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知與人文學》是基於一次學術會議的討論而編成的文集。「體知」很可能不是一個新詞匯,因為由之構成的兩個漢字含義清晰,配搭順便,且其意義容易被直觀。但它作為一個探討中國哲學的概念,則是經杜維明教授的精心闡發而傳播開的。《杜維明文集》第五卷中有不少篇章展現他在這方面的深刻思考。
作者簡介:
陳少明,哲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中國哲學研究所所長。從事中國思想史與人文科學方法論研究,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儒學的現代轉折》(遼寧大學出版社92年版);《被解釋的傳統》(第一署名,中山大學出版社95年版);《漢宋學術與現代思想》
目錄
編者序
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
從屈原和楚文化的認知特色試論老庄的自然哲學
「通」的體知——本體·工夫·境界:《庄子》思想的身體之維
「辯示」與「重溫」——荀子體知觀念的一種了解
「體無」何以成「聖」?——王弼「聖人體無」再解
「慎其獨」、「慎其心」與「慎其身」
大體與大心
王陽明在休謨主義與反休謨主義之間:良知作為體知=信念/欲望(Besire)≠ 怪物(Bizzare)
滿腔子是惻隱之心——良知何以是體知
明恥——羞恥現象的現象學分析
關於「羞惡之心」的倫理現象學思考
康德論「通常的人類知性」——兼與杜維明先生的「體知」說相比較
責任與體知
穿衣之道——諸子爭辯的一個話題
親屬、身體、血緣與象征——親屬研究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初探
視覺中心與外在對象的自返同一性
附錄:「體知與人文學」學術討論述評
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
從屈原和楚文化的認知特色試論老庄的自然哲學
「通」的體知——本體·工夫·境界:《庄子》思想的身體之維
「辯示」與「重溫」——荀子體知觀念的一種了解
「體無」何以成「聖」?——王弼「聖人體無」再解
「慎其獨」、「慎其心」與「慎其身」
大體與大心
王陽明在休謨主義與反休謨主義之間:良知作為體知=信念/欲望(Besire)≠ 怪物(Bizzare)
滿腔子是惻隱之心——良知何以是體知
明恥——羞恥現象的現象學分析
關於「羞惡之心」的倫理現象學思考
康德論「通常的人類知性」——兼與杜維明先生的「體知」說相比較
責任與體知
穿衣之道——諸子爭辯的一個話題
親屬、身體、血緣與象征——親屬研究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初探
視覺中心與外在對象的自返同一性
附錄:「體知與人文學」學術討論述評
序
《體知與人文學》是基於一次學術會議的討論而編成的文集。
「體知」很可能不是一個新詞匯,因為由之構成的兩個漢字含義清晰,配搭順便,且其意義容易被直觀。但它作為一個探討中國哲學的概念,則是經杜維明教授的精心闡發而傳播開的。《杜維明文集》第五卷中有不少篇章展現他在這方面的深刻思考。
概括地說,體知這一源於中國思想傳統的概念,它由(身)體與(心)知組合而來,涉及對中國哲學中天人、身心、知行等等重要問題甚至是對整個中國哲學特質的理解,同時,也同歐美由現象學哲學帶動的有關身體知識或身體觀的研究,遙相呼應,是一個在當代思想學術背景下有待深人發掘的課題。與之相涉的學科不僅有倫理學、宗教學、美學等傳統人文學科,新近的探討也指向政治學、社會學的基礎問題。所以,有必要把它放在廣闊的視野中進行考察。
這本文集的具體論題多集中在運用體知概念對中國傳統中儒道兩家的思想分析上。儒家從先秦到宋明均有討論,多數論文的焦點指向儒家以德性為主軸的身心觀上。其中,陽明心學尤為這種討論的熱門對象。道家系統方面基本上只論及庄子與王弼,但庄子哲學中關於身心關系的反思既深人且豐富,王弼提出「體無」,更是把體字當動詞使用,並把它同本體論聯系起來的思想家。儒道合起來看,更能顯示體知概念對說明中國哲學特質的重要性。當然,這一討論並沒有封閉於中國傳統的話語系統內,西方哲學中從康德到波蘭尼關於認知的觀點,也被納人比較分析的視野。不僅如此,還有借鑒現象學方法論述中國哲學心性論問題(如羞恥感)的文章,以及以身體為中心,討論時一空定位性質的哲學研究。
盡管這只是一次小型的討論,但從所論及的廣度及所接觸的深度顯示,它足以體現這一課題所蘊藏的豐厚的學術與思想潛力。所以,這只是我們努力的新的出發點。
這次會議是中山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在哈佛一燕京學社的支持下,所舉辦的比較思想史小型系列討論之一。這個系列所討論的主題先后有《現代性與傳統學術》(2000)、《什麼是經典》(2001)、《作為生活方式的古典哲學》(2003),以及這次的《體知與人文學》(2006),一共4次。作為組織者,我們選擇這些題目時的着眼點,在於是否可能吸納古今中外不同的思想因素。這不但有利於從事中西不同哲學專業的學者共同參與,同時在我看來,它至少是發展現代中國哲學依然不該被遮蔽的視野。我在中山大學的同事們也同意這樣的設想,所以,我們在中大有了多次這樣同國內外同好一起切磋論道的機會。
借文集出版的方便,我要再次向支持我們這項工作的老師,哈佛一燕京學社的杜維明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的馮達文教授,表達最深切的謝意。我也知道,這種感謝的最好表達,是我們為學術而進行的真誠不懈的努力。
「體知」很可能不是一個新詞匯,因為由之構成的兩個漢字含義清晰,配搭順便,且其意義容易被直觀。但它作為一個探討中國哲學的概念,則是經杜維明教授的精心闡發而傳播開的。《杜維明文集》第五卷中有不少篇章展現他在這方面的深刻思考。
概括地說,體知這一源於中國思想傳統的概念,它由(身)體與(心)知組合而來,涉及對中國哲學中天人、身心、知行等等重要問題甚至是對整個中國哲學特質的理解,同時,也同歐美由現象學哲學帶動的有關身體知識或身體觀的研究,遙相呼應,是一個在當代思想學術背景下有待深人發掘的課題。與之相涉的學科不僅有倫理學、宗教學、美學等傳統人文學科,新近的探討也指向政治學、社會學的基礎問題。所以,有必要把它放在廣闊的視野中進行考察。
這本文集的具體論題多集中在運用體知概念對中國傳統中儒道兩家的思想分析上。儒家從先秦到宋明均有討論,多數論文的焦點指向儒家以德性為主軸的身心觀上。其中,陽明心學尤為這種討論的熱門對象。道家系統方面基本上只論及庄子與王弼,但庄子哲學中關於身心關系的反思既深人且豐富,王弼提出「體無」,更是把體字當動詞使用,並把它同本體論聯系起來的思想家。儒道合起來看,更能顯示體知概念對說明中國哲學特質的重要性。當然,這一討論並沒有封閉於中國傳統的話語系統內,西方哲學中從康德到波蘭尼關於認知的觀點,也被納人比較分析的視野。不僅如此,還有借鑒現象學方法論述中國哲學心性論問題(如羞恥感)的文章,以及以身體為中心,討論時一空定位性質的哲學研究。
盡管這只是一次小型的討論,但從所論及的廣度及所接觸的深度顯示,它足以體現這一課題所蘊藏的豐厚的學術與思想潛力。所以,這只是我們努力的新的出發點。
這次會議是中山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在哈佛一燕京學社的支持下,所舉辦的比較思想史小型系列討論之一。這個系列所討論的主題先后有《現代性與傳統學術》(2000)、《什麼是經典》(2001)、《作為生活方式的古典哲學》(2003),以及這次的《體知與人文學》(2006),一共4次。作為組織者,我們選擇這些題目時的着眼點,在於是否可能吸納古今中外不同的思想因素。這不但有利於從事中西不同哲學專業的學者共同參與,同時在我看來,它至少是發展現代中國哲學依然不該被遮蔽的視野。我在中山大學的同事們也同意這樣的設想,所以,我們在中大有了多次這樣同國內外同好一起切磋論道的機會。
借文集出版的方便,我要再次向支持我們這項工作的老師,哈佛一燕京學社的杜維明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的馮達文教授,表達最深切的謝意。我也知道,這種感謝的最好表達,是我們為學術而進行的真誠不懈的努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