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具有重要意義的哲學著作,它的重要性在于,從內容上看,本書清晰、簡明地闡述了科學實在論的主要觀點,並在此基礎上生動而透徹地論證了它對當代知覺哲學、意義理論、心靈哲學以及系統認識論的重大影響,提出了一系列新穎而富有啟發的觀點。從方法上看,它揭示了科學實在論與心靈哲學、語言哲學、當代認識論等哲學分支的內在關聯,使得我們可以從綜合整體的視角研究和看待當代哲學的發展。


作者簡介︰
保羅‧M‧丘奇蘭德,1942年出生于加拿大溫哥華,1969年于匹茲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加利弗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哲學教授。主要著作有︰《物質與意識》(1984)、《一個神經計算的觀點︰心靈的性質與科學的結構》(1989)、《理智的引擎與靈魂的住所》(1995)等。主要從事心靈哲學、科學哲學、神經哲學、認識論與知覺的研究。他的相關著作已被翻譯為八種文字出版,在國際哲學界,特別是在心靈哲學與神經哲學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科學實在論的觀點
第二章 知覺的可塑性
 2. 觀察謂詞的語義學
 3. 感覺信息的
 概念開發
 4. 知覺意識的擴展
 5. 測量工具的論證
 6. 一些結論
第三章 理解的可塑性
 7. 分析與綜合的區分
 8. 意義與理解
 9. 翻譯︰某些競爭的觀點
 10. 交流與可通約性
 11. 理論之問的還原與概念的發展
第四章 我們的自我構想與心身問題
 12. 某人關于他心的知識
 13. 自我知識︰一個初步考察
 14. P—理論不協調的本性
 15. 心身問題
 16. 內省意識的擴展
第五章 語句認識論與有關認識機器的自然科學
 17. 規範認識論︰客觀存在的問題
 18. 正統認識論的語句運動學
 19. 連續性︰早期階段的問題
 20. ISA方法的貧乏性︰進一步的考慮
 21. 其他視域
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這本書形成于1971年在加拿大哲學學會西部分會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該論文概述了第二章的內容以及第五章的主要論點。此後,在各種不同的場合,我發表了這個材料的幾個過渡性的版本。我非常感謝有關參加者、听眾和機構的熱情友好以及批評的建議。

現在的這篇論著同時面向兩類不同的讀者。第一類讀者包括我的專業同事、其他學者、學生以及非專業的讀者,他們不太熟悉通常稱作“科學實在論”的哲學立場。對于這些讀者,我在這里力圖以相當簡潔的途徑,使他們獲得關于這個訌場的一個協調和個面的說明,以及闡明它對于知覺哲學、意義理論、心靈哲學以及系統認識論的影響。盡管如此,我提出的看法不僅僅是折中的。所產生的這個綜合體在各個方面都是新穎的,而且支持它的論證很大部分也是新鮮的。因此我懇切地希望,對于我的同事中的那些已經熟悉一般科學哲學特別是科學實在論的人來說,這個討論將會被發現既是有趣的,又是富有價值的。這個群體構成了這篇論著面向的第二類讀者,並且我特別關心引起他們關注某些一般尚未認識到的科學實在論的後果,它們涉及認識論理論和理性方法論必須采取的未來的方向。在最後一章,我得出並探討了這些後果,我認為,正是在那咀,讀者將會發現這篇論著最重要的貢獻。

我非常感謝我的老師威爾弗里德‧塞拉斯(Wilfrid Sellars)在我于匹茲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學習期間以及其後歲月中對于我的巨大的激勵與鞭策。並且,我必須對卡爾‧波普爾爵士(Sir Karl Popper)、保羅‧費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W.V,奎因(W.V.Quine)以及T.S.庫恩(T.S.Kuhn)的著作致以同樣程度的感謝。在我同輩的哲學家中,我必須首先提到我的夫人和同事帕特殂夏‧史密斯‧丘奇蘭德(Patricia Smith Churchland),她的有益的影響是難以用論文的篇幅來估量的。雖然他們的建議很少被采納,但是我也非常愉快地感謝諾萊格(Nollaig)、安‧麥肯奇(Ann Mackenzie)、克里夫‧胡克(Cliff Hooker)、杰伊‧羅森堡(Jay Rosenberg)、查爾斯‧摩根(Charles Morgan)、比爾‧哈珀(Bill Harper)等在各種各樣的訪問、見面和會談中的許多富有價值的討論。這里.我特別要感謝克里夫‧胡克.他不僅睿智地獨立得出了與第五章中得出的全部或大部分相同的結論(參見C.W.胡克︰《心腦的信息處理方法的哲學分野》,載《哲學與現象學研究》,1975年第36卷),而且友好地讓我分享他的熱情,並且在通常看來似乎是毫無希望的邏輯論證的工作上主動地提供最及時的鼓勵。

我也要感謝我所在系的同事羅伊‧文森特(Roy Vincent)、利昂‧埃爾斯沃思(Leon Ellsworth)、肯‧沃姆布羅德(Ken Warm brod)以及邁克爾‧斯塔克(Michael Stack),感謝他們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所給予的在各個方面富有教益的批評和積極的建議。總體看來.我從所有這些哲學家那里采納了(同時也無視了)許多建議.但是既然我已接受的只是他們好的建議,因此余下的錯誤完全由我個人負責。

我也要感謝我的兄弟馬克‧T‧丘奇蘭德(Mark T。Churchland)參與了第三節與第四節中使用的許多理論例子的討論,並且,我還要感謝我的朋友肯尼思‧休斯(Kenneth Hughes)愉快地閱讀了最後的書稿。

最後我要向各種機構致謝,我必須感謝《科學哲學》的編輯允許我使用來自早先發表的一些材料;曼尼托巴大學(the University ofManitoba)給我提供了公休假,在此期間我寫作了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感謝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給我提供了假期研究員職位以及研究資助,以支持這里呈現的工作。

P.M.丘奇蘭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