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導論、六個章節和兩個補充材料。導論部分介紹了作者寫作這本教材的緣起及本書的主要內容。第一章介紹斯圖亞特‧霍爾文化研究的獨創性與開放性,集中討論了20世紀70年代霍爾在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時期的現代傳媒理論、20世紀80年代後期對撒切爾(台譯︰柴契爾)的“權威民粹主義”的分析,以及世紀之交霍爾所提出的“多元文化論”。

在第二章中,作者用“黑與不黑”的雙重意識來描述吉洛伊對種族現代性的批判,揭示了吉洛伊站在黑人角度反對種族話語歷史權力的必要性、吉洛伊對超越種族對立的烏托邦理想的向往,以及他從喬治‧克林頓的放克樂隊所演奏的黑人鄉土爵士樂中所汲取的精神力量。

第三章是作者對美國加州大學厄灣分校比較文學教授朱迪斯‧巴特勒後女性主義批評理論的分析及論述,內容包括巴特勒對女性主義批評的質疑、對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為代表的心理分析理論的修正,以及巴特勒最著名的“性別述行理論”。

在第四章中,作者分析了美國後殖民理論的代表人物霍米‧巴巴與文化研究相關聯的理論,其中包括巴巴對從階級到社群的政治發展過程的描述、巴巴對後殖民媒介和文化翻譯的理解,以及巴巴對種族刻板印象的剖析。在作者的眼中,巴巴首先是一位文學批評家,他關心的是概念、過程和想象的運用,而不是理論體系的建構,因此,作者認為對于巴巴所提出的許多令人費解的概念術語,如“第三空間”、“移向界外”、“時間間隔”就必須在巴巴著作的上下文中采用小說家的想象力來加以理解。

第五章探討了布爾迪厄與文化研究的關系。盡管布爾迪厄因為文化研究所涉及的領域過于龐雜,因而對文化研究充滿敵意,但作者仍然認為他的理論對文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基于此,作者首先分析了布爾迪厄的“場域”和“慣習”這兩個概念對于文化研究的重大意義,其次分析了布爾迪厄通過“趣味”這個概念是如何覺察到消費文化領域已經成為復制社會不公德重要場所的,此外,作者還分析了教育在文化資本流動中的作用和新文化媒介的功能。

在討論詹姆遜的第六章中,作者將注意力集中在馬克思主義關于文化與政治的理論的分析上,分析了經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洗禮過的後現代主義理論是如何對當代傳媒、影視作品產生影響的。
 

目錄

譯者序
中譯本自序
致謝
導論 特權與快樂
第一章 斯圖亞特‧霍爾與文化研究的獨創性
第二章 黑與不黑︰吉洛伊對種族現代性的批判
第三章 沒有女人,就沒有哭泣?——朱迪斯‧巴特勒和後女性主義文化研究政治學
第四章 憤怒回顧︰霍米‧巴巴殖民行為的抵抗主體
第五章 “需求與規範”︰布爾迪厄與文化研究
第六章 詹姆遜的後現代性︰文化資本主義政治學
補充材料一 災禍的混合袋子?——布爾迪厄的《世界的負擔》
補充材料二 母親和父親,誰需要他們?——巴特勒的《安提戈涅的要求》
參考書目
索引
 

從1958年霍加特出版《識字能力的用途》到麥克羅比2005年的《文化研究的用途》,英國文化研究學派已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歷程。前者被視為是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而後者則可以看成是對文化研究的一次階段性總結。有意思的是,二者都將“用途”作為書名的一個關鍵詞,這是很可以說明文化研究的學術追求和理論旨趣的。相對于 世紀歐美的形式主義、符號學、新批評和結構主義強調文學藝術的文本性、自律性,文化研究顯然是將關注的焦點投向了社會與大眾。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研究已放棄了精英主義的立場,也不再在意經典作品在構建歐洲文化身份中的價值,更不關心其學科的歸屬性和規範性。諸如大眾、階級、權力、族裔、性別和媒體等問題則成為文化研究者所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在我看來,文化研究有一個始終無法擺脫的宿命。那就是,盡管文化研究從一開始就強調其草根性特點,但它卻仍然擺脫不掉向體制內運作的傾向。這種傾向從霍加特于1965年在伯明翰大學建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就開始顯露出來,而麥克羅比在撰寫《文化研究的用途》的時候,更加明確地將其定位于大學教材。這說明文化研究雖然面向大眾,但它的立足點則仍然要借助于大學。盡管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在2002年遭到校方的封殺,但文化研究顯然已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由伯明翰大學所點燃的這把文化研究的野火不僅仍在英國學界(如戈德史密斯學院、開放大學)繼續蔓延,而且也蔓延到北美、澳洲,更于20世紀90年代蔓延到了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目前英國伯明翰學派早已成為一面旗幟和一個符號,它的意義早就超越了伯明翰這一所大學。但盡管如此,文化研究的知識場所仍然是在大學和知識界,這大概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基本事實。這是否意味著,知識分子的主要任務仍然在于認識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這當然是一個饒有興趣的話題。

至少對于麥克羅比是如此的。她的這本書不僅明顯是一本教材,而且還明顯地將文化研究的用途定位于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上。本書導論部分明確地指出了這一點。文化研究在今天之所以有價值,就是由于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我覺得做到這一點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改造世界當然是一項更偉大的工程,但對于一位在大學做教職的人來說,他或她首先要做和能夠做的當然還是認識世界。文化研究為我們認識世界提供了一個窗口、一個平台,它使我們有可能從學術的象牙塔中走出來,有可能關注日趨紛繁的大千世界,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讀書人的認識世界當然有讀書人特有的期許和特有的方式。盡管文化研究缺少明確的學科定位,但既然是學術研究則依然要遵循一般的學術規範性。我看好這本書的理由就在于它能以讀書人特有的方式來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換句話說,《文化研究的用途》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完成了將文化研究體制化的任務,它成為我們今天在大學做教職的人可以操作的東西。這大概就是本書作者所說的教師的角色所具有的“特權和快樂”吧!

作者麥克羅比是英國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論家,她的《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一書曾被翻譯為中文,在國內學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文化研究的用途》一書是她為英國大學生撰寫的一本教材,也被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萊瑞‧格羅斯伯格稱之為“在文化研究領域中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教材”。本書重點選取了作者認為當前文化研究域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六位理論家作為研究對象,介紹了他們最重要的理論成就,分析了他們對文化研究的成京,揭示了如何將他們的理論運用到當代大眾文化的分相反之中。書中涉及當前許多文藝現象,如北美的離散音樂、藝術家因卡‧索尼巴爾的作品、包括《穆赫蘭道》、《芳齡十三》、《特德老爹》大內的許多影視作品,以及古希臘的悲劇《安提戈涅》等,表明文化研究與文藝學研究的內在聯系。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