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和融資困境的形成原因出發,試圖為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境找到一個切入點。中小企業融資不僅僅關涉單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它體現了國家的經濟政策。從統計數據來看,在銀行和中小企業某一具體特定的貸款融資法律關系中,中小企業難以獲得銀行授信的直接原因是擔保品不足,擔保方式單一。但導致上述擔保問題產生的原因在於中小企業信用不足,更深層次的原因,即為蔓延經濟領域的信用危機.面對這一問題,本書將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境放在銀企關系中考察,集中於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中出現的法律問題,如動產抵押權、抵押登記模式、融資征信和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沖突和協調。同時緊緊圍繞中小企業的特點,從中小企業和銀行兩方面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法律問題,並提出制度構建方案。
目錄
導論
一、研究的緣起和意義
(一)研究的緣起
(二)選題的意義
二、研究范圍
三、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四、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
第一部分 中小企業發展和融資的一般理論
第一章 中小企業發展和融資模式選擇
第一節 中小企業概述
一、中小企業界定標准
二、中小企業界定對融資政策的影響
三、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一)中小企業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
(二)中小企業可以顯著緩解就業壓力
(三)中小企業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第二節 中小企業融資方式
一、內源性融資方式
二、外源性融資方式
(一)直接融資方式
(二)間接融資方式
第三節 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影響因素
一、企業發展階段對融資方式的影響
二、有限責任原則對融資方式的影響
(一)公司型企業的融資方式
(二)非公司型企業的融資方式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政府行為
第一節 政府干預中小企業融資的必要性
一、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市場失敗
(一)市場難以推進金融深化
(二)市場難以主導中小企業融資征信體系的構建
(三)市場難以化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高風險
二、中小企業融資市場中政府的作用
(一)政府在解決銀修正信用危機中的一般作用
(二)政府在解決銀企食用危機中的特殊作用
第二節 政府干預中小企業融資的原則
一、謹慎干預
二、適度干預
第三節 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政府行為
一、政府即為信用主體,需要依法守信
二、政府是政策性擔保體系的啟動者
三、政府控制融資系統風險的措施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觸融資的實證分析
第三章 中小企業貸款融資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中小企業貨款融資的現狀
第二節 對中小企業貸融資的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小企業政策性信用擔保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中小企業政策性信用擔保的運行模式
第二節 中國(大祟)小企業信用擔保的本土經驗
第三節 對中小企業政策性信用擔保的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部分 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法律分析
第五章 中小企業貸款融的法律分析
第六章 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的法律分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一、研究的緣起和意義
(一)研究的緣起
(二)選題的意義
二、研究范圍
三、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四、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
第一部分 中小企業發展和融資的一般理論
第一章 中小企業發展和融資模式選擇
第一節 中小企業概述
一、中小企業界定標准
二、中小企業界定對融資政策的影響
三、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一)中小企業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
(二)中小企業可以顯著緩解就業壓力
(三)中小企業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第二節 中小企業融資方式
一、內源性融資方式
二、外源性融資方式
(一)直接融資方式
(二)間接融資方式
第三節 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影響因素
一、企業發展階段對融資方式的影響
二、有限責任原則對融資方式的影響
(一)公司型企業的融資方式
(二)非公司型企業的融資方式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政府行為
第一節 政府干預中小企業融資的必要性
一、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市場失敗
(一)市場難以推進金融深化
(二)市場難以主導中小企業融資征信體系的構建
(三)市場難以化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高風險
二、中小企業融資市場中政府的作用
(一)政府在解決銀修正信用危機中的一般作用
(二)政府在解決銀企食用危機中的特殊作用
第二節 政府干預中小企業融資的原則
一、謹慎干預
二、適度干預
第三節 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政府行為
一、政府即為信用主體,需要依法守信
二、政府是政策性擔保體系的啟動者
三、政府控制融資系統風險的措施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觸融資的實證分析
第三章 中小企業貸款融資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中小企業貨款融資的現狀
第二節 對中小企業貸融資的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小企業政策性信用擔保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中小企業政策性信用擔保的運行模式
第二節 中國(大祟)小企業信用擔保的本土經驗
第三節 對中小企業政策性信用擔保的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部分 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法律分析
第五章 中小企業貸款融的法律分析
第六章 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的法律分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序
中小企業數量龐大,為經濟增長與就業所不可缺少。但是,中小企業也存有硬傷,諸如資歷不深、人才缺乏、研發不足、管理混亂、財務不全、信用度低等,因而其融資難困擾全世界,這在我國現階段尤為突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途徑之一在於以動產抵押融資,但是物權法對此並無規定。實踐中,中小企業從「地下錢庄」避法融資的實例則大量存在。
本書從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和融資困境的形因出發,試圖為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境找到一個切人點。學者大多數集中研究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某一具體制度,如信用擔保制度、風險投資制度、債券融資制度等,這些研究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然而,本書在搜集近幾年對中小企業融資狀況調查數據時發現,貸款難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難以提供符合銀行要求的擔保物品,銀行幾乎不給予小型企業微型企業信用貸款,甚至在有的銀行中形成了不給中小企業貸款的「慣例」。面對這一問題,作者以解決融資實踐困境為出發點和歸宿,關注現實條件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采用事例分析、統計數據為主的分析方法,結合修訂后的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破產法討論其中的法律問題。金融學和經濟學的研究角度則拓寬了本書的研究視野。
本書關注當前中小企業融資法律問題的解決,強調措施的可行性。和民法研究平等主體權利義務的角度不同,本書是在經濟法視角下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難題。因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境,包括該困境的表象擔保方式單一以及擔保品不足,均不是依靠市場力量或者貸款合同雙方協商可以解決的。因此從實用高效角度出發,本書從中小企業的系統風險和金融系統風險出發,強調政府在解決間接融資難題中的作用,關注政府在構建政策性擔保制度和中小企業融資征信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和金融學者從改革金融體系,構建關系型銀企公司的視角不同,本書集中於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中出現的法律問題,如動產抵押權、抵押登記模式、融資征信和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沖突和協調。同時緊緊圍繞中小企業的特點,從中小企業和銀行兩方面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法律問題並提出制度構建方案。所以,本書將中小企業問接融資困境放在銀企關系中考察,既從促進經濟發展角度探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從維護金融安全角度關注銀行資金的安全。結合銀行角度來考慮如何從法律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可以說是本書的一個創新點。
本書的某些研究還需要再深入,某些解決對策還需商榷,仍然需要作者在今后不斷深化和補充。例如,法律所追求的是社會的實質公正,意味着公正與效率和諧之一體,所以不能撇開社會問題、政府責任以及企業自身責任,只是從融資方式和法律規則角度來探討這一問題。但這項研究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單就一篇博士論文的容量難以涵括。希望鄢夢萱女士在今后的學習和研究中能夠將該課題繼續下去,再出成果。
鄢夢萱一直關注公司司法實踐與企業融資實踐,在進入西南政法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不久,即明確將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學習期間,經我推薦獲得「中國一歐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項目」資金支持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進行交流,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時為其撰寫博士論文搜集了資料。現她將博士論文增刪填補准備出版,作為作者的導師我深感欣慰。特為序,推薦給讀者。
吳越
2008年春於成都
本書從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和融資困境的形因出發,試圖為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境找到一個切人點。學者大多數集中研究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某一具體制度,如信用擔保制度、風險投資制度、債券融資制度等,這些研究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然而,本書在搜集近幾年對中小企業融資狀況調查數據時發現,貸款難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難以提供符合銀行要求的擔保物品,銀行幾乎不給予小型企業微型企業信用貸款,甚至在有的銀行中形成了不給中小企業貸款的「慣例」。面對這一問題,作者以解決融資實踐困境為出發點和歸宿,關注現實條件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采用事例分析、統計數據為主的分析方法,結合修訂后的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破產法討論其中的法律問題。金融學和經濟學的研究角度則拓寬了本書的研究視野。
本書關注當前中小企業融資法律問題的解決,強調措施的可行性。和民法研究平等主體權利義務的角度不同,本書是在經濟法視角下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難題。因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境,包括該困境的表象擔保方式單一以及擔保品不足,均不是依靠市場力量或者貸款合同雙方協商可以解決的。因此從實用高效角度出發,本書從中小企業的系統風險和金融系統風險出發,強調政府在解決間接融資難題中的作用,關注政府在構建政策性擔保制度和中小企業融資征信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和金融學者從改革金融體系,構建關系型銀企公司的視角不同,本書集中於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中出現的法律問題,如動產抵押權、抵押登記模式、融資征信和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沖突和協調。同時緊緊圍繞中小企業的特點,從中小企業和銀行兩方面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法律問題並提出制度構建方案。所以,本書將中小企業問接融資困境放在銀企關系中考察,既從促進經濟發展角度探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從維護金融安全角度關注銀行資金的安全。結合銀行角度來考慮如何從法律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可以說是本書的一個創新點。
本書的某些研究還需要再深入,某些解決對策還需商榷,仍然需要作者在今后不斷深化和補充。例如,法律所追求的是社會的實質公正,意味着公正與效率和諧之一體,所以不能撇開社會問題、政府責任以及企業自身責任,只是從融資方式和法律規則角度來探討這一問題。但這項研究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單就一篇博士論文的容量難以涵括。希望鄢夢萱女士在今后的學習和研究中能夠將該課題繼續下去,再出成果。
鄢夢萱一直關注公司司法實踐與企業融資實踐,在進入西南政法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不久,即明確將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學習期間,經我推薦獲得「中國一歐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項目」資金支持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進行交流,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時為其撰寫博士論文搜集了資料。現她將博士論文增刪填補准備出版,作為作者的導師我深感欣慰。特為序,推薦給讀者。
吳越
2008年春於成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