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歷史學、古都學、考古學、歷史地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影響中國都城文明發展的自然與人工兩大河流為線索,以探討都城文明的時空特征為入手,對中國都城文明的時空演進作了整體的動態的把握,旨在探討中國都城文明興衰演變的過程及其規律,說明都城文明發展的動因、時代特征和都城形態、結構、功能的變遷及其文化意義。
本書著重探討了都城文明變遷的經濟動因以及經濟重心與政治中心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出了黃河時代與運河時代的觀念,認為中國都城文明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巨大的時空轉換過程,時間特征上表現為從黃河時代向運河時代的轉換,發展趨勢上表現為從東西兩極格局向南北兩極格局的轉換,空間分布上表現為從中原小三角到中華大三角的轉換,形制上表現為從封閉式的里坊制格局向開放式的街區的轉換,四個轉換構成了中國都城文明演進的突出特點,反映了中國都城文明發展的一般過程。
目錄
總序︰加強中國城市史研究的意義
一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史研究
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提供新的研究平台
三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城市史研究的新趨勢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學術史的梳理與論題的意義
一學術史的梳理
二論題的意義
第二節 論題的內容與研究方法
一論題的內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黃河時代的發
第一節 中國都城文明的起源
一中國都城文明起源于傳說時代
二龍山文化城址與傳說時代的都城特征
第二節 夏、商兩代都城文明的曙光
一夏代都城的興起
二商代都城的變遷
第三節 黃河時代的發軔
一黃河時代的時空特征
二黃河時代的都城形態
第三章 黃河時代的確立
第一節 周代都城的東移與東西軸心區的形成
一周代都城的東移
二東西軸心區的形成
第二節 周代都城發展的特點與黃河時代的確立
一為後世都城樹立了一個樣板
二確立了擇中立都的原則
三確立了黃河時代的地位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都城發展
一平王東遷
二都城文明的蓬勃發
三黃河流域的都城發展
四長江流域與幽燕地區的都城發展
第四節 春秋戰國時期都城發展的特點與古都分布格局的
形成
一都城頻繁遷徙
二城市發展進入到第一個高峰期
三確立並完善了城郭制度
四古都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黃河時代的興盛與頓挫
第一節 秦代都城的發展與關中政治中心地位的重新確立
一自西向東的都城遷移
二關中政治中心區地位的重新確立
第二節 兩漢都城的發展與黃河時代的興盛
一從洛陽到長安
二從長安到洛陽
三兩漢都城文明的特征
第三節 許都、鄴城的崛起
一許都與鄴城的崛起
二鄴城在都城史上的意義
第四節 黃河時代的頓挫與運河時代的肇興
一黃河時代都城發展的頓挫與再生
二少數民族政權的都城發展及其影響與作用
三南方政治中心的形成
四南方經濟地位的上升
第五章 從黃河時代向運河時代的轉
第一節 隋唐帝都與黃河時代的輝煌頂峰
一隋唐長安的形制與特點
二隋唐東都洛陽的營建與東、西兩都的互動格局
三黃河時代的輝煌
第二節 黃河時代的衰落與中國都城的東漸
一關中經濟的衰落和長安都城地位的喪失
二五代都城的變遷與中國都城的東漸
第三節 從黃河時代到運河時代的轉換
一北宋定都與黃河時代的終結
二南宋定都與運河時代的確立
三都城發展的歷史性轉折
第六章 運河時代的鞏固與發展
第一節 政治中心和經濟重心的南北分離與連接
一北京政治中心的形成與發展
二江南經濟重心區的形成
三江南經濟重心與北方政治中心的聯系和互動
第二節 政治中心的兩極格局和運河時代的鞏固與發展
一明初南京定都
二兩京制度的確立和兩極都城發展格局
三運河時代的都城發展
余論
參考文獻
後記
一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史研究
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提供新的研究平台
三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城市史研究的新趨勢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學術史的梳理與論題的意義
一學術史的梳理
二論題的意義
第二節 論題的內容與研究方法
一論題的內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黃河時代的發
第一節 中國都城文明的起源
一中國都城文明起源于傳說時代
二龍山文化城址與傳說時代的都城特征
第二節 夏、商兩代都城文明的曙光
一夏代都城的興起
二商代都城的變遷
第三節 黃河時代的發軔
一黃河時代的時空特征
二黃河時代的都城形態
第三章 黃河時代的確立
第一節 周代都城的東移與東西軸心區的形成
一周代都城的東移
二東西軸心區的形成
第二節 周代都城發展的特點與黃河時代的確立
一為後世都城樹立了一個樣板
二確立了擇中立都的原則
三確立了黃河時代的地位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都城發展
一平王東遷
二都城文明的蓬勃發
三黃河流域的都城發展
四長江流域與幽燕地區的都城發展
第四節 春秋戰國時期都城發展的特點與古都分布格局的
形成
一都城頻繁遷徙
二城市發展進入到第一個高峰期
三確立並完善了城郭制度
四古都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黃河時代的興盛與頓挫
第一節 秦代都城的發展與關中政治中心地位的重新確立
一自西向東的都城遷移
二關中政治中心區地位的重新確立
第二節 兩漢都城的發展與黃河時代的興盛
一從洛陽到長安
二從長安到洛陽
三兩漢都城文明的特征
第三節 許都、鄴城的崛起
一許都與鄴城的崛起
二鄴城在都城史上的意義
第四節 黃河時代的頓挫與運河時代的肇興
一黃河時代都城發展的頓挫與再生
二少數民族政權的都城發展及其影響與作用
三南方政治中心的形成
四南方經濟地位的上升
第五章 從黃河時代向運河時代的轉
第一節 隋唐帝都與黃河時代的輝煌頂峰
一隋唐長安的形制與特點
二隋唐東都洛陽的營建與東、西兩都的互動格局
三黃河時代的輝煌
第二節 黃河時代的衰落與中國都城的東漸
一關中經濟的衰落和長安都城地位的喪失
二五代都城的變遷與中國都城的東漸
第三節 從黃河時代到運河時代的轉換
一北宋定都與黃河時代的終結
二南宋定都與運河時代的確立
三都城發展的歷史性轉折
第六章 運河時代的鞏固與發展
第一節 政治中心和經濟重心的南北分離與連接
一北京政治中心的形成與發展
二江南經濟重心區的形成
三江南經濟重心與北方政治中心的聯系和互動
第二節 政治中心的兩極格局和運河時代的鞏固與發展
一明初南京定都
二兩京制度的確立和兩極都城發展格局
三運河時代的都城發展
余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20世紀中葉,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城市化進程,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口工作、居住、生活在城市當中。當20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全球已經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工作、居住、生活在城市當中,而包括中國、印度等在內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若干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也已經進人高速發展期。因此,21世紀被稱為城市的世紀,城市在國家和地區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當今世界,國家與國家的競爭,地區與地區的競爭,更多地表現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以城市帶動區域的發展、以城市帶動農村的發展正在成為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戰略選擇。
城市化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城市研究的興起,城市歷史的研究日漸受到關注。20年來,中國城市史研究在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績。中國城市史研究的興起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學術研究領域的開拓和創新。同時,中國城市史研究本身也需要不斷地開拓與創新,才能保持活力和持續發展。因而如何從一個新的角度、新的視野來看待中國城市史研究,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 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史研究
城市史是世界歷史的一個分支,城市史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以文明發展為線索,勾勒出城市萌生、發展與逐漸成熟的進程,並揭示出這一進程即人類社會架構作為一個整體的運動與變遷的規律性與階段性。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在人類還處于野蠻時代的時候,是沒有城市的。正是隨著人類從蒙昧、野蠻時代走向文明時代,通過各種物質創造活動和社會交往活動,城市才開始逐漸產生。在距今一萬年至七八千年前,人類在農業、新石器、陶器等方面所進行的三大技術創新,奠定了人類文明起源的物質基礎。在距今七八千年至五干年前,三大文明要素——銅器、城市、文字進入生成期。銅器是人類在經濟基礎上的首要文明要素,城市是人類在社會交往上的首要文明要素,文字是人類在精神文化上的首要文明要素。三大文明要素的生成和成熟,標志著人類社會進人文明時代。城市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有機體,它的出現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遠在城市出現之前,原始社會居民聚居點就孕育了早期城市的雛形。由于社會分工及早期商品交換的出現,加之部落群體、階級之間斗爭的需要,“城”與“市”得以產生。盡管二者最初有著較大區別,但隨著社會發展,“城”與“市”的職能相互交叉,“市”連著“城”、“城”倚著“市”的格局逐漸形成。而城市既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的載體。馬克思曾指出︰城市的出現,“是隨著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部落向國家的過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過渡而開始的,它貫穿著全部文明的歷史並一直延續到現在。”研究城市史也就是研究文明史。
……
城市化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城市研究的興起,城市歷史的研究日漸受到關注。20年來,中國城市史研究在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績。中國城市史研究的興起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學術研究領域的開拓和創新。同時,中國城市史研究本身也需要不斷地開拓與創新,才能保持活力和持續發展。因而如何從一個新的角度、新的視野來看待中國城市史研究,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 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史研究
城市史是世界歷史的一個分支,城市史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以文明發展為線索,勾勒出城市萌生、發展與逐漸成熟的進程,並揭示出這一進程即人類社會架構作為一個整體的運動與變遷的規律性與階段性。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在人類還處于野蠻時代的時候,是沒有城市的。正是隨著人類從蒙昧、野蠻時代走向文明時代,通過各種物質創造活動和社會交往活動,城市才開始逐漸產生。在距今一萬年至七八千年前,人類在農業、新石器、陶器等方面所進行的三大技術創新,奠定了人類文明起源的物質基礎。在距今七八千年至五干年前,三大文明要素——銅器、城市、文字進入生成期。銅器是人類在經濟基礎上的首要文明要素,城市是人類在社會交往上的首要文明要素,文字是人類在精神文化上的首要文明要素。三大文明要素的生成和成熟,標志著人類社會進人文明時代。城市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有機體,它的出現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遠在城市出現之前,原始社會居民聚居點就孕育了早期城市的雛形。由于社會分工及早期商品交換的出現,加之部落群體、階級之間斗爭的需要,“城”與“市”得以產生。盡管二者最初有著較大區別,但隨著社會發展,“城”與“市”的職能相互交叉,“市”連著“城”、“城”倚著“市”的格局逐漸形成。而城市既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的載體。馬克思曾指出︰城市的出現,“是隨著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部落向國家的過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過渡而開始的,它貫穿著全部文明的歷史並一直延續到現在。”研究城市史也就是研究文明史。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