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

觀音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安意如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20068863
  • ISBN13:9787020068869
  • 裝訂:平裝 / 23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古典詩詞的美麗意境里,安意如以輕盈優雅的姿態橫空出世。“人生若只如初見”雖好,然而我們多想讓她優雅的身影再次出現,多想再次沉醉在她美麗的文字里。安意如終于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她再次沉浸在古典文化的夢境里。這次,她選擇的是元雜劇——昆曲的前身;這次,她字斟句酌,如琢如磨,拈斷縷縷心緒。

  忙碌的現代人,有誰曾靜靜地坐在戲院里,領略昆曲軟糯的聲腔、曼妙的身段?《牡丹亭》、《西廂記》、《救風塵》,也許這些戲名很多人耳熟能詳,但有誰細細領略過它們的浪漫與傳奇?“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元雜劇的魅力哪一點比唐詩、宋詞遜色?古典美女安意如,帶你暢讀古典文化的美麗與哀愁。

安意如,徽州女子,現居北京。2006年因古典詩詞賞析隨筆《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思無邪》等聲名鵲起,之後又出版小說《惜春紀》等。喜歡旅行,美容,美食,美人。
 

目錄

自序 石褪玉露
《西廂記》
《牡丹亭》
《長生殿》
《桃花扇》
《漢宮秋》
《雷峰塔》
《趙氏孤兒》
《救風塵》
《倩女離魂》
《琵琶記》和《荊釵記》
寫在後面的話
 

這一年,是迷茫、挫折、欣悅的交集。

當我開始準備寫戲的時候,我一開始想寫的是京劇c

那些怎麼也不會老去的旋律,它們讓我心醉神馳。我企圖把我所感知的美和人共品賞,它們是我年少至今的珍藏。如同小女孩的私物,在合適的時候,總想拿出來同人分享。即使它很有可能不值一哂。

但我逐漸發現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不是一個表演藝術家,我不能站在舞台上用身段和唱腔來完美地呈現一個故事。而僅僅通過文字的描述去形容京劇的美妙又是不夠的,很容易就干澀乏味,空空蕩蕩。事實和描述之間的巨大鴻溝,很可能使原本憂傷動人的故事變得索然無味。

有一些美是可以通過文字來傳達的,而有一些美,是自有形態的,它們是穩固直至封閉的,不能被轉化。你必須耐心接觸,進入,深入,再深入。直到你整個人與它有了心領神會的交合。這種感覺是旁人無法替代的。

這是我所遇到的第一個挫折。

後來,我試圖通過表演者的角度來探索京劇之美。譚鑫培,余叔岩,馬連良,梅蘭芳,程硯秋,光是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們的風儀,也足以讓我拋下一切,甘心回到往昔,同他們一起生活在那個起伏跌宕、戰火紛飛的年代。

我知道向往終是虛妄。那年代已飛離我而去,那些人一去不回,百般相思亦是枉然。

章詒和不會知道,我是多麼感傷于她的《伶人往事》,哀痛馬連良的死去,他遽然的離世讓我怦然心碎——聯想到故去的外公。因為外公的緣故,我對清矍的老人總有割舍不斷的好感,何況他是馬連良。

寫京劇要寫角兒。戲曲其實是殘酷的,離了角兒就離了魂。寫角兒勢必要有機會對人有持續深入的了解,如同觀察一株植物如何從萌芽走到落葉歸根,用心分辨根、睫、枝、葉、花,究竟有何特別。而我,顯然缺少這樣的機緣。了解一個人絕不僅僅是通過一些影像文字的膚淺描述。那些浮光掠影的東西,終是來自別人,歸于別人的記憶。

我看齊如山回憶錄里寫的那樣親和恬淡。往昔靜水流深,真叫我心向往之。齊先生是民國名士,近代戲曲研究的第一人,他總結的“無聲不歌,無動不舞”,儼然已經成為人們聊戲曲時必提的八字真言。

他回憶當時去看梅蘭芳演《汾河灣》,以他的眼光苛刻,並不覺得梅有多出眾,然而梅當時具有的觀眾緣已足夠叫他吃驚。一場戲听下來,他覺得梅蘭芳功底很好,是個可造之材。他覺得梅對柳迎春這個人物的心理揣摩不夠確切,在表演上尚有可改進之處,一時興起寫信給梅,提了幾條建議,再去看時,梅已經依照他的指教一一改了過來,這讓他覺得梅很受教——由此與他建立深交,直至幫助梅成為真正的大家。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