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把政治小說與心理小說熔為一爐,是茅盾長篇的又一代表作。它主要是從抗戰時期尖銳復雜的政治斗爭方面反映社會時代。以「皖南事變」前後或明或暗的政治動向為背景,刻畫女特務趙惠明的典型形象,集中抨擊了法西斯特務統治制度。
小說通過主人公趙惠明的自訟、自嘲、自辯的一束日記,寫了她的受騙、犯罪而又不甘於墮落,並走上自新之路的過程,既是她的靈魂痛苦史,也是她追求新生的懺悔書。她走上自新之路,是其性格邏輯發展的必然。
《腐蝕》結構緊湊,布局嚴密,充分顯示出茅盾對長篇小說不同體式的純熟運用。《腐蝕》薈萃了茅盾運用心理分析方法的各種技巧和手段,集中地反映了作家在明顯的理性導向下,運用這種方法描寫社會現實的傑出才能。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鴻,字雁冰,是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評論家和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中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從北京大學預科讀畢,無力升學,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說月報》,成為文學研究會的首席評論家。
國共合作破裂之後,自武漢流亡上海、日本,開始寫作處女作《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說家的筆。這段上層政治斗爭的經歷鑄成他的時代概括力和文學的全社會視野,早期作品的題材也多取於此。左聯期間他寫出了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抗戰時期,輾轉於香港、新疆、延安、重慶、桂林等地,發表了長篇小說《腐蝕》、《霜葉紅似二月花》、《鍛煉》和劇本《清明前後》等。
序
中國的長篇小說創作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作為現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則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之後受中外文學交互影響而產生的。五四時期的文化啟蒙運動使小說這個古老的文學樣式在華夏大地上從「稗官野史」升級到與詩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從茶余飯後的消遣娛樂變為作家和讀者表現人生、看取社會的重要手段,在語言與形式上也經歷了由文言章回體到現代形態的蛻變。
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始,在白話短篇小說發展興盛的基礎上,長篇小說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達到創作的高峰,出現了巴金、老舍、茅盾、張恨水、李劫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駱駝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瀾》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體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國民的生存狀態,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篇章。
為了系統展示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創作成就,我們新編了這套「中國現代長篇小說藏本」系列圖書,選收1919至1949年間創作的有代表性的優秀長篇,為讀者相對完整地閱讀並珍藏這一時段的長篇小說提供一套優質的讀本。
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始,在白話短篇小說發展興盛的基礎上,長篇小說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達到創作的高峰,出現了巴金、老舍、茅盾、張恨水、李劫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駱駝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瀾》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體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國民的生存狀態,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篇章。
為了系統展示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創作成就,我們新編了這套「中國現代長篇小說藏本」系列圖書,選收1919至1949年間創作的有代表性的優秀長篇,為讀者相對完整地閱讀並珍藏這一時段的長篇小說提供一套優質的讀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