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隨著戒律翻譯的深入和廣泛,中國律學開始了其發展的過程一本書首先介紹了律學在中國的發展和律宗形成的三個階段:即律學種子的傳入、律學的萌芽和展開、律宗的形成和繁榮。中國律學的繁榮是以唐代律宗的形成為標志的。作為中國佛教宗派中的重要一支,本書詳述了律宗在唐代直至民國發展的歷史軌跡及各個時期的主要特征,通過對各個時期律學經典、律學高僧、律學流派的記載和敘述,對律學和律宗在中國的發展進行了全面梳理,說明律宗不僅是中國佛教的主要特色和理論成果,也是中國佛教在理論上比印度佛教更為豐富的主要表現。
目錄
作者的話
序言
第一章 佛教戒律概說
第一節 「結戒」與「戒相」
一、「結戒」的緣起
二、「戒相」的內容
第二節 律藏的形成與內容
一、律藏的形成
二、律藏的內容
三、密教的戒律
第三節 律師與律論
一、什麽是「律師」
二、律學與律論
第四節 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
一、重視自省
二、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
第二章 律學的種子:漢魏三國時戒律的傳入
第一節 漢魏佛教戒律的一般特征
第二節 東漢時的重要戒律學譯述
一、《法鏡經》的律學思想
二、《拔陂菩薩經》和《受十善戒經》的在家菩薩戒思想
三、《四十二章經》的律學思想
第三節 安世高譯經中的戒律思想
一、《大比丘三千威儀》的戒律觀
二、安世高其他譯經中的戒律思想
第四節 《牟子理惑論》的戒律觀
第五節 三國時期的戒律和律學活動
一、魏地的律學狀況與翻譯
二、吳地的律學翻譯
三、蜀地律學狀況
第三章 律學的萌芽:兩晉時期的律學活動
第一節 兩晉時期的律學背景和活動
一、僧團龐大,良莠不齊
二、「夷夏之辨」中折射出的戒律觀
三、比丘尼的出現
四、法顯和智猛西行求法
五、戒壇的初興
第二節 東晉時僧人的律學思想和活動
一、佛圖澄的戒律觀
二、道安的戒律觀和律學活動
三、慧遠的律學活動
第三節 兩晉時期的律本翻譯
一、廣律的翻譯
二、兩晉十六圉時期其他的律學翻譯
第四節 兩晉時期的菩薩戒
一、菩薩戒經典的翻譯
二、鳩摩羅什和曇無讖
三、《大般涅槃經》的菩薩戒思想
第五節 律師隊伍的形成
第四章 律學的展開(一):南朝時的律學
第五章 律學的展開(二):北朝時的律學
第六章 律學的繁榮:隋唐時期的律師和律學
第七章 唐代律宗(一):相部宗
第八章 唐代律宗(二):南山宗
第九章 唐代律宗(三):東塔宗
第十章 延續的輝煌:五代十國時期的律宗
第十一章 律宗的中興:宋代的律宗
第十二章 異樣的色彩:遼金元時期的律學
第十三章 融合中的發展:明代的律學和律宗
第十四章 沉寂後的挺立:清代的律學和律宗
第十五章 歷史轉折中的復興:民國時期的律宗
結語
附錄一:佛教史傳中的「南山祖統」
附錄二:元照《南山律宗祖承圖錄》
附錄三:中國主要的大乘菩薩戒經典和注疏
附錄四:中國著名律寺或與律學相關的寺院
附錄五:中國佛教律學、律宗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序言
第一章 佛教戒律概說
第一節 「結戒」與「戒相」
一、「結戒」的緣起
二、「戒相」的內容
第二節 律藏的形成與內容
一、律藏的形成
二、律藏的內容
三、密教的戒律
第三節 律師與律論
一、什麽是「律師」
二、律學與律論
第四節 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
一、重視自省
二、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
第二章 律學的種子:漢魏三國時戒律的傳入
第一節 漢魏佛教戒律的一般特征
第二節 東漢時的重要戒律學譯述
一、《法鏡經》的律學思想
二、《拔陂菩薩經》和《受十善戒經》的在家菩薩戒思想
三、《四十二章經》的律學思想
第三節 安世高譯經中的戒律思想
一、《大比丘三千威儀》的戒律觀
二、安世高其他譯經中的戒律思想
第四節 《牟子理惑論》的戒律觀
第五節 三國時期的戒律和律學活動
一、魏地的律學狀況與翻譯
二、吳地的律學翻譯
三、蜀地律學狀況
第三章 律學的萌芽:兩晉時期的律學活動
第一節 兩晉時期的律學背景和活動
一、僧團龐大,良莠不齊
二、「夷夏之辨」中折射出的戒律觀
三、比丘尼的出現
四、法顯和智猛西行求法
五、戒壇的初興
第二節 東晉時僧人的律學思想和活動
一、佛圖澄的戒律觀
二、道安的戒律觀和律學活動
三、慧遠的律學活動
第三節 兩晉時期的律本翻譯
一、廣律的翻譯
二、兩晉十六圉時期其他的律學翻譯
第四節 兩晉時期的菩薩戒
一、菩薩戒經典的翻譯
二、鳩摩羅什和曇無讖
三、《大般涅槃經》的菩薩戒思想
第五節 律師隊伍的形成
第四章 律學的展開(一):南朝時的律學
第五章 律學的展開(二):北朝時的律學
第六章 律學的繁榮:隋唐時期的律師和律學
第七章 唐代律宗(一):相部宗
第八章 唐代律宗(二):南山宗
第九章 唐代律宗(三):東塔宗
第十章 延續的輝煌:五代十國時期的律宗
第十一章 律宗的中興:宋代的律宗
第十二章 異樣的色彩:遼金元時期的律學
第十三章 融合中的發展:明代的律學和律宗
第十四章 沉寂後的挺立:清代的律學和律宗
第十五章 歷史轉折中的復興:民國時期的律宗
結語
附錄一:佛教史傳中的「南山祖統」
附錄二:元照《南山律宗祖承圖錄》
附錄三:中國主要的大乘菩薩戒經典和注疏
附錄四:中國著名律寺或與律學相關的寺院
附錄五:中國佛教律學、律宗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序
一
律宗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不論是大乘之「五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三論宗、律宗),還是「八宗」(上述「五宗」加上凈土宗、禪宗、密宗),或者是「十宗」(「八宗」加上俱舍宗、成實宗),以及「十三宗」(「十宗」再加上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等傳統之說,律宗都是其中重要組成之一。當然,此處之「宗」是在不同層面上使用的概念,既有學派的性質又有宗派的意義。
中國佛教宗派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最早於南北朝時即已出現其雛形。但此時的宗派主要是以弘傳某一部經典為中心而形成的一個師傳隊伍,如攝論宗、地論宗、成實宗等即是如此。其所學、所研和所傳主要為《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和《成實論》及《俱舍論》,其所得即被稱為攝論學、地論學和俱舍學。嚴格說來,它們只能是學派,而非宗派。隋唐之際,隨着中國佛教理論的成熟和師傳隊伍譜系的日益鮮明,學派不論在理論隊伍的建設還是在思想創見上都有了更為深入的發展。學派師傳有了更為明確的主體性和繼承性,有了其基本命題和思維模式,一個學派致力於解決的問題也有着一致性和繼承性,由此宗派得以形成。其最早者即為三論宗,其后則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唯識宗)、律宗、禪宗等相繼而立。所不同的是,上述學派和宗派大都是以佛教某一部經或論為中心而形成的,唯獨律宗是以佛教廣律為其立宗之本。
與經論之學的主要名詞多為或多有音譯一樣,佛教戒律的戒條和名相的常用說法也有着相當多的音譯名詞,如「突吉羅」、「波逸提」等。同 時,盡管律典的翻譯者們在翻譯中對「戒」與「律」也采用了「波羅提木叉」和「毗奈耶」之音譯,但也采用了中國詞匯中的「戒」「律」「律儀」「威儀」等詞匯指稱通常意義上的戒律一詞,以譯介律學著作。
「戒」,在中國先秦時代的文化典籍中即已出現。在《詩·大雅·常武》中即有「既敬既戒」之語,《庄子·養生主》中也有「怵然為戒」。《說文解字》中釋「戒」為「警也……持戈以戒不虞」。
「律」,在中國也起源甚早,歷有「皋陶謨虞始造律」之說。《尚書》中有「同律度量衡」,意為制定統一的度量衡;《易》中有「師出以律」,其「律」意為要求軍隊出征作戰步調一致相合。《說文解字》說:「律,均布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說:「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故日均布也。」簡單地說,「律』』即是一種大家都必須普遍遵守的行為規范,以使行為協調一致。在后世,「法」和「律」在一般意義上是一致的。《唐律疏義》說:「文雖有殊,其義一也。」
「威儀」一詞,最早見於《詩經》中。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中有:
《詩》雲:「敬慎威儀,惟民之則。令尹無威儀,民無則焉。民所不則,以在民上,不可以終。」
公日:「善哉!何謂威儀?」
對曰:「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令聞長世。臣有臣之威儀,其下畏而愛之,故能守其官職,保族宜家。順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
中國佛教典籍翻譯中最先使用「威儀」一詞的當為后漢時來華的西域僧人安世高,其譯有《大比丘三千威儀》(又作《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二卷,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此經中以「威儀」指舍離煩惱、處於閑靜的大比丘日常應當遵守的規矩。「威儀」一詞現在通常指出家者在日常起居、修行活動中所展現的不同於世俗之人的禮儀要求、庄嚴態度和威德形象,如即有關於行住坐卧的「四威儀」之說。另外還有出家比丘、比丘尼之「三千威儀,八萬律儀」的說法。
簡單地說,「律」是遮止,依之則能止諸惡行;「儀」是形儀規范,憑之能成諸善德。「律儀」兼備,即可成就威德,光嚴法相,使己威嚴可敬,這即是僧家們常說的「戒相庄嚴」。
在佛教中,「法」本指佛教教義,與戒、律有着區別,但是在律家的著作中常出現的「如法而行」之「法」,則是既有着佛陀教義的精神,又具有律條、儀軌的內涵。
廣義上說,中國漢地佛教界流行四種「戒律」:其一,是中國各代僧人所制的內容豐富的各種「僧制」;其二,是傳統的、經常被視為小乘的五部戒律,在后世即以《四分律》為代表;其三,是為大乘菩薩戒,這以《梵網經》和《瑜伽經》為代表;其四,則是自唐代以后在禪林中廣為流行的各本清規,這是以史稱的《百丈清規》為代表的。盡管在今天的語言中,「清規」和「戒律」已經具有了同樣的內涵和同等的意義,事實上它們有着不同的持守理念,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律學。
……
律宗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不論是大乘之「五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三論宗、律宗),還是「八宗」(上述「五宗」加上凈土宗、禪宗、密宗),或者是「十宗」(「八宗」加上俱舍宗、成實宗),以及「十三宗」(「十宗」再加上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等傳統之說,律宗都是其中重要組成之一。當然,此處之「宗」是在不同層面上使用的概念,既有學派的性質又有宗派的意義。
中國佛教宗派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最早於南北朝時即已出現其雛形。但此時的宗派主要是以弘傳某一部經典為中心而形成的一個師傳隊伍,如攝論宗、地論宗、成實宗等即是如此。其所學、所研和所傳主要為《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和《成實論》及《俱舍論》,其所得即被稱為攝論學、地論學和俱舍學。嚴格說來,它們只能是學派,而非宗派。隋唐之際,隨着中國佛教理論的成熟和師傳隊伍譜系的日益鮮明,學派不論在理論隊伍的建設還是在思想創見上都有了更為深入的發展。學派師傳有了更為明確的主體性和繼承性,有了其基本命題和思維模式,一個學派致力於解決的問題也有着一致性和繼承性,由此宗派得以形成。其最早者即為三論宗,其后則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唯識宗)、律宗、禪宗等相繼而立。所不同的是,上述學派和宗派大都是以佛教某一部經或論為中心而形成的,唯獨律宗是以佛教廣律為其立宗之本。
與經論之學的主要名詞多為或多有音譯一樣,佛教戒律的戒條和名相的常用說法也有着相當多的音譯名詞,如「突吉羅」、「波逸提」等。同 時,盡管律典的翻譯者們在翻譯中對「戒」與「律」也采用了「波羅提木叉」和「毗奈耶」之音譯,但也采用了中國詞匯中的「戒」「律」「律儀」「威儀」等詞匯指稱通常意義上的戒律一詞,以譯介律學著作。
「戒」,在中國先秦時代的文化典籍中即已出現。在《詩·大雅·常武》中即有「既敬既戒」之語,《庄子·養生主》中也有「怵然為戒」。《說文解字》中釋「戒」為「警也……持戈以戒不虞」。
「律」,在中國也起源甚早,歷有「皋陶謨虞始造律」之說。《尚書》中有「同律度量衡」,意為制定統一的度量衡;《易》中有「師出以律」,其「律」意為要求軍隊出征作戰步調一致相合。《說文解字》說:「律,均布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說:「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故日均布也。」簡單地說,「律』』即是一種大家都必須普遍遵守的行為規范,以使行為協調一致。在后世,「法」和「律」在一般意義上是一致的。《唐律疏義》說:「文雖有殊,其義一也。」
「威儀」一詞,最早見於《詩經》中。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中有:
《詩》雲:「敬慎威儀,惟民之則。令尹無威儀,民無則焉。民所不則,以在民上,不可以終。」
公日:「善哉!何謂威儀?」
對曰:「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令聞長世。臣有臣之威儀,其下畏而愛之,故能守其官職,保族宜家。順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
中國佛教典籍翻譯中最先使用「威儀」一詞的當為后漢時來華的西域僧人安世高,其譯有《大比丘三千威儀》(又作《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二卷,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此經中以「威儀」指舍離煩惱、處於閑靜的大比丘日常應當遵守的規矩。「威儀」一詞現在通常指出家者在日常起居、修行活動中所展現的不同於世俗之人的禮儀要求、庄嚴態度和威德形象,如即有關於行住坐卧的「四威儀」之說。另外還有出家比丘、比丘尼之「三千威儀,八萬律儀」的說法。
簡單地說,「律」是遮止,依之則能止諸惡行;「儀」是形儀規范,憑之能成諸善德。「律儀」兼備,即可成就威德,光嚴法相,使己威嚴可敬,這即是僧家們常說的「戒相庄嚴」。
在佛教中,「法」本指佛教教義,與戒、律有着區別,但是在律家的著作中常出現的「如法而行」之「法」,則是既有着佛陀教義的精神,又具有律條、儀軌的內涵。
廣義上說,中國漢地佛教界流行四種「戒律」:其一,是中國各代僧人所制的內容豐富的各種「僧制」;其二,是傳統的、經常被視為小乘的五部戒律,在后世即以《四分律》為代表;其三,是為大乘菩薩戒,這以《梵網經》和《瑜伽經》為代表;其四,則是自唐代以后在禪林中廣為流行的各本清規,這是以史稱的《百丈清規》為代表的。盡管在今天的語言中,「清規」和「戒律」已經具有了同樣的內涵和同等的意義,事實上它們有着不同的持守理念,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律學。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