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流》是一本新穎有趣的書。作者以工筆和寫意相得益彰的筆墨描繪出的“她們”,皆是20世紀活躍在的時代大舞台上,敷演著、創造著種種讓人為之動容又難以忘懷的真實故事的非凡女性。她們的名字多是為後人所知,卻又或是不知其詳,或是尚不識其廬山真面目。這本《曾經風流》,活脫脫地站在讀者面前的,正就是一個個真實的本來面目的“她們”。
在急劇動蕩的大變局時期,她們以自身的品德、才華、行動,演繹了每個人極富戲劇性的、充滿悲歡離合的生命故事。她們是一群漸行漸遠的背影,時光流逝,難以褪淡留給那個時代的鮮明印記。這本書是“民國另一半”的歷史縮影,是文采飛揚、獨具文學價值的散文佳作,是一個現代人對一群魅力女性所做的哲人解讀;它是札記,是文論,是歷史的碎片,是一個時代的吉光片羽……
王志勇,祖籍河北豐潤,1968年5月生于唐山,1976年大地震中截去右臂。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迄今在全國報刊發表各類作品60余萬字,有作品被選入《中外散文選萃》、《疾病的隱喻》、《唐山大地震親歷記》等十幾種選集。近年來,傾心于民國歷史文化的研究。
目錄
一、林徽因︰絢爛人間四月天
二、吳健雄︰享譽世界的“核物理學女皇”
三、“生死場”中的蕭紅
四、從青樓女到實業家
五、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
六、許廣平︰十年攜手共艱危
七、“金筆女王”湯蒂因
八、楊蔭榆︰“廣有羽翼的女校長”
九、陸小曼︰“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十、史良︰從名律師到國家領導人
十一、學林人瑞蘇雪林
十二、菊壇戲夢了無痕
十三、關露︰與魔鬼打交道的間諜作家
十四、一代畫魂潘玉良
十五、張幼儀︰中國第一個女銀行家
十六、趙一曼︰不願做奴隸的“聖女”
十七、中國大地上孕育出的“賽珍珠”
十八、阮玲玉︰“默片時代的驕傲”
十九、何香凝︰霜重色愈濃
二十、林巧稚︰未做過母親的“萬嬰之母”
二十一、世紀冰心,與愛同行
二十二、趙一荻︰與張學良相伴一生的紅顏知己
二十三、施劍翹︰擊殺軍閥孫傳芳
二十四、廬隱︰五四覺醒的女性
二十五、陳璧君︰一個走錯路的“厲害女人”
二十六、謝冰瑩︰投筆從戎的女兵
二十七、吳貽芳︰中國第一任女大學校長
二十八、“仙才”張愛玲
二十九、川島芳子︰一個被稱作“男裝麗人”的東方魔女
三十、風雨滄桑話丁玲
三十一、胡蝶夢
三十二、戴愛蓮︰中國芭蕾之母
三十三、凌叔華︰妙筆丹青兩相宜
三十四、石評梅︰凌寒獨自開
三十五、李香蘭︰一張“國籍不清”的臉
三十六、鄭隻如︰虎穴除奸的女特工
三十七、江冬秀︰與胡適白頭偕老
三十八、蘇青︰“亂世里的盛世的人”
三十九、“金嗓子”周璇
四十、說不盡的宋美齡
後記
二、吳健雄︰享譽世界的“核物理學女皇”
三、“生死場”中的蕭紅
四、從青樓女到實業家
五、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
六、許廣平︰十年攜手共艱危
七、“金筆女王”湯蒂因
八、楊蔭榆︰“廣有羽翼的女校長”
九、陸小曼︰“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十、史良︰從名律師到國家領導人
十一、學林人瑞蘇雪林
十二、菊壇戲夢了無痕
十三、關露︰與魔鬼打交道的間諜作家
十四、一代畫魂潘玉良
十五、張幼儀︰中國第一個女銀行家
十六、趙一曼︰不願做奴隸的“聖女”
十七、中國大地上孕育出的“賽珍珠”
十八、阮玲玉︰“默片時代的驕傲”
十九、何香凝︰霜重色愈濃
二十、林巧稚︰未做過母親的“萬嬰之母”
二十一、世紀冰心,與愛同行
二十二、趙一荻︰與張學良相伴一生的紅顏知己
二十三、施劍翹︰擊殺軍閥孫傳芳
二十四、廬隱︰五四覺醒的女性
二十五、陳璧君︰一個走錯路的“厲害女人”
二十六、謝冰瑩︰投筆從戎的女兵
二十七、吳貽芳︰中國第一任女大學校長
二十八、“仙才”張愛玲
二十九、川島芳子︰一個被稱作“男裝麗人”的東方魔女
三十、風雨滄桑話丁玲
三十一、胡蝶夢
三十二、戴愛蓮︰中國芭蕾之母
三十三、凌叔華︰妙筆丹青兩相宜
三十四、石評梅︰凌寒獨自開
三十五、李香蘭︰一張“國籍不清”的臉
三十六、鄭隻如︰虎穴除奸的女特工
三十七、江冬秀︰與胡適白頭偕老
三十八、蘇青︰“亂世里的盛世的人”
三十九、“金嗓子”周璇
四十、說不盡的宋美齡
後記
序
2008年的金秋是個斑斕多姿格外媚人的收獲季節,志勇君為團結出版社精心撰著的“民國往事”之《曾經風流》一書也殺青付梓了,為此,我和幾位朋友心上又平添了一層別樣的欣慰和愉悅。
《曾經風流》是一本新穎有趣的書。志勇以工筆和寫意相得益彰的筆墨描繪出的“她們”,皆是20世紀活躍在的時代大舞台上,敷演著、創造著種種讓人為之動容又難以忘懷的真實故事的非凡女性。她們的名字多是為後人所知,卻又或是不知其詳,或是尚不識其廬山真面目。志勇的《曾經風流》,活脫脫地站在讀者面前的,正就是一個個真實的本來面目的“她們”。
兩載春秋,作者從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鉤沉、爬梳、輯錄、稽佚、辨析、發掘。在掌握了大量資料、不斷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物負責,對文字負責,對讀者負責”的原則來進行著述。以史家的銳利眼光來觀照歷史人物的生存狀態,以散文家的熱烈筆觸來抒寫歷史人物的命運道際,以詩人的激情睿智來探尋歷史人物的心靈奧秘,以平常人的柔情善意來評判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因而,走過我們面前的“她們”,是一個個人性化的具有人情味的知識女性和職業女性。即便是少數幾個走上歪路邪路的女子,如陳璧君、川島芳子之流,他對她們也是哀憫多于憎惡。在作者看來,生活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社會環境中,每個人都無法突破歷史的局限,正與邪,對與錯,是與非,每一個歷史的拐點,常常只是一念之差,即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我想,這也許可以算是本書的特點之一吧!
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女權是個恆久不曾被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在屈原的《天問》以及《山海經》、《淮南子》等古代典籍保存下來的遠古神話中,有個女媧造人和煉石補天的傳說,傳說中的女媧便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獲得了“人類始祖”的殊榮。但那不過是母系社會中女性崇拜觀念的一種折光反映,因為那個女媧畢竟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而並非是個實實在在的女人。此後,中國歷史上就有了褒姒、呂雉、卓文君、蔡文姬、西施、花木蘭、武則天、楊玉環、薛濤、李清照、慈禧等耳熟能詳的著名女子。不過,那些亭亭玉立、傾城傾國的美女,多是幾個帝王權貴的附屬品和玩偶。也曾有過幾個才、識、膽皆不讓須眉的奇女子,她們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登上政治舞台大顯身手,但那個沖破重重阻遏成為中國干古唯一女皇的武則天,人們對她也是貶多于褒。那個權欲燻心、掌管著清朝後期幾代朝政、終至喪權辱國的慈禧,也只落得了個千古罵名。只有那少數幾位才女、英女、烈女,倒是青史留名,但又多是命運多舛,難得善終。中國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當然是由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舊禮教造成的,而始于五代(也有起源于更早時期的種種傳說)持續了千余年的婦女纏足的陋習怪俗,也成了女性參與社會活動的桎梏。
只有到了20世紀,婦女解放、女權、女子教育等一系列婦女問題才作為社會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得到解決。從此,女性登上了時代大舞台,躋身于反帝反封建、民族解放、思想啟蒙、實業救國、科學教育文化改革等種種社會革命運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並且撐起了半邊天,眾多的杰出女性成了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本書中的女革命家秋瑾、趙一曼、關露,女政治家何香凝、宋美齡、史良,女教育家吳貽芳、楊蔭榆,女科學家吳健雄、林巧稚,女作家冰心、石評梅、謝冰瑩、廬隱、蘇雪林、蕭紅、丁玲、凌叔華、林徽因、許廣平、賽珍珠、張愛玲,女藝術家潘玉良、阮玲玉、胡蝶、周璇、戴愛蓮,女實業家張幼儀、董竹君,以及有著特殊身份和傳奇色彩的趙一荻、江冬秀、陸小曼等,皆是由于參加過各種社會革命運動或社會實踐活動而名揚後世的非凡女性。
志勇是在緊張的本職工作之余撰寫這部近30萬字的書稿的。他是一位為特殊弱勢群體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的社會工作者,因此,他只能在業余時間進行著述。他幾乎是把每天下班後的休息時間和節假日理應享受的休閑娛樂時光全部投放到這本書的寫作中。為了寫好這部書,他犧牲掉了多少溫馨的天倫之樂;為了排除干擾,專心致志地寫書,他常在晚上獨自走出溫暖的家,躲到已經沒有人住的舊居冷屋里去寫作。一坐在身旁摞著各種雜亂書刊資料的電腦桌前,他便心無旁騖地不停地敲擊著鍵盤,同書中的人物對話,仿佛自已也混跡于那個遙遠的時代生活中。有時,為了給一個人寫5000字,他竟要讀上百萬字的材料。他寫書的執著與沉迷,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詩人和散文作家,志勇那豐富的情感世界總是同外部世界緊密觀照、緊相交融的。多少年來,他慣于隨時隨地用詩和文來表達心靈的感受,同身外的諸多新鮮事物進行對話。而在寫作《曾經風流》期間,正是我們國家的多事之秋,他卻仍然在盡應盡的責任之余,專注于《曾經風流》的寫作。
民國歷史是很有豐厚內涵的歷史,隨著“民國熱”的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對那段歷史流露出更多的興趣和更深沉的思考,但我相信這本書,不是一本趨時之作,它熔鑄了作者更多學識、才情與見地,志勇在文字中內斂的真摯深沉的情感,細心的讀者,是會感受得到的。我想。
《曾經風流》是一本新穎有趣的書。志勇以工筆和寫意相得益彰的筆墨描繪出的“她們”,皆是20世紀活躍在的時代大舞台上,敷演著、創造著種種讓人為之動容又難以忘懷的真實故事的非凡女性。她們的名字多是為後人所知,卻又或是不知其詳,或是尚不識其廬山真面目。志勇的《曾經風流》,活脫脫地站在讀者面前的,正就是一個個真實的本來面目的“她們”。
兩載春秋,作者從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鉤沉、爬梳、輯錄、稽佚、辨析、發掘。在掌握了大量資料、不斷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物負責,對文字負責,對讀者負責”的原則來進行著述。以史家的銳利眼光來觀照歷史人物的生存狀態,以散文家的熱烈筆觸來抒寫歷史人物的命運道際,以詩人的激情睿智來探尋歷史人物的心靈奧秘,以平常人的柔情善意來評判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因而,走過我們面前的“她們”,是一個個人性化的具有人情味的知識女性和職業女性。即便是少數幾個走上歪路邪路的女子,如陳璧君、川島芳子之流,他對她們也是哀憫多于憎惡。在作者看來,生活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社會環境中,每個人都無法突破歷史的局限,正與邪,對與錯,是與非,每一個歷史的拐點,常常只是一念之差,即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我想,這也許可以算是本書的特點之一吧!
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女權是個恆久不曾被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在屈原的《天問》以及《山海經》、《淮南子》等古代典籍保存下來的遠古神話中,有個女媧造人和煉石補天的傳說,傳說中的女媧便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獲得了“人類始祖”的殊榮。但那不過是母系社會中女性崇拜觀念的一種折光反映,因為那個女媧畢竟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而並非是個實實在在的女人。此後,中國歷史上就有了褒姒、呂雉、卓文君、蔡文姬、西施、花木蘭、武則天、楊玉環、薛濤、李清照、慈禧等耳熟能詳的著名女子。不過,那些亭亭玉立、傾城傾國的美女,多是幾個帝王權貴的附屬品和玩偶。也曾有過幾個才、識、膽皆不讓須眉的奇女子,她們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登上政治舞台大顯身手,但那個沖破重重阻遏成為中國干古唯一女皇的武則天,人們對她也是貶多于褒。那個權欲燻心、掌管著清朝後期幾代朝政、終至喪權辱國的慈禧,也只落得了個千古罵名。只有那少數幾位才女、英女、烈女,倒是青史留名,但又多是命運多舛,難得善終。中國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當然是由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舊禮教造成的,而始于五代(也有起源于更早時期的種種傳說)持續了千余年的婦女纏足的陋習怪俗,也成了女性參與社會活動的桎梏。
只有到了20世紀,婦女解放、女權、女子教育等一系列婦女問題才作為社會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得到解決。從此,女性登上了時代大舞台,躋身于反帝反封建、民族解放、思想啟蒙、實業救國、科學教育文化改革等種種社會革命運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並且撐起了半邊天,眾多的杰出女性成了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本書中的女革命家秋瑾、趙一曼、關露,女政治家何香凝、宋美齡、史良,女教育家吳貽芳、楊蔭榆,女科學家吳健雄、林巧稚,女作家冰心、石評梅、謝冰瑩、廬隱、蘇雪林、蕭紅、丁玲、凌叔華、林徽因、許廣平、賽珍珠、張愛玲,女藝術家潘玉良、阮玲玉、胡蝶、周璇、戴愛蓮,女實業家張幼儀、董竹君,以及有著特殊身份和傳奇色彩的趙一荻、江冬秀、陸小曼等,皆是由于參加過各種社會革命運動或社會實踐活動而名揚後世的非凡女性。
志勇是在緊張的本職工作之余撰寫這部近30萬字的書稿的。他是一位為特殊弱勢群體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的社會工作者,因此,他只能在業余時間進行著述。他幾乎是把每天下班後的休息時間和節假日理應享受的休閑娛樂時光全部投放到這本書的寫作中。為了寫好這部書,他犧牲掉了多少溫馨的天倫之樂;為了排除干擾,專心致志地寫書,他常在晚上獨自走出溫暖的家,躲到已經沒有人住的舊居冷屋里去寫作。一坐在身旁摞著各種雜亂書刊資料的電腦桌前,他便心無旁騖地不停地敲擊著鍵盤,同書中的人物對話,仿佛自已也混跡于那個遙遠的時代生活中。有時,為了給一個人寫5000字,他竟要讀上百萬字的材料。他寫書的執著與沉迷,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詩人和散文作家,志勇那豐富的情感世界總是同外部世界緊密觀照、緊相交融的。多少年來,他慣于隨時隨地用詩和文來表達心靈的感受,同身外的諸多新鮮事物進行對話。而在寫作《曾經風流》期間,正是我們國家的多事之秋,他卻仍然在盡應盡的責任之余,專注于《曾經風流》的寫作。
民國歷史是很有豐厚內涵的歷史,隨著“民國熱”的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對那段歷史流露出更多的興趣和更深沉的思考,但我相信這本書,不是一本趨時之作,它熔鑄了作者更多學識、才情與見地,志勇在文字中內斂的真摯深沉的情感,細心的讀者,是會感受得到的。我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