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曼紐爾‧卡斯特主編的一本探討網絡社會模式與動態的著作,書中卡斯特集合了一批享有盛譽的科學家分析了在文化和機構多樣性環境下,技術變化過程與社會文化的交互作用,研究內容涵蓋商業生產率、全球金融市場、網絡文化與媒體、因特網在教育和醫療保健中的應用、反全球化運動、網絡政治等多領域,研究案例涉及美國、英國、芬蘭、俄羅斯、中國、印度、加拿大以及加泰羅尼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者簡介︰曼紐爾‧卡斯特,任教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社會學與城市和區域規劃學系,古根海默會員,歐盟執委會委員,曾獲得萊特‧米爾斯獎和海倫‧林德獎。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撰稿者簡介
致謝
編者序
第一部分 網絡社會的理論
1.信息論、網絡和網絡社會︰理論藍圖
第二部分 網絡社會文化和制度的多樣性
2.網絡社會的制度模型︰(石圭 gui)谷和芬蘭
3.俄羅斯的網絡社會
4.中國的因特網︰中央集權社會中的科技自由
5.自動反應的因特網?新電子技術在英國的發展
第三部分 網絡經濟
6.為什麼信息會影響生產力?
7.網絡社會中的勞動力︰從(石圭 gui)谷中學到的一課
8.金融網絡的時間、空間及技術
第四部分 因特網時代的社交和社會結構
9.在線與脫機形式的網絡社交
10.互聯網實踐中的社會結構、文化特性和個人自治權︰加泰羅尼亞的網絡社會
11.底特律城市區域的種族隔離和數字鴻溝
第五部分 公眾利益中的互聯網
12.高等教育中網絡教育的期望和神話
13.電子健康網絡和社會改革︰集中化期望與地方化經驗
14.縮小數字鴻溝︰美國社區技術運動的潛力和局限性
第六部分 網絡化的社會運動和信息化的政治
15.網絡化社會運動︰爭取全球正義的全球化運動
16.從媒體政治到網絡政治︰因特網與政治進程
第七部分 網絡社會的文化
17.電視、因特網以及認同的構建
18.全球化、認同和電視網絡︰多文化印度的社區調節與全球反應
19.信息時代文化的黑客倫理
編後記︰歷史學家的網絡社會觀點
 

本書探討了網絡社會在不同文化和制度中的模式和動態。我們用網絡社會來表示一種社會結構。這一社會結構源于社會組織、社會變化以及由數字信息和通信技術所構成的一個技術模式之間的相互作用。雖然起初我們否認科技決定論,因為技術是不能獨立于它的社會環境而單獨存在的,但我們也通過關注與這一新技術模式的出現相關的特殊社會進程,強調了作為物質文明而存在的技術的重要性。因此,雖然我們通過幾章的篇幅集中論述了因特網的社會應用,但不要認為我們是在對因特網進行研究。相反,對因特網實踐進行觀察是我們的一個切入點。我們以此來理解作為一種組織形式的互聯網的普及性,並檢驗科技與社會復雜的交互作用。歷史上也有與此類似的情況,即通過研究電子發動機和電子柵格的普及和應用來理解工業社會的發展。

通過努力研究,我們在本書中表達了一個非常確鑿的事實,即根據所處的文化和機構環境的差異,網絡社會的模式也不同。此外,我們還在文中提供了一些基本、常見的特征。當加深了對這個正在形成的(網絡)世界的理解時,我們願意拋棄網絡社會中許多具有民族優越感的觀點(或者用另一個術語來說,是信息和知識社會),這些觀點經常將網絡社會的崛起比作全世界文化和組織的統一,通常是照搬美國或西歐的社會形式和價值觀。

此外有一種假設,即這種生產、生活以及思維方式的趨同是獲得強大的新技術實力的必要條件。出現的新社會形式越多,就越要努力分析和理解在研究產業主義和後產業主義時出現的歷史性錯誤︰如果與美國、英國、法國或德國這樣的社會不同,那麼就會被認為是工業或者後工業社會基本模型的例外或變種。由于新社會技術進程與每個社會文化和歷史之間的細微交互作用,在網絡社會發展的早期階段,我們就引進了其多樣性的觀念。這樣,我們對 谷與芬蘭的對比研究(第2章)為下面這一觀點提供了論據︰具有相似科學技術和經濟競爭能力的社會可以扎根于完全不同的制度,也能被完全不同的公共政策所指引。接著,我們繼續說明在全球不同的社會環境下,因特網的蔓延、生產過程中數字化技術的采用以及文化認同與電子媒體之間的關系是如何以不同方式對待的。

但是,我們也認為,網絡社會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而且與信息範式的社會技術特征相關。本書從經濟、社會以及文化這三方面,分析了世界範圍內在新社會結構的配置上的共同性和文化的特殊性之間的交互作用。

本書采用了跨文化的視角。當然,本書不可能對所有文化和社會都進行研究。我們的目的不是通過對大量國家信息及其分析的堆積來創建一本網絡社會百科全書。我們的目標是具有分析性的,即在多樣化文化和制度環境中提出一個調查多種主題的方法。我們希望這種努力將引發世界各國對其進行具體研究,以使大家相互學習,逐漸勾勒出新興網絡社會中人類跨文化的藍圖。

本書旨在初步描述網絡社會的理論。我要強調的是,這不是本書通用的理論框架。本書中,沒有哪一章對第1章中所提的觀念框架進行應用描述。每個作者都基于他或她自己的觀念系統得出了其研究結果。然而,在試圖理解技術和社會結構之間的自動交互方面存在一種通用方法,其強調聯網這一組織形式的重要性。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里所提的理論藍圖(分析章節寫完後再精心提煉與描述而成的)盡量與全書所滲透的問題和結論都相關。然而,我覺得沒必要,也不可能系統地整合這里所提理論方案目錄中的所有經驗。正如章節注釋中所述,驗證理論章節的經驗證據必須從我的分析材料中查找。雖然如此,我仍然希望通過重視對網絡社會的理論討論,我們能澄清術語、定義問題,並能增強對本書其余部分中所提及的成果含義的理解。

本書的組織結構很直觀。我們初步提出了網絡社會的理論討論後,在第二部分中,我們分析了在 谷、芬蘭、俄羅斯、中國以及英國等五種不同文化制度環境中,技術改革進程以及它與社會結構的相互作用。部分方法是直接進行對照比較的(在 谷和芬蘭之間)。大多數分析證明了每個社會聯網技術和組織的具體發展,留給感興趣的讀者一個任務︰考慮對比社會技術變革的經驗。

本書的第三部分,通過聚焦于經濟的三大主要組成部分——資本、勞動力和生產過程,對網絡社會經濟方面的創新進行了分析。我們試圖分析新經濟中生產力增長的特征︰分析全球金融網絡下資本價值過程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改變而發生的變化;分析網絡經濟下代表勞動力特征的靈活勞動力的出現,這是以改革的發源地—— 谷的觀察為基礎的。

本書的第四部分,著眼于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的模式,比較了北美和加泰羅尼亞(西班牙東北部一地區)的調查結果,還特別強調了在底特律市區中觀察到的社會種族隔離新模式。

在第五部分中,通過組織網絡和通信技術,我們研究了公共部門的變革及其相關的公共政策。我們對在線培訓、在線醫療以及社團發展的主要領域的某些可以獲得的知識進行了總結和討論,試圖評價在公眾利益方面,因特網服務的社會和制度限制。

在第六部分中,對網絡和因特網在社會政治上的應用進行研究和分析,一方面是社會運動的重構,尤其是所謂的“反全球化運動”;另一方面,互聯網在正式政治方面的缺點是其使用主要是通過層級來進行組織的,這也暗示了在文明社會中,在加強政治自治方面,平民聯網的潛力。

第七部分探索了網絡社會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問題,通過對加泰羅尼亞和印度的經歷進行比較,重點強調了電視的社會影響力和建立社會認同之間的相互關系。一個新的假設也被提出來,即試圖在由“黑客倫理”提供的資料中發現新社會的文化基石。在歷史的變革中,韋伯試圖將新教倫理作為資本主義精神。

最後,一位技術和文化方面的著名歷史學家提出了一個歷史性觀點,與我們的社會技術變革過程的相對論觀點比較起來,該觀點更具有相對性。在21世紀早期我們就已經認為社會技術變革過程是多文化網絡社會形成的標志。

在結束這些介紹性評論時,我想強調我們分析觀點的實踐意義。事實上,如果新技術現代化會造成各種不同的社會文化形式到來的話,社會——以及他們的代表——被灌輸錯誤的建議,復制可行的成功模式,這將遭到公眾的普遍反對。取而代之的是,通過運用新社會技術範式親自試驗來開發社會,土生土長的網絡社會將會出現,這將植根于他們的特性,並向其他文化的社會形式開放。網絡化進程將允許人類試驗的雜交式發展,那麼全球網絡社會則會是基于不同特點的、形式各異的、彼此能通信的網絡社會。通信,而不是復制,似乎是信息時代科學家的歷史性觀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