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態經濟:使環境保護有利可圖的探索

新生態經濟:使環境保護有利可圖的探索
定價:117
NT $ 102
 

內容簡介

地球生態系統——森林、濕地、珊瑚礁等等——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提供了諸如氣候調節、水質凈化等不可或缺的服務。然而,為什麼它們會被如此迅速地破壞呢?本書作者認為,僅僅靠人類的善意和政府的規范並不足以拯救自然。作者針對目前全球環境惡化的趨勢,通過講述先行者們嘗試駕御個人利益來保護生態環境的生動實例——美國紐約市如何摒棄昂貴的水過濾廠的修建,而選擇通過保護北部流域的自然環境來確保城市飲用水的安全;環保人士瓦姆斯萊如何將澳大利亞情況日益惡化的農場變為興旺的生態旅游景點;生態學家詹曾如何采用創新的方法使哥斯達黎加的熱帶雨林重煥生機,等等——介紹了關注環境的革新者提出的一種新的概念「新生態經濟」,旨在傳達從創新角度應對全球環境危機的理念,以此作為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強有力的工具,促使經濟活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作者簡介:
格蕾琴·C·戴利(Gretchen C.Daily),美國斯坦福大學生物學教授、保護生物學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NAS)院士,美國藝術-9科學研究院(AAAS)院士,21世紀科學家獎獲得者。已發表150余篇科學論文和科普文章,編撰了當代環境科ff影響最廣泛的著作之一——《自然的服務》。
 

目錄

中文版序
譯者序——當大自然不再免費
前言 大自然的財富
第一章 卡通巴和尖端科技
第二章 打造神賜之碳
第三章 紐約:運轉流域
第四章 逐水草而免其患:納帕有芳鄰
第五章 溫哥華島:蛇鯊行動
第六章 華盛頓州金縣:長袖善舞取之有道
第七章 澳大利亞:袋食蟻獸口吐金元
第八章 哥斯達黎加:白吃,白拿,白干,一個也行不通!
第九章 特雷索波利斯:空轉的馬達
第十章 鳥類、蜂類和生物多樣性危機
后記 山雨欲來風滿樓
致謝
延伸閱讀
譯后記
 

我們高興地看到《新生態經濟》中文版可以與中國讀者見面。作為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偉大文明古國,中國正在經歷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變遷,中國的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全球的環境與社會狀況。人類文明正面臨一個歷史性的機遇,人類活動將有可能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機遇稍縱即逝,我們衷心希望,中國學者、企業家和政府官員能從本書所記錄的與自然合作的范例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近年來,中國政府明確強調,搞發展不能以環境為代價。以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計划為代表,中國開展的大規模環境改善行動令人印象深刻。國家在這些行動中的巨額投入使得天然森林免於濫砍濫伐,並使得陡坡上的耕地恢復為林地或草地。我們祝願中國人民能在這些行動中取得偉大的成就。

自2002年《新生態經濟》出版以來,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使我們益發相信,體現自然價值的經濟體系將有可能成為現實。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是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碳信用市場的建立(這正是卡通巴集團的夢想,盡管目前這個市場還遠未成熟)。另一個事件是美國本土上日益強大的要求政府加入《京都議定書》、采取行動避免氣侯災難的民間壓力。同時,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以總部位於舊金山的能源基金會(Energy Foundation)為代表,中國科學家和美國機構在能源政策方面正在開展戰略合作。最后,在中國,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努力將有可能在保護支撐它的生態系統資本要素的同時,給民眾帶來可觀收益。鑒於森森在地表徑流調節(洪水控制和水利發電)、藥草原料(其中80%來自野生植物)、生態旅游、穩定氣候等方面的關鍵作用,中國正在制定新的下策以進一步保護森林。

鄭曉光博士及其工作團隊的努力使得本書能與中國讀者見面,對此我們深表謝意。中國是富有創造力的偉大國家,具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悠久傳統。我們希望,中國將能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的范例,推動世界生態經濟的發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