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追懷;對歷史的審視與反思;對歷史文化遺跡與遺留文本的重溫。
國民黨敗退台灣后,痛定思痛,開始檢討大陸失敗的原因。軍事方面,國民黨高級將領紛紛提出在大陸與共軍作戰所犯的錯誤。蔣中正本人也終於在他撰寫的《蘇俄在中國》中對他在1946年6月6 日頒發第二次停戰令對東北戰爭的影響,做出了這樣的結論:
「從此東北國軍,士氣就日漸低落,所有軍事行動,亦陷於被動地位。可說這第二次停戰令之結果,就是政府在東北最后失敗之惟一關鍵。當時已進至雙城附近之追擊部隊(距離哈爾濱不足一百里),若不停止追擊,直占中東鐵路戰略中心之哈爾濱,則北滿的散匪,自不難次第肅清,而東北全境亦可拱手而定。若此『共匪』既不能在北滿立足,而其蘇俄亦無法對『共匪』補充,則東北問題自可根本解決,『共匪』在東北亦無死灰復燃之可能。故三十七年冬季國軍最后在東北之失敗,其種因全在於這第二次停戰令所招致的后果。」
蔣中正在這里把最后國軍在東北失敗,四十七萬精銳盡喪敵手,完全歸咎於他自己頒發的那道第二次停戰令,這是很嚴重的說法。蔣氏這段檢討相當坦率而沉痛,這在蔣氏言論中,並不多見。如此重大而牽動全局的一項決定,蔣氏當時到底是在何種客觀狀況及主觀心態下而做成的呢?這個問題值得仔細研究推敲。
首先是蔣中正究竟是在何時下決心命令國軍先鋒部隊停止追擊的。1946年5月23日,蔣中正偕我父親等人飛蒞沈陽,當天國軍正進占長春,蔣氏到東北,親眼看到國軍士氣如虹,並得知林彪部隊潰不成軍,而且蘇聯態度又有改變,信心大增。如果他在南京時對國軍是否應該進軍長春繼續往北推進有所疑慮,此刻他已沒有顧忌了。5月25日,他在日記中如此記載:
「東北『共軍』主力既經擊潰,應速定收復東北全境之方針,令杜聿明長官部向哈爾濱兼程挺進,必先占領該戰略據點,東北軍事方得告一段落,然后再策定第二期計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