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民國大時代,人們慣常記得的是黨政要員,潮進潮退中的那些文人,身影卻何在?往事重尋,作者鉤稽史料,從日記、回憶錄里辨識蛛絲馬跡,梳理情節,重建歷史現場。《顧頡剛日記》的出版,解密他不為人知的千斛情淚;《沈啟無自述》的發掘,使其不再是文學史上的失蹤者。
在田野的調查與文獻的追索之中,試圖逼近傳主的內心深處,是作者這二三十年來一直努力的目標。借著傳主的作品、日記、書信、自述、回憶,甚至親友的旁述、學者的月旦,等等,作者走進了他們的時代氛圍,試圖得窺他們的身影,試圖去探看他們內心遭受壓抑的情結,還有那埋在心腑而難以言宣的話語。而這些他們不經意流露出來的片言只語,也常常是解開某些疑團迷霧的鑰匙,也唯有抓住這種內心的矛盾,才能逼近他們的靈魂。
蔡登山,1954年生,台南人,畢業于淡江人學,沉迷于電影及現代文學史料之間,達三十余年。1993年起籌拍紀錄片《作家身影》,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合、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等人影像傳記。1998年制作《蔣經國與蔣方良》。2002年起制作《大師身影》,聚焦晚清以來嚴復、梁啟超、陳寅恪、胡適、錢穆、林語堂等人,開心靈探索風氣之先。
目錄
序言 文人往事
上輯
十年一覺飄香夢——張競生的情史
五十年來千斛淚——顧頡剛的感情世界
天高情已遠——袁昌英與徐志摩的一段情
重審愛情的潘多拉——凌叔華與林徽因的“奪寶記”
羅家倫與張幼儀的愛情“插曲”
欲待相忘怎忘得——田漢的錯綜情路
海濱有故人——王世瑛與鄭振鐸的初戀情緣
“莎樂美”的魅力——俞珊迷倒青島大學的一群教授
真的“人言可畏”嗎?——阮玲玉的真假遺書
下輯
為“盛名”所累的哲學博士——張競生
從《學衡》到《戰國策》——被遺忘的陳銓
真實與被扭曲的心靈——《顧頡剛日記》讀後
溫雅中有“鐵”——從集外遺文看周作人罵陳西瀅
被周作人逐出師門的沈啟無
作為詩人及出版家的邵洵美
為中國戲劇拼盡一生的余上沅
作為詩人與翻譯家的穆旦
現代文學史遺落的兩位女作家——徐芳與王世瑛
與張愛玲齊名的40年代女作家——梅娘
探尋胡適日記中的鄭毓秀
附錄 走過20世紀初的摩登——南潯
上輯
十年一覺飄香夢——張競生的情史
五十年來千斛淚——顧頡剛的感情世界
天高情已遠——袁昌英與徐志摩的一段情
重審愛情的潘多拉——凌叔華與林徽因的“奪寶記”
羅家倫與張幼儀的愛情“插曲”
欲待相忘怎忘得——田漢的錯綜情路
海濱有故人——王世瑛與鄭振鐸的初戀情緣
“莎樂美”的魅力——俞珊迷倒青島大學的一群教授
真的“人言可畏”嗎?——阮玲玉的真假遺書
下輯
為“盛名”所累的哲學博士——張競生
從《學衡》到《戰國策》——被遺忘的陳銓
真實與被扭曲的心靈——《顧頡剛日記》讀後
溫雅中有“鐵”——從集外遺文看周作人罵陳西瀅
被周作人逐出師門的沈啟無
作為詩人及出版家的邵洵美
為中國戲劇拼盡一生的余上沅
作為詩人與翻譯家的穆旦
現代文學史遺落的兩位女作家——徐芳與王世瑛
與張愛玲齊名的40年代女作家——梅娘
探尋胡適日記中的鄭毓秀
附錄 走過20世紀初的摩登——南潯
序
打從在大學時期我就對現代文學產生興趣,當時是由于好奇、由于禁忌,在沒有師資、沒有數據的狀況下,單獨跌跌撞撞地摸索著,後來終于遇到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資料愈收愈多,發現其中有許多前人未曾理清的人與事。在相互討論之余,愈挖愈深,一直想理出一些頭緒,除了既有的文獻資料外,想搜集更多的口述歷史、文物圖片等,于是有了拍攝紀錄片之行動。
在田野的調查與文獻的追索之中,試圖去逼近傳主的內心深處,是我這二三十年來一直努力的目標。借著傳主的作品、日記、書信、自述、回憶,甚至親友的旁述、學者的月旦,等等,我走進了他們的時代氛圍,試圖得窺他們的身影,試圖去探看他們內心遭受壓抑的情結,還有那埋在心腑而難以言宣的話語。而這些他們不經意流露出來的片言只語,也常常是解開某些疑團迷霧的鑰匙,也唯有抓住這種內心的矛盾,才能逼近他們的靈魂。
“貼近內心”加上“同情的了解”,或許是再現這些作家文人的不二法門。因為一個歷史人物,一旦進入傳記的領域,他的“真實”永遠不會是絕對的。我們絕對無法重現“真實”,只能無限地走近。
逝者如斯,在歲月的淘洗中,一切都成過往,一切都已為陳跡。數風流人物,而今安在哉?然而在這悠悠的往事中,翻尋過往的恩怨情天,是充滿著無盡的誘惑的。尤其是他們都“曾經輝煌”過,是我們把他們遺忘了,久違了。往事並不如煙,讓我們把這些蒼老的往事,重回記憶!
蔡登山
2008年1月11日大選喧囂之夜
在田野的調查與文獻的追索之中,試圖去逼近傳主的內心深處,是我這二三十年來一直努力的目標。借著傳主的作品、日記、書信、自述、回憶,甚至親友的旁述、學者的月旦,等等,我走進了他們的時代氛圍,試圖得窺他們的身影,試圖去探看他們內心遭受壓抑的情結,還有那埋在心腑而難以言宣的話語。而這些他們不經意流露出來的片言只語,也常常是解開某些疑團迷霧的鑰匙,也唯有抓住這種內心的矛盾,才能逼近他們的靈魂。
“貼近內心”加上“同情的了解”,或許是再現這些作家文人的不二法門。因為一個歷史人物,一旦進入傳記的領域,他的“真實”永遠不會是絕對的。我們絕對無法重現“真實”,只能無限地走近。
逝者如斯,在歲月的淘洗中,一切都成過往,一切都已為陳跡。數風流人物,而今安在哉?然而在這悠悠的往事中,翻尋過往的恩怨情天,是充滿著無盡的誘惑的。尤其是他們都“曾經輝煌”過,是我們把他們遺忘了,久違了。往事並不如煙,讓我們把這些蒼老的往事,重回記憶!
蔡登山
2008年1月11日大選喧囂之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