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之《劉曦林卷》,書中具體收錄了:《近百年山水畫的流向和遐想》、《「傳統四大家」與「新派四大家」》、《關於民族性與現代性的思考》、《「東道西器」與中國油畫》等文章。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劉曦林,1942年生,山東臨邑人。先後畢業於山東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碩士研究生班。歷任中國美術館研究部副主任、主任,為研究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美術》編委;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高級藝術顧問。以美術理論及中國現代美術史為研究方向,著有《藝海春秋——蔣兆和傳》、《郭味蕖傳》、《中國畫與現代中國》等,主編有《中國美術年鑒1949—1989))、《20世紀中國美術——中國美術館藏品選》等。爬格之余,兼事中國書畫創作。
目錄
總序
自序
第一章 世紀縱橫
中國畫的傳統與現代
中國畫與現代中國(論綱)
向現代形態轉換的求素
民族藝術的世紀豐碑
世紀之交的思考
20世紀花鳥畫的再思考
近百年山水畫的流向和遐想
海派與京派漫說
第二章 個案背後
齊白石論
石魯的旅程與藝術風神
《流民圖》析
第三章 兩峰分合
歷史地看待歷史
「傳統四大家」與「新派四大家」
兩峰相會別有山
兩峰相會別有山(續篇)
第四章 思潮辨析
一批時代的逆子
冥冥中,竟牽了我的手
水墨色彩兩相宜
有感於「現代化」與「世界化」
關於民族性與現代性的思考
高揚真、善、美之旗
美術與「丑術」
君子和而不同
變數與守恆
第五章 油畫二題
「東道西器」與中國油畫
肖像與類肖像
爬格子生涯
自序
第一章 世紀縱橫
中國畫的傳統與現代
中國畫與現代中國(論綱)
向現代形態轉換的求素
民族藝術的世紀豐碑
世紀之交的思考
20世紀花鳥畫的再思考
近百年山水畫的流向和遐想
海派與京派漫說
第二章 個案背後
齊白石論
石魯的旅程與藝術風神
《流民圖》析
第三章 兩峰分合
歷史地看待歷史
「傳統四大家」與「新派四大家」
兩峰相會別有山
兩峰相會別有山(續篇)
第四章 思潮辨析
一批時代的逆子
冥冥中,竟牽了我的手
水墨色彩兩相宜
有感於「現代化」與「世界化」
關於民族性與現代性的思考
高揚真、善、美之旗
美術與「丑術」
君子和而不同
變數與守恆
第五章 油畫二題
「東道西器」與中國油畫
肖像與類肖像
爬格子生涯
序
自廣西莫術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圄畫與現代中圄》以來,一直沒有機會將熏出文集的事提到日程上來。若不是人民美術出版社整體推出《中國現代美術理論家批評文叢》,此事恐怕仍作為「私事」被擱置趄來。所以,當讀者認為這本書還有些用處的時候,首先應該感謝的是人民莫術出版社的學術眼光。在所有的出版社都作為企業單位自負盈虧的今天.還有出版社主動地推出理論家批評文叢,實在是令人感慨萬千。
自從涉事莫術批評和史論研究以來,已大體經歷了近30個寒暑,自己也搞不清寫了多少篇文章。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曾耗費了些心血,就又有些敝帚自珍似的難以割舍·所以自選文集也不是那麼容易。好在出版社給了較多的寬容,自己也不剄「難得糊塗」的境界,哪些文章格外費了些工夫也還心中有數,亍是便產生了本書晌篇目。
這些年來,雖時時關注古今中外的美術,但重點是近現代的中國畫。因此,對近百年來中國畫的歷史脈絡的梳理、對中國畫前途的幾皮論爭的思考、對中國畫的藝術規律的探討,自然而然成為本書的重點。其中《中國畫的傳統與現代》,以較大的篇幅涉及「傳統中囝畫的品格」,既是自我修行的必要,也是為了較為清晰地把握現代中國畫的源頭,對古今之變有所比較。從這一篇開始,一直剄笫七篇《近百年山水畫的流向和遐想》,都是說古道今、以現代為重點的宏觀論述,有的以史為綱,有的以論挈領.都有些即史非史即論非論的非正規性,逑大概是由亍我從莫術理論轉向現代史的研究過程使然,也是囡為自已總想透過歷史事實尋找些屬於規律性的東西出來,不要使人滿頭霧水,更不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實,要做剄「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又談何容易。因為這第一組文章大都屬概說性質!說的又是同一段事,便免不了有重復,如20世紀中圄畫前途的三庋論爭(有時又稱為四度論爭)幾乎每文必涉,是因為從文章自身的完整性考慮不能不涉!從歷史的角庋雨言躲也躲不過,妤在評略不等,或者總會有點新體會,此情請讀孝諒解。
有道友認為筆孝最適合撰寫概述之類文章,其實本人也不知是否如此。我只是體會剄概述歷史之難,因為它是對若干歷史事實、若干個案的高皮概括和准確把握,既需要尊重歷史客觀態度.又要有自己的立場與觀點,來不得半點信口雌黃。我知道風流才子型的評論家不耐為此,因為它需要的是嚴謹而不是自由;我知道有些人會不滿亍此,因為它沒有那種激情的溢美之調。但我堅信它有相對獨立的學術品格,縱有約稿者欺我甚而約寫而拒發,予亦不肯俗化而就范,所以為此吃了不少苦頭。
第二組論文,是現代中國畫家的個案研究。我做過不少畫家的個案研究,又在各門類、各流派中選了幾位重點作為以點尋線、以點向面的突破口。所以,這些個案研究又是前述概述性論文的基礎性資料。因為正是這些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人物提供了前人沒有的新作品.授供了前人沒有的新經驗,才有了現代莫術的歷史。我相信,一個齊白石給予莫術史的貢獻,給予后學著的啟發,會超過各派藝術圈所有人的總合。那麼,在一部美術史中有的人只字未涉,而齊白石卻占了一章就毫不奇怪了。本擬多選幾篇個案論文丨但限亍篇幅只收了《齊白石論》《〈流民圖〉析》等少數關於已故畫家的幾篇,他們恰好是或在傳統文人畫基礎上、或融合西畫創造新途的逮兩大類型的代表。
第三組文章,包括《歷史地看待歷史》至《兩峰相會別有山(續篇)》計四丈,是談文人畫的研究和中西融合論的論文。我高度評價文人畫和文人畫基礎上的變革者群,所以主張歷史地看待歷史上的文人畫現象.也歷史地看待現代史上對文人畫的批判,不以今是而非昨,也不以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抹殺中西融合論著對藝術史的貢獻。所以當學界提出20世紀「傳統四大家」后,我提出不要忘了「新派四大家」,遺憾的是關於「新派四大家」的專論始終未能完成。
笫四組文章,自《一批時代的逆子——青年莫術思潮與社會之間》至《君子和而不同》,計有八篇短文,都是對當代美術創作思潮的批評與思考。我主張:立足中圄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來看當代中國的莫術,不要僅僅留步亍縱向尋根和橫向移植那個平面的坐標;民族性將必然地因現代化而淡化,但現代化卻不等亍世界化,民族藝術有其自身走向現代的特殊性。我主張高舉真、善、美的大旗,不要將「丑術」混同亍美術,如果我們共守着對真、善、美的信仰,盡可以「和而不同"。我批評了一些現象,但沒有指名道姓,自知與筆鋒犀利的奉師式批評相距甚遠。我認為莫術批評也應該實話實說、實事求是,應該擺事實、講道理,所以始終沒學會「走極端」,也不逍求「聳人聽聞」的轟動。
最后一組只選了兩篇,涉及中圄現代油畫的史論閂題,它們與前面幾組相比可能屬亍另一范疇!但在民族性、當代性與現代性的關系上又觀點相合。對於肖像概念的認識也如同對於寫意概念的認識有些較真,哪怕是廣被約定俗成了,我也保留着自己那一孔之見作為備考。
因為在美術館工作了多年,也集有幾篇關亍美術博物館學的文字,還有些對雕塑、建築、書法和其他繪畫品類的雜見,只好有待亍「雜見集」了。
爬格子是苦差。我知道仍有許多喜歡爬格子的朋友樂此不疲,而我卻感剄累了。尤其有的書稿和序文明明是約好了的,質量且是被認證了的,卻不時遭剄封殺或丟失。他知道你沒空打官司,竟至連句道歉的話也沒有。每念及此,總有些憤憤然。有時還不是因為你批評了人家,只是因為你吹捧得不夠Ⅲ就可以滅你不商量。近日得讀韓石山《說別的·就是腐敗》一文(《文藝報》2005年4月26日),該文由德國作家馬丁·瓦爾譯寫的《批評家之死》說起,說此享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書嘛,不是好,就是壞。說別的,就是腐敗。」該書所寫的人物所指即德國被稱為「文學教皇」的批評家馬賽爾·賴希拉尼茨基,在書中自稱被擁戴為「非此即彼Ⅱ的領袖。
韓文深為德囿作家能容忍這位批評家而慶幸,感慨地說:「批評家和作家絕不應當是勾肩搭背的兄弟。不管私交如何.面對作品,批評家只能是出手凶狠的拳師,打下去是正理,打不下去再拱手祝賀。勾肩搭背必然是狼狽為奸,出手凶狠才是批評家趵本分。兩個行當,各有各的規矩,誰也不是誰的臣妾。」我真佩服那位德圄批評家的苴率,但不能苟同「非此即彼」的批評,也當不了「出手凶狠趵拳師」,卻間意各有規矩的非臣妾說,因為眼下的中國莫術界,只歡迎轎夫,不寬容批評。
因為是批評家文叢,又是自序,說了些並非題外的話,當然,我雙手歡迎對批評的批評,是為自序。
乙酉立夏於京城宣南
自從涉事莫術批評和史論研究以來,已大體經歷了近30個寒暑,自己也搞不清寫了多少篇文章。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曾耗費了些心血,就又有些敝帚自珍似的難以割舍·所以自選文集也不是那麼容易。好在出版社給了較多的寬容,自己也不剄「難得糊塗」的境界,哪些文章格外費了些工夫也還心中有數,亍是便產生了本書晌篇目。
這些年來,雖時時關注古今中外的美術,但重點是近現代的中國畫。因此,對近百年來中國畫的歷史脈絡的梳理、對中國畫前途的幾皮論爭的思考、對中國畫的藝術規律的探討,自然而然成為本書的重點。其中《中國畫的傳統與現代》,以較大的篇幅涉及「傳統中囝畫的品格」,既是自我修行的必要,也是為了較為清晰地把握現代中國畫的源頭,對古今之變有所比較。從這一篇開始,一直剄笫七篇《近百年山水畫的流向和遐想》,都是說古道今、以現代為重點的宏觀論述,有的以史為綱,有的以論挈領.都有些即史非史即論非論的非正規性,逑大概是由亍我從莫術理論轉向現代史的研究過程使然,也是囡為自已總想透過歷史事實尋找些屬於規律性的東西出來,不要使人滿頭霧水,更不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實,要做剄「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又談何容易。因為這第一組文章大都屬概說性質!說的又是同一段事,便免不了有重復,如20世紀中圄畫前途的三庋論爭(有時又稱為四度論爭)幾乎每文必涉,是因為從文章自身的完整性考慮不能不涉!從歷史的角庋雨言躲也躲不過,妤在評略不等,或者總會有點新體會,此情請讀孝諒解。
有道友認為筆孝最適合撰寫概述之類文章,其實本人也不知是否如此。我只是體會剄概述歷史之難,因為它是對若干歷史事實、若干個案的高皮概括和准確把握,既需要尊重歷史客觀態度.又要有自己的立場與觀點,來不得半點信口雌黃。我知道風流才子型的評論家不耐為此,因為它需要的是嚴謹而不是自由;我知道有些人會不滿亍此,因為它沒有那種激情的溢美之調。但我堅信它有相對獨立的學術品格,縱有約稿者欺我甚而約寫而拒發,予亦不肯俗化而就范,所以為此吃了不少苦頭。
第二組論文,是現代中國畫家的個案研究。我做過不少畫家的個案研究,又在各門類、各流派中選了幾位重點作為以點尋線、以點向面的突破口。所以,這些個案研究又是前述概述性論文的基礎性資料。因為正是這些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人物提供了前人沒有的新作品.授供了前人沒有的新經驗,才有了現代莫術的歷史。我相信,一個齊白石給予莫術史的貢獻,給予后學著的啟發,會超過各派藝術圈所有人的總合。那麼,在一部美術史中有的人只字未涉,而齊白石卻占了一章就毫不奇怪了。本擬多選幾篇個案論文丨但限亍篇幅只收了《齊白石論》《〈流民圖〉析》等少數關於已故畫家的幾篇,他們恰好是或在傳統文人畫基礎上、或融合西畫創造新途的逮兩大類型的代表。
第三組文章,包括《歷史地看待歷史》至《兩峰相會別有山(續篇)》計四丈,是談文人畫的研究和中西融合論的論文。我高度評價文人畫和文人畫基礎上的變革者群,所以主張歷史地看待歷史上的文人畫現象.也歷史地看待現代史上對文人畫的批判,不以今是而非昨,也不以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抹殺中西融合論著對藝術史的貢獻。所以當學界提出20世紀「傳統四大家」后,我提出不要忘了「新派四大家」,遺憾的是關於「新派四大家」的專論始終未能完成。
笫四組文章,自《一批時代的逆子——青年莫術思潮與社會之間》至《君子和而不同》,計有八篇短文,都是對當代美術創作思潮的批評與思考。我主張:立足中圄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來看當代中國的莫術,不要僅僅留步亍縱向尋根和橫向移植那個平面的坐標;民族性將必然地因現代化而淡化,但現代化卻不等亍世界化,民族藝術有其自身走向現代的特殊性。我主張高舉真、善、美的大旗,不要將「丑術」混同亍美術,如果我們共守着對真、善、美的信仰,盡可以「和而不同"。我批評了一些現象,但沒有指名道姓,自知與筆鋒犀利的奉師式批評相距甚遠。我認為莫術批評也應該實話實說、實事求是,應該擺事實、講道理,所以始終沒學會「走極端」,也不逍求「聳人聽聞」的轟動。
最后一組只選了兩篇,涉及中圄現代油畫的史論閂題,它們與前面幾組相比可能屬亍另一范疇!但在民族性、當代性與現代性的關系上又觀點相合。對於肖像概念的認識也如同對於寫意概念的認識有些較真,哪怕是廣被約定俗成了,我也保留着自己那一孔之見作為備考。
因為在美術館工作了多年,也集有幾篇關亍美術博物館學的文字,還有些對雕塑、建築、書法和其他繪畫品類的雜見,只好有待亍「雜見集」了。
爬格子是苦差。我知道仍有許多喜歡爬格子的朋友樂此不疲,而我卻感剄累了。尤其有的書稿和序文明明是約好了的,質量且是被認證了的,卻不時遭剄封殺或丟失。他知道你沒空打官司,竟至連句道歉的話也沒有。每念及此,總有些憤憤然。有時還不是因為你批評了人家,只是因為你吹捧得不夠Ⅲ就可以滅你不商量。近日得讀韓石山《說別的·就是腐敗》一文(《文藝報》2005年4月26日),該文由德國作家馬丁·瓦爾譯寫的《批評家之死》說起,說此享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書嘛,不是好,就是壞。說別的,就是腐敗。」該書所寫的人物所指即德國被稱為「文學教皇」的批評家馬賽爾·賴希拉尼茨基,在書中自稱被擁戴為「非此即彼Ⅱ的領袖。
韓文深為德囿作家能容忍這位批評家而慶幸,感慨地說:「批評家和作家絕不應當是勾肩搭背的兄弟。不管私交如何.面對作品,批評家只能是出手凶狠的拳師,打下去是正理,打不下去再拱手祝賀。勾肩搭背必然是狼狽為奸,出手凶狠才是批評家趵本分。兩個行當,各有各的規矩,誰也不是誰的臣妾。」我真佩服那位德圄批評家的苴率,但不能苟同「非此即彼」的批評,也當不了「出手凶狠趵拳師」,卻間意各有規矩的非臣妾說,因為眼下的中國莫術界,只歡迎轎夫,不寬容批評。
因為是批評家文叢,又是自序,說了些並非題外的話,當然,我雙手歡迎對批評的批評,是為自序。
乙酉立夏於京城宣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