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及附篇。
上篇綜述清及清以前歷代本草概況和特點。
中篇以朝代為序,收錄清以前及清代本草重要典籍之考證,對每一名著,詳細列述其命名、作者、成書、卷次、藥數、分類、體例、內容、價值、流傳、存佚、刊本等項內容,並對書中所存在的爭論性問題,詳加討論。資料豐富,考證精詳,學術價值較大。
下篇列舉清以前及清代本草著作,對每一書名,注明作者、著作要點、成書年代等,並加以評價。
附篇為《歷代本草人物名錄》,簡要介紹歷代本草學家及其學術傳承。
書末附錄《歷代本草書名索引》,可供查閱檢索。
讀者通過本書可了解中國歷代本草學術源流及發展史,可查閱歷代本草作者及其著作的存佚、版本、卷數、藥數、分類、體例、內容及其價值。因此,本書堪稱本草學術史上集大成之作,為本書作者60多年從事本草文獻學術研究的心血結晶。
本書適用于廣大中西醫藥,動、植、礦物,科學史、醫學史、本草史研究者,以及中西醫藥院校有關專業師生閱讀或參考。本書亦可作為學習或研究中藥歷史演進的良好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