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幾乎在其出現同時,即被馮夢龍連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一起稱為「四大奇書」。不久,又被張竹坡稱為「第一奇書」。《紅樓夢》庚辰本第十三回脂平:「深得《金瓶》壺奧。」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更認為同時說部,無以上之。」
因此,自有《金瓶梅》小說,便有《金瓶梅》研究。但真正的或曰現代意義上的《金瓶梅》研究,是進入20世紀以後的事。
20世紀以來的《金瓶梅》研究約可區分為1901—1923、1924—1949、1950—1963、1964—1978、1979—2003、2004年迄今六個階段。以1924年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出版,標志著古典階段的結束和現代階段的開始;以1933年北京古佚小說刊會影印發行《金瓶梅詞話》,標志著現代階段的正式啟動;以中國內地、港台地區、日韓、歐美(美、蘇、法、英)四大研究圈的形成,標志著現代階段的全面推進;以版本、寫作年代、成書過程、作者、思想內容、藝術特色、語言風格、文學地位、理論批評、資料匯編、翻譯出版、文化傳播等課題的形成與展開,標志著現代階段的研究水平。一門新的顯學——金學,已經赫然出現在世界文壇。而中國的《金瓶梅》研究,經過80年漫長的歷史,終於在20世紀的最後20年登峰造極,當仁不讓也當之無愧地走在了國際金學的前列。(原文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