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的情愫總是存在於我們的血管里,給她一點空間,她就兀自悄悄滋長。她帶給感情更多距離,更多想象。這期張悅然將帶領我們討論,如何用曖昧去丈量從我到你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鯉•曖昧》重新解剖曖昧的文化內核,曖昧文化的起源地在東方,含蓄,留白。《鯉》以朱天文的《巫言》、日本「陰翳」大師谷崎潤一郎的《細雪》重溫東方古典文化中微妙的含混之美。如今曖昧的詞義已經改變,香港可算將現代曖昧演繹到極致的典范。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葛亮帶我們回到1940年代,看看在港大念書的張愛玲對於香港的曖昧,是如何體會和詮釋的。香港詩人廖偉棠向我們展現了當地年輕的藝術工作者是如何在曖昧的空氣里生活和創作的。還有著名詞人林夕的獨家專訪,這位「最懂曖昧的人」用「從未熱戀已相戀」來解釋「曖昧」,精准至極。
星座專家鬧鬧、裝幀設計師友雅、青年導演程亮、書評人btr對曖昧也各有一番獨到的見解。我們為什麼而曖昧,我們是否對心靈之間的距離充滿畏懼感?
在新增的隨筆欄目里,張悅然則用一篇《自殘》講述了自己從童年以來最隱秘的習慣,以此尋找自己,洞見靈魂。路內、周嘉寧、蘇德繼續奉上最新短篇小說,卡波特的短篇小說絲毫不遜於他的《蒂凡尼的早餐》。還有初次登場的比目魚和木偶,他們的小說也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鯉•曖昧》在一些專題之前,增添了張悅然和周嘉寧兩位編者的對話作為開篇,表達了她們的個人看法,以及在策划專題中的所想所思,使讀者有現場感。這種沙龍對話的形式將在以后的期目中得到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