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場的譯者——英若誠戲劇翻譯系統研究

登場的譯者——英若誠戲劇翻譯系統研究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任曉霏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76086
  • ISBN13:9787500476085
  • 裝訂:290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將系統范式引入戲劇翻譯研究,為突破長期困擾戲劇翻譯研究的讀演矛盾建立了一種科學、有效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平台。本書選取英若誠——一個集導演、演員、翻譯及政治家於一身的理想的戲劇譯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基於語料的戲劇文體學分析、戲劇藝術分析以及譯本對比研究,對英若誠的翻譯思想和翻譯實踐進行多維度的系統考察。研究發現,成功的戲劇翻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戲劇翻譯的整體觀,以獲得文學性與舞台性兼備的上乘譯本為宗旨,在照顧目的語觀眾審美習慣的同時,引導觀眾涉獵人類文化寶庫中一切美好的遺產。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譯者登場
1.2 學貫中西的文化名門:一個傳統與現代中西文明「交叉點上的人」
1.3 引領中國話劇潮流的人藝:「英大學問」
1.4 英若誠戲劇翻譯研究綜述
1.5 研究目的、范圍、方法及意義
第二章 戲劇翻譯研究
——一個復雜的系統
2.1 術語的繁雜
2.2 戲劇翻譯研究中的核心問題
2.3 小結
第三章 系統范式指導下的英若誠戲劇翻譯研究
3.1 系統思想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
3.2 戲劇翻譯研究中的系統范式
第四章 英若誠戲劇翻譯文本選擇的宏觀視野
4.1 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歷史重任
4.2 中西戲劇交流回眸
4.3 英氏翻譯文本選擇的文化闡釋
第五章 英若誠戲劇翻譯理論的整體觀
5.1 口語化
5.2 動作性
5.3 性格化
5.4 文學性
5.5 兩個「課題」
5.6 小結——戲劇翻譯的整體觀
第六章 英若誠戲劇翻譯的戲劇文體學分析
6.1 口語化之於可表演性
6.2 話語標記語與英若誠戲劇對白翻譯
6.3 話輪轉換與英若誠戲劇對白翻譯
6.4 指示系統之於英若誠戲劇翻譯的可表演性
6.5 言有所為與英若誠戲劇翻譯的動作性
6.6 英若誠戲劇翻譯的性格化——特色詞頻的系統功能分析
第七章 英若誠戲劇翻譯的文化移植與文化接受
7.1 接受美學與翻譯戲劇的觀演體系
7.2 英若誠翻譯戲劇的觀眾分析
7.3 歸化策略的宏觀考察
7.4 適當的異化手法
7.5 小結
第八章 英若誠戲劇翻譯的聲音效果
——聲韻和節奏
8.1 戲劇語言的聲韻
8.2 戲劇語言的節奏
8.3 小結
第九章 英若誠翻譯戲劇的整體美學
——戲劇情境和翻譯戲劇意象的翻譯探究
9.1 文藝美學的整體觀
9.2 戲劇情境的翻譯
9.3 戲劇意象的翻譯
第十章 英若誠及其翻譯戲劇的文化價值調查
10.1 不凡的國際影響力
10.2 中國觀眾戲劇藝術視野的開拓者
10.3 戲劇藝術界同人交口稱贊
10.4 擔負文化建設之使命
第十一章 結論
11.1 本書的回顧
11.2 本書的價值與不足
11.3 英若誠戲劇翻譯研究前景展望
參考文獻
 

我認識年輕學者任曉霏是從讀了她2002年發表在《中國翻譯》的「從形合和意合看漢英翻譯中的形式對應」的論文開始的。2006年5月,我參加教育部組織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評估工作,剛好到了任曉霏工作的江蘇大學,有機會與她接觸和交流。後來聽說她到上海外國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再後來,我就讀到了她題為《登場的譯者——英若誠戲劇翻譯系統研究》的書稿。看到了書稿的內容,我不禁要回憶我對戲劇翻譯的興趣。

這些年來,我對翻譯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些關注,也常常會思考一些與翻譯研究有關的問題。我指導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中也有多位從事翻譯研究工作。在我指導的2006級碩士研究生中,有一位的碩士論文研究的就是戲劇翻譯問題的(周肖兒,A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on King Lear and its Cantonese Translation,unpublished MA dissertation,2008)。具體地說,周肖兒從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角度對威廉·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King Lear(《李爾王》)進行功能語篇分析,重點是分析Jane Lai(黎翠珍,香港浸會大學教授)翻譯的粵語譯本。在指導學生撰寫這篇論文時,我對戲劇翻譯有了一些了解,也覺得這方面的研究很值得更多的人去做,但目前國內做的人卻很少。

正如任曉霏在書中所說的那樣:「戲劇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樣式,與詩歌、散文、小說等其他文學體裁不同,戲劇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舞台表演,具有文學性和舞台性的雙重性本質。戲劇翻譯同戲劇創作一樣,需要綜合考慮戲劇性的特質,既要保證翻譯戲劇的文學性,在塑造典型形象、傳達深刻主題上做文章;又要關照舞台表演的口頭性、即時性和大眾性特點,語言須干脆利索,富於節奏感,保證文字信號向聲音信號轉化時上口、順耳,為特定時空情境下演員的舞台表演和觀眾的現場接受創造有利條件。戲劇翻譯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不僅涉及兩種語言的交流,還與兩種語言背後的戲劇文化和審美傳統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使得不少戲劇翻譯學者大有『望洋興嘆』之嫌。」

戲劇翻譯因為涉及的因素紛繁復雜,所以,一直以來國內外譯界的相關研究相對滯後。近年來,雖然不少學者開始致力於這項嚴峻的研究任務,但是還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研究體系;而且,戲劇翻譯在很多中國翻譯史專著中處於缺場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任曉霏的這部專著便具有了特殊的意義。該書運用科學的系統范式,以「登場」的譯者英若誠作為研究對象,構建出戲劇翻譯研究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平台,對於打破長期以來困擾戲劇翻譯的讀演矛盾僵局具有開拓性的意義,對於提升戲劇翻譯的歷史文化地位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在閱讀這部專著時,我的感覺是,該書選題新穎、學術性強、應用性好,其中以下幾個方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是系統范式的引入。系統思想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人們解決復雜問題的指導思想。而基於戲劇翻譯與舞台表演的特殊關系,戲劇翻譯研究長期在可讀與可演之間徘徊掙扎,深陷「迷宮」。系統范式下的整體觀有效地化解了讀演之間的矛盾,是戲劇翻譯理論和戲劇翻譯實踐科學有效的指導思想。因此,該書的理論指導是合適的、到位的。

其次是選取英若誠作為研究對象。身兼導演、演員、翻譯乃至政治家多重身份的英若誠,對於戲劇翻譯研究具有極好的啟示。該書從宏觀上調查了英若誠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他的翻譯戲劇的主題和詩學特點,從微觀上考察了英氏戲劇翻譯的文學性和舞台性特征,有效地驗證了戲劇翻譯的整體觀。對於大師的解讀,我們不但要讀他的作品,而且還要讀作為「人」的他。

最後是基於語料庫的戲劇文體學分析和戲劇藝術分析。近年來,基於語料庫的翻譯研究方興未艾,強大的計算機技術對於翻譯研究的拓展具有無可比擬的巨大威力。但是,如果應用不當也會使研究流於瑣碎。該書作者獨具慧眼,從戲劇對白的獨特文體學特征和戲劇藝術特征著眼,對英若誠翻譯戲劇進行多層面多維度的基於語料庫的分析論證,對於揭示戲劇翻譯本質規律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對於戲劇翻譯實踐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當然,作為一位年輕學者,該書存在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正如作者所坦言的,該書所建語料庫規模還有待擴充,尤其是可用於對比分析的其他譯本。另外,對於英若誠所有八部翻譯戲劇也只側重了幾部。在戲劇文本分析中,有些分析非常好,能就一個問題綜合多個文本分析數據,做出可靠的論證。有些論述則是就某個文本而論,得出的結論顯然是針對和體現該文本特點的,更多的研究看來要留到未來再完成了。

總之,瑕不掩瑜。通讀全書,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作者作為一個年輕的翻譯學學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也感覺到這位年輕學者對學術研究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視野。全書始終洋溢著她對翻譯事業的熱情、執著和信心。通過英若誠翻譯戲劇的系統研究,努力驗證翻譯對於推動人類社會的和諧社會,促進多元文化的繁榮發展所做出的特殊歷史功績。我們期待著作者在翻譯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黃國文
2008年12月24日
於中山大學康樂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