;人元大道九層煉心文終經;太上十三經注解;黃庭內外景經注解;《無根樹詞》注解;道情詩詞雜著。
目錄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序
新編《圓嶠內篇》序
前言
校點說明
李涵虛真人傳
第一卷 道竅談
《道竅談》讀者須知
張序
道竅談
附錄:戊己二土篇
第二卷 三車秘旨
《三車秘旨》讀者須知
三車秘旨
收心法
第三卷 後天串述文終經
第四卷 後天串述文終經
九層煉心道言
附錄:《九層煉心》直講
第五卷 太上十三經注解
序
自序
純陽先生序
題《東來正義》詩
《道德經》注釋
老子真傳
《陰符經》類解
《清靜經》解
《玉樞經》約解
《護命經》約解
《日用經》約解
《大通經》約解
《赤文洞古經》約解
《定觀經》約解
《五廚經》解
《明鏡匣經》
《金谷經》
辯惑論
第六卷 黃庭內外景經注解
太上黃庭經注解
黃庭內景經詳注
《太上黃庭外景經》
《黃庭經》征驗
仙女征驗
《黃庭》考紀
第七卷 《無根樹詞》注解
序
張三豐祖師《無根樹詞》注解
三教真經
前三教上聖靈妙真經
中三教大聖靈應真經
後三教大聖靈通真經
第八卷 道情詩詞雜著
道情詩
李涵虛詩序輯錄續編
附錄一:金丹真傳
附錄二:大江西派概考
附錄三: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附錄四:靜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後記
新編《圓嶠內篇》序
前言
校點說明
李涵虛真人傳
第一卷 道竅談
《道竅談》讀者須知
張序
道竅談
附錄:戊己二土篇
第二卷 三車秘旨
《三車秘旨》讀者須知
三車秘旨
收心法
第三卷 後天串述文終經
第四卷 後天串述文終經
九層煉心道言
附錄:《九層煉心》直講
第五卷 太上十三經注解
序
自序
純陽先生序
題《東來正義》詩
《道德經》注釋
老子真傳
《陰符經》類解
《清靜經》解
《玉樞經》約解
《護命經》約解
《日用經》約解
《大通經》約解
《赤文洞古經》約解
《定觀經》約解
《五廚經》解
《明鏡匣經》
《金谷經》
辯惑論
第六卷 黃庭內外景經注解
太上黃庭經注解
黃庭內景經詳注
《太上黃庭外景經》
《黃庭經》征驗
仙女征驗
《黃庭》考紀
第七卷 《無根樹詞》注解
序
張三豐祖師《無根樹詞》注解
三教真經
前三教上聖靈妙真經
中三教大聖靈應真經
後三教大聖靈通真經
第八卷 道情詩詞雜著
道情詩
李涵虛詩序輯錄續編
附錄一:金丹真傳
附錄二:大江西派概考
附錄三: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附錄四:靜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後記
序
《方壺外史》者,東派陸潛虛著作之名也。而《圓嶠內篇》者,則為西派李涵虛著作之名矣。東西對峙之勢由是而成,東西一脈相承之道亦由是而定矣。西星(陸潛虛,別名陸西星,又名長庚)西月(李祖名涵虛,又名李西月,字團陽),互相照射,光輝燦爛,豈偶然哉!
然道派之中,都只知有《方壺外史》傳世,而不知有《圓嶠內篇》之刊發,何也?此無它,各個西派門人弟子或編者,未會李祖著書本意,未作系統整理,每篇自成其名,以至把書的總名《圓嶠內篇》完全淹沒,蹤跡難求矣!
一代宗師已故道協會長陳攖寧先生,著書立說,洋洋大篇何等見地,尚不免騎牛覓牛,至有《遣竅談》、《三車秘旨》、《圓嶠內篇》未曾發行不及見抄本之嘆。著名學者李道山在《李涵虛真人小傳》中亦說:“(李祖)奉三真之命,著有《太上十三經注解》、《大洞老仙經發明》,二注《無根樹》……俱刊行于世,更有《圓嶠內篇》、《三車秘旨》、《遭竅談》三書,俱未刊行”為嘆。殊不知二書對應之旨,外對應與內對應之必然也。
余搜索枯腸,窮究經典,難圓其說。既有內外對稱之全稱,何能會一部煌煌巨著,渺無蹤跡,不能刊發行世之理。無奈再四參研,偶于《太上十三經注解序》中熟玩,竟得其要領。
《序》為“蜀山三隱者”所作,未具真名實姓。《序》雲∫一日游道觀閬,見有《圓嶠外史》數函(按:蓋初時擬與東祖《方壺外史》同步,故亦以“外史”稱,以後改為對應故以《內篇》稱之,實同一書也),其中有《十三經注解》。《道德》一注,最為詳盡。末附《循途九層》”。雖僅三言兩語,足可得其端倪,解開疑團。接著又參《純陽先生序》,內雲∫涵虛子者,仙才也。……言下輒悟,乃奮共才力,作《圓嶠外史》,蓋陸子之對峙也。%故陸有《玄膚論》,此即有《道竅談》,陸有《就正篇》,此即有《循途說》。而其最妙著,《道德》一注,尤足為萬古明燈,名之日《東來正義》,與陸子《南華副墨》相埒。”余讀至此,不由擊節嘆賞,方始真相大白。故復將李涵虛祖師諸作,匯編成冊,正其名日《囡嶠內篇》,以全李祖之夙願。
或雲:西祖李西月乃東祖陸西星之再來人也。讀《東來正義》三真詩,可不怪哉奇乎!其中陸西星之詩雲∫一注能將道奧開,重看紫氣自東來。彈琴庋笛真名士,說法談經大辯才。我住方壺玩滄海,君登圓嶠壓蓬萊。今朝共坐江亭上,口誦《南華》自笑呆。”贊李乎!自夸乎!兩人乎,一人乎!古佛化身千萬億,莊子劈棺一二三。驚破當時田氏膽,楚圄王孫何在也。吾願學三隱者之為,惟佩此《遭德》一注,《九層》一篇,長歌崖壑,響壓溪雲,忘其姓氏甲子而已矣!是為序。
大江西派笫五代門人
天樂子陳毓照于浙江山水妙風山下
然道派之中,都只知有《方壺外史》傳世,而不知有《圓嶠內篇》之刊發,何也?此無它,各個西派門人弟子或編者,未會李祖著書本意,未作系統整理,每篇自成其名,以至把書的總名《圓嶠內篇》完全淹沒,蹤跡難求矣!
一代宗師已故道協會長陳攖寧先生,著書立說,洋洋大篇何等見地,尚不免騎牛覓牛,至有《遣竅談》、《三車秘旨》、《圓嶠內篇》未曾發行不及見抄本之嘆。著名學者李道山在《李涵虛真人小傳》中亦說:“(李祖)奉三真之命,著有《太上十三經注解》、《大洞老仙經發明》,二注《無根樹》……俱刊行于世,更有《圓嶠內篇》、《三車秘旨》、《遭竅談》三書,俱未刊行”為嘆。殊不知二書對應之旨,外對應與內對應之必然也。
余搜索枯腸,窮究經典,難圓其說。既有內外對稱之全稱,何能會一部煌煌巨著,渺無蹤跡,不能刊發行世之理。無奈再四參研,偶于《太上十三經注解序》中熟玩,竟得其要領。
《序》為“蜀山三隱者”所作,未具真名實姓。《序》雲∫一日游道觀閬,見有《圓嶠外史》數函(按:蓋初時擬與東祖《方壺外史》同步,故亦以“外史”稱,以後改為對應故以《內篇》稱之,實同一書也),其中有《十三經注解》。《道德》一注,最為詳盡。末附《循途九層》”。雖僅三言兩語,足可得其端倪,解開疑團。接著又參《純陽先生序》,內雲∫涵虛子者,仙才也。……言下輒悟,乃奮共才力,作《圓嶠外史》,蓋陸子之對峙也。%故陸有《玄膚論》,此即有《道竅談》,陸有《就正篇》,此即有《循途說》。而其最妙著,《道德》一注,尤足為萬古明燈,名之日《東來正義》,與陸子《南華副墨》相埒。”余讀至此,不由擊節嘆賞,方始真相大白。故復將李涵虛祖師諸作,匯編成冊,正其名日《囡嶠內篇》,以全李祖之夙願。
或雲:西祖李西月乃東祖陸西星之再來人也。讀《東來正義》三真詩,可不怪哉奇乎!其中陸西星之詩雲∫一注能將道奧開,重看紫氣自東來。彈琴庋笛真名士,說法談經大辯才。我住方壺玩滄海,君登圓嶠壓蓬萊。今朝共坐江亭上,口誦《南華》自笑呆。”贊李乎!自夸乎!兩人乎,一人乎!古佛化身千萬億,莊子劈棺一二三。驚破當時田氏膽,楚圄王孫何在也。吾願學三隱者之為,惟佩此《遭德》一注,《九層》一篇,長歌崖壑,響壓溪雲,忘其姓氏甲子而已矣!是為序。
大江西派笫五代門人
天樂子陳毓照于浙江山水妙風山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