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不良是學校教育中常見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育學、醫學、生理學、缺陷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者紛紛進行研究,試圖能夠說明、解釋它的成因。近半個世紀的研究表明,學業不良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它涉及多個學科的問題,需做多學科深入細致的研究,尤其是心理學方面的研究。
至今為止,心理學研究者在這個問題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諸如學業不良種種的概念術語、成因、表現特征等等,這些研究的結果使人們對學業不良的心理學研究的興趣愈益濃厚,因此,它亦逐漸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個令人向往和充滿魅力的領域。
對一種現象進行心理學的解釋,提出預測和控制的手段,是心理學研究的根本任務。同樣,對學業不良進行心理學研究的最終目標,也是為了能夠提出有效的評估,以及解決的措施和方法。然而,目前的研究離目標還很遠,已有研究還停留在對現象的規律與特征的探索之中,遠不能達到對學業不良進行准確的評估、診斷和有效的控制。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已有研究大都是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之上進行的驗證性的成果,並且少有能完整闡述這方面研究的書籍。針對這一現狀,早在上世紀末就想做一系列的研究,結合國外的成果,建立一個初步的理論雛形,讓以後的研究去填充它,最終成為一個完整的學業不良心理學研究精品,為解決學業不良問題提供有價值的幫助。
本書從心理學角度出發,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時結合國外最新研究成果,試圖從成因、表現特征等方面對學習不良現象做出合理的說明,提出有效的評估和補救的措施與方法。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學業不良概述
第一節 學業不良的主流概念
第二節 學業不良現象研究的歷史
第三節 學業不良的相關概念的分析與討論
第二章 學業不良的原因
第一節 學習失能的原因
第二節 學業不良的原因
第三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認知特征
第一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智力與智能結構的特征
第二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記憶特征
第三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語言特征
第四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元認知能力特征
第五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認知風格特征
第六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創造性特征
第四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社會性心理特征
第一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自我概念特征
第二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氣質特征
第三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焦慮
第四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歸因傾向、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
第五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孤獨、抑郁及其他
第六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社會接受性和社會性技能與能力
第七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性格特征研究
第五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課堂表現特征
第一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適應性行為
第二節 課堂中學業不良學生與教師的互動特征
第三節 青少年學業不良者學業表現與課堂行為特征
第六章 學業不良的評估和診斷
第一節 學業不良評估與診斷的意義
第二節 學業不良評估與診斷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評估與診斷的途徑與基本方法
第四節 評估與診斷的過程
第五節 評估與診斷報告樣例
第七章 不同界定下學業不良的評估與診斷
第八章 學業不良補救的認知心理學及其他理論觀點與技術
第九章 學業不良補救的行為主義觀點與技術
第十章 學業不良補救的教育教學觀念與策略
第十一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注意特征、診斷與補救
第十二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學習動機特征與補救
第十三章 國外針對學業不良教學的計算機輔助技術
學業不良學生問題診斷與矯治實例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章 學業不良概述
第一節 學業不良的主流概念
第二節 學業不良現象研究的歷史
第三節 學業不良的相關概念的分析與討論
第二章 學業不良的原因
第一節 學習失能的原因
第二節 學業不良的原因
第三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認知特征
第一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智力與智能結構的特征
第二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記憶特征
第三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語言特征
第四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元認知能力特征
第五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認知風格特征
第六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創造性特征
第四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社會性心理特征
第一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自我概念特征
第二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氣質特征
第三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焦慮
第四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歸因傾向、自我效能感與時間管理傾向
第五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孤獨、抑郁及其他
第六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社會接受性和社會性技能與能力
第七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性格特征研究
第五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課堂表現特征
第一節 學業不良學生的適應性行為
第二節 課堂中學業不良學生與教師的互動特征
第三節 青少年學業不良者學業表現與課堂行為特征
第六章 學業不良的評估和診斷
第一節 學業不良評估與診斷的意義
第二節 學業不良評估與診斷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評估與診斷的途徑與基本方法
第四節 評估與診斷的過程
第五節 評估與診斷報告樣例
第七章 不同界定下學業不良的評估與診斷
第八章 學業不良補救的認知心理學及其他理論觀點與技術
第九章 學業不良補救的行為主義觀點與技術
第十章 學業不良補救的教育教學觀念與策略
第十一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注意特征、診斷與補救
第十二章 學業不良學生的學習動機特征與補救
第十三章 國外針對學業不良教學的計算機輔助技術
學業不良學生問題診斷與矯治實例
主要參考文獻
序
隨着我國的改革開放,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科群在幾代學者的不斷努力下,教育學和心理學兩個一級學科迎來了輝煌發展的今天。作為中國大學中建置最早也是最齊全的一所教育科學學院,學院以保持教育專業的領先地位為目標,致力於建設一個與國際接軌的研究型學院。
其中,研究生教育學院已經成為全國教育學和心理學人才培養的重鎮,在全國同類高級人才培養領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長期的培養研究生過程中,我院的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國大學教育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但用和國際教育同步發展的定位來衡量,還有一定的差距,學科專業課程體系相對傳統,課程的設置和發展必須與時俱進,需要在課程的發展中融合國際上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引進國外一流大學的課程已經成為大學課程發展的一個熱點。但是,引進課程教材並不能代替或等同於自身的課程變革。我們認為,學科發展的基礎是專業,而專業的發展核心是課程,課程體系的創新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但課程體系的內在支撐正是與知識相關的文化價值體系。因此,面對全球化的時代,在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互動、融合和發展中,必須培育知識乃至課程創新的土壤。堅持引進和自我創新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參考享有國際聲譽的同類研究著作或前沿課程與教材、教法,並結合中國教育實踐加以本土化的創造發展,把課程改革怍為一個研發的過程,邊教學邊研發,以此來改革研究生教育和教學,建構一套與國際同步發展、符合中國教育實踐需求的教育學和心理學課程與教學體系。並且,我們通過這種課程開發逐步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學術前沿視野、本土創新意識的優秀人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正是以這樣一種指導思想為指引,新世紀初始就建立了專項的研發基金,成立前沿課程開發項目的資助審批委員會,在全院教育學和心理學所有二級學科專業范圍內進行公開招標。目前,經過教師的認真申報,審批委員會的嚴格評審,已經批准立項近30項。一些課程在邊教學邊研發的過程中,引起了國內很大關注,並受到了學生的歡迎。這套叢書中所列入和出版的,正是其中的精華部分。
事實上,研究生的培養應該遵循學術發展的脈絡,專業學習以不斷探索學科專業前沿為目的。所以,在編寫此套叢書時,我們主要以關注前沿領域、強調知識創新為目標,適當考慮教材元素。可以說,每一本書都代表着一個前沿領域,以期以前沿研究促進教學,拓展相關領域的研究與教學。
另外,出版這套叢書,也是為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分享研究生培養的經驗,開放研究生培養的優質教育資源,並期望能夠以此促進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生培養工作,為國家和地方培養更多的高級優秀人才,為高等院校教師、校長以及廣大的教育、心理科研人員和研究生,提供前沿研究與教學的重要參考。
丁鋼
2007年1月
其中,研究生教育學院已經成為全國教育學和心理學人才培養的重鎮,在全國同類高級人才培養領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長期的培養研究生過程中,我院的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國大學教育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但用和國際教育同步發展的定位來衡量,還有一定的差距,學科專業課程體系相對傳統,課程的設置和發展必須與時俱進,需要在課程的發展中融合國際上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引進國外一流大學的課程已經成為大學課程發展的一個熱點。但是,引進課程教材並不能代替或等同於自身的課程變革。我們認為,學科發展的基礎是專業,而專業的發展核心是課程,課程體系的創新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但課程體系的內在支撐正是與知識相關的文化價值體系。因此,面對全球化的時代,在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互動、融合和發展中,必須培育知識乃至課程創新的土壤。堅持引進和自我創新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參考享有國際聲譽的同類研究著作或前沿課程與教材、教法,並結合中國教育實踐加以本土化的創造發展,把課程改革怍為一個研發的過程,邊教學邊研發,以此來改革研究生教育和教學,建構一套與國際同步發展、符合中國教育實踐需求的教育學和心理學課程與教學體系。並且,我們通過這種課程開發逐步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學術前沿視野、本土創新意識的優秀人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正是以這樣一種指導思想為指引,新世紀初始就建立了專項的研發基金,成立前沿課程開發項目的資助審批委員會,在全院教育學和心理學所有二級學科專業范圍內進行公開招標。目前,經過教師的認真申報,審批委員會的嚴格評審,已經批准立項近30項。一些課程在邊教學邊研發的過程中,引起了國內很大關注,並受到了學生的歡迎。這套叢書中所列入和出版的,正是其中的精華部分。
事實上,研究生的培養應該遵循學術發展的脈絡,專業學習以不斷探索學科專業前沿為目的。所以,在編寫此套叢書時,我們主要以關注前沿領域、強調知識創新為目標,適當考慮教材元素。可以說,每一本書都代表着一個前沿領域,以期以前沿研究促進教學,拓展相關領域的研究與教學。
另外,出版這套叢書,也是為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分享研究生培養的經驗,開放研究生培養的優質教育資源,並期望能夠以此促進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生培養工作,為國家和地方培養更多的高級優秀人才,為高等院校教師、校長以及廣大的教育、心理科研人員和研究生,提供前沿研究與教學的重要參考。
丁鋼
2007年1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