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是我國古代政治文獻中一部最古老的著作,包括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兩千年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政事記錄和誥誓文令。其中部分文獻來源於華夏民族最古老的國家政典檔案。
本書是關於研究的專著,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研究。
作者簡介:何新,中國著名學者、歷史學家、經濟學家,也是知名的政論家,並在研究之余從事中國畫創作。一九四九年生於浙江,五歲遷居北京。青年時期曾從事農工、鑄工、教師等職業。
1979年任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教師。1980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何新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協會理事、全圍政協委現任職於全國政協,從事研究工作。
目錄
新版序
序
說明
孔安國·尚書序
解讀《尚書》的方法
唐虞書
堯典(上篇)
堯典(下篇)
舜典(上篇)
舜典(下篇)
夏書
大禹之謀
大禹謨
皋陶之謀
皋陶謨
益與稷
益稷
大禹作貢
禹貢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
商書
帝告·嫠沃
湯征
汝鳩·汝方
夏社疑至臣扈
典寶
明居
沃丁
成義
伊陟原命
仲丁
河直甲
祖乙
湯誓
仲虺之誥
湯誥
伊訓
太甲(上篇)
太甲(中篇)
太甲(下篇)
成有一德
盤庚(上篇)
盤庚(中篇)
盤庚(下篇)
說命(上篇)
說命(中篇)
說命(下篇)
西伯戡黎
高宗肜日
微子
周書
泰誓
泰誓(上篇)
泰誓(中篇)
泰誓(下篇)
泰誓(孫星衍輯本)
泰誓(孫氏輯本)
牧野之誓
牧誓
武成
洪范
[附錄一]關於《尚書》的源流及今古文之爭
[附錄二]古今學術史上最大的冤案
——關於《尚書》源流與梅賾
參考文獻
何新著作年表
序
說明
孔安國·尚書序
解讀《尚書》的方法
唐虞書
堯典(上篇)
堯典(下篇)
舜典(上篇)
舜典(下篇)
夏書
大禹之謀
大禹謨
皋陶之謀
皋陶謨
益與稷
益稷
大禹作貢
禹貢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
商書
帝告·嫠沃
湯征
汝鳩·汝方
夏社疑至臣扈
典寶
明居
沃丁
成義
伊陟原命
仲丁
河直甲
祖乙
湯誓
仲虺之誥
湯誥
伊訓
太甲(上篇)
太甲(中篇)
太甲(下篇)
成有一德
盤庚(上篇)
盤庚(中篇)
盤庚(下篇)
說命(上篇)
說命(中篇)
說命(下篇)
西伯戡黎
高宗肜日
微子
周書
泰誓
泰誓(上篇)
泰誓(中篇)
泰誓(下篇)
泰誓(孫星衍輯本)
泰誓(孫氏輯本)
牧野之誓
牧誓
武成
洪范
[附錄一]關於《尚書》的源流及今古文之爭
[附錄二]古今學術史上最大的冤案
——關於《尚書》源流與梅賾
參考文獻
何新著作年表
序
1
《尚書》是我國古代政治文獻中一部最古老的工者作,包括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兩千年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政事記錄和誥誓文令。其中部分文獻來源於華夏民族最古老的國家政典檔案。
子夏曰:「《書》之論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離離然若星辰之錯行上有堯舜之道,下有三王之父。」(《孔叢子·論書第二》)
中國之成文史,以《尚書》記錄為最早,因此其價值極其重要而珍貴。
先周時代,《尚書》本藏於王室宗社,包括所謂「三墳(藩/譜)、五典(政)、八索(繩)、九丘(州)。」(《左傳·昭公十二年》)先周之諸邦各國皆有本邦國的王室檔案,即所謂「春秋」、「(木壽)杌」的(何按:(木壽)杌是鱷魚古名。以鱷皮為圖經,即傳說中之「龍圖」)、「乘」(即「冊」為轉語),是皆為各國之「尚書」。
春秋之際,戰亂頻仍,王室凌夷顛覆,周之王政亦幾乎不存,典籍檔案失散。於是孔子將其收集整理,重新編輯,將一部分來自周王室所存的中央政治檔案編為《尚書》,將魯之王室檔案重新編纂為《春秋》,用以傳授子弟。
《漢書·藝文志》記:「《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至於堯,下記於秦。」故《尚書》之古本,與《春秋》、《詩經》一樣,都是孔子重新給予系統編纂的。
2
「尚書」名稱的由來,舊說以為即「上書」——「上古之書」。孔穎達曰:「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類書也。故曰《尚書》。」《書》孔安國序謂《尚書》一名是西漢名儒伏生所定,「以其為上古寬這書,故名《尚書》。」然此言實皆大謬。
若上古之書即為《尚書》,那麼難道《易經》不是「尚書」——上古之書?《詩經》不是「尚書」——上古之書?
愚意以為,《尚書》者,乃「太尚」(宗社)所藏華夏先祖之史傳政典文獻也。尚,古堂字。太堂,即「太尚」,亦即明堂太室,是上古國家宗社之所在。
惟因先王政典存錄於此,故尚堂之書乃稱「尚書」,即「太尚之書」,亦即國家宗社所藏之史典。此一對簡、至明一義,兩千年間治《尚書》者,竟皆不得而明之。
值得注意的是,至秦漢時代,宮廷公文書,皆仍稱「尚書」。敦煌武威漢簡有「尚書臣」之稱。漢制有「尚書令」之官職,與太史令、太樂令均隸屬於「太常」。直到秦漢,仍以所謂「尚書」作為中央政治文件檔案處之專稱。秦漢好法古制,皇家檔案收藏之官文書仍稱「尚書」。此乃「尚書」之又一意義。
《漢書·藝文志》有「高祖傳十三篇」。班固自主:「高祖與大臣述古語及詔策也。」可知古代本有記親王古語及詔策一體裁,而《尚書》正是記錄上古帝王「古語及詔策也。」
先秦著作引用《尚書》,多僅稱為《書》。虞、夏、商、周四代之典,戰國時總稱為《書》。亦或稱為《先王之書》。唯《墨子·明鬼》篇首見《尚書》一名,曰:「故尚書:夏書、其次商、周之書」。說明先秦時期已有《尚書》之名稱。
……
《尚書》是我國古代政治文獻中一部最古老的工者作,包括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兩千年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政事記錄和誥誓文令。其中部分文獻來源於華夏民族最古老的國家政典檔案。
子夏曰:「《書》之論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離離然若星辰之錯行上有堯舜之道,下有三王之父。」(《孔叢子·論書第二》)
中國之成文史,以《尚書》記錄為最早,因此其價值極其重要而珍貴。
先周時代,《尚書》本藏於王室宗社,包括所謂「三墳(藩/譜)、五典(政)、八索(繩)、九丘(州)。」(《左傳·昭公十二年》)先周之諸邦各國皆有本邦國的王室檔案,即所謂「春秋」、「(木壽)杌」的(何按:(木壽)杌是鱷魚古名。以鱷皮為圖經,即傳說中之「龍圖」)、「乘」(即「冊」為轉語),是皆為各國之「尚書」。
春秋之際,戰亂頻仍,王室凌夷顛覆,周之王政亦幾乎不存,典籍檔案失散。於是孔子將其收集整理,重新編輯,將一部分來自周王室所存的中央政治檔案編為《尚書》,將魯之王室檔案重新編纂為《春秋》,用以傳授子弟。
《漢書·藝文志》記:「《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至於堯,下記於秦。」故《尚書》之古本,與《春秋》、《詩經》一樣,都是孔子重新給予系統編纂的。
2
「尚書」名稱的由來,舊說以為即「上書」——「上古之書」。孔穎達曰:「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類書也。故曰《尚書》。」《書》孔安國序謂《尚書》一名是西漢名儒伏生所定,「以其為上古寬這書,故名《尚書》。」然此言實皆大謬。
若上古之書即為《尚書》,那麼難道《易經》不是「尚書」——上古之書?《詩經》不是「尚書」——上古之書?
愚意以為,《尚書》者,乃「太尚」(宗社)所藏華夏先祖之史傳政典文獻也。尚,古堂字。太堂,即「太尚」,亦即明堂太室,是上古國家宗社之所在。
惟因先王政典存錄於此,故尚堂之書乃稱「尚書」,即「太尚之書」,亦即國家宗社所藏之史典。此一對簡、至明一義,兩千年間治《尚書》者,竟皆不得而明之。
值得注意的是,至秦漢時代,宮廷公文書,皆仍稱「尚書」。敦煌武威漢簡有「尚書臣」之稱。漢制有「尚書令」之官職,與太史令、太樂令均隸屬於「太常」。直到秦漢,仍以所謂「尚書」作為中央政治文件檔案處之專稱。秦漢好法古制,皇家檔案收藏之官文書仍稱「尚書」。此乃「尚書」之又一意義。
《漢書·藝文志》有「高祖傳十三篇」。班固自主:「高祖與大臣述古語及詔策也。」可知古代本有記親王古語及詔策一體裁,而《尚書》正是記錄上古帝王「古語及詔策也。」
先秦著作引用《尚書》,多僅稱為《書》。虞、夏、商、周四代之典,戰國時總稱為《書》。亦或稱為《先王之書》。唯《墨子·明鬼》篇首見《尚書》一名,曰:「故尚書:夏書、其次商、周之書」。說明先秦時期已有《尚書》之名稱。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