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沙德‧卡普欽斯基,50項國內國際文學大獎獲得者,6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卡普欽斯基抵得上一千個唯唯諾諾、耽于幻想的平庸作家。由于他成功地把新聞和藝術緊緊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我們得以窺見他常說的那種難以言傳的真實戰爭畫面。——英國著名記者 薩‧魯史迪艾
卡普欽斯基是一個迷人的向導。他集無限的耐力,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養于一身,是閃爍著寓言和新光澤的作家。——《紐約時報》
當我們孩子的孩子想去了解20世紀晚期的殘酷時,他們就應該去閱讀和研究卡普欽斯基。——《華爾街日報》
卡普欽斯基的文筆精練適度,絲毫不見。陵世嫉俗,體現了文學的力量和視野。——《波士頓環球周報》
本書部分是自傳,部分是文學批評,部分是沉思錄。它講述了兩個相互交錯的旅行︰即作者本人環繞世界的旅程,和他對古希臘歷史地理學家R.希羅多德足跡的追尋。
在行文過程中,R.卡普希欽斯基展示了R.希羅多德的熱情,像他這樣充滿熱情的人並不多,醉心知識,才智超群,“旅行是他必不可少的事業,他的自我辯白是全心投入,奮力了解人生、世界、或許最終還有他自己”。通過環游世界的旅行,R.卡普希欽斯基感受深刻,探索過去比作為記者探索當下更為有趣、更是著迷于穿越時間的界限。在他看來,“每部歷史,包括R.希羅多德記下的每一頁,都向時間狹隘者表明,當下一直存在,歷史只是現在的不斷行進,我們所謂的古代時間對于親身經歷的人來說卻是眼前的現實。”最後,R.卡普希欽斯基指出了R.希羅多德的困境︰他窮盡一生要保存歷史真相,防止人類時間的痕跡被時光抹掉;但他研究的主要來源不是一手經驗,而是其他人按照自己的看法敘述的歷史。
R.卡普希欽斯基認為,我們可以努力減少或緩和分歧,但永遠無法濾掉。我們永遠不可能直接身處歷史,而只能是別人敘述、呈現的歷史,是他或她認為的樣子。
卡普欽斯基認為自己師承于希羅多德,說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記者和第一位全球主義者。他對希羅多德奉若神明,還因為希羅多德不僅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歷史學之父\〃,而且是\〃謊言之父\〃。如果說修昔底德是科學化歷史的奠基人,冷靜地分析權力政治,那麼希羅多德就是第一位虛構史學家,他在書中記錄各種精彩的故事,不論其真實與否。
雷‧卡普欽斯基(1932—2007),生于波蘭東部小城平斯克近郊一鄉村教師家庭,童年遭受二戰磨難,高中畢業後開始發表作品。1951年考入華沙大學語言文學系,後轉入歷史系學習。1956年畢業分配到《青年旗幟》雜志社工作,同年派往印度。1957年從日本轉道北京,任特派記者。從此開始了他四十余年駐外記者的生涯,足跡遍及五洲四洋一百余個國家,特別是深入拉美、非洲、中東等人跡罕至的蠻荒地帶,親臨火線,發回彌漫著硝煙的真實報道和照片。他一生親歷二十七場革命和政變,四次被判死刑,四十余次被拘關押。同時作為作家,獲五十項國內國際大獎,六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創作了二十余部文學作品,有的被譯成三十余種文字,在世界廣為傳播,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生命中的另一天》、《皇帝》、《伊朗王中王》、《帝國》、《太陽的影子》、《與希羅多德一起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