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逸出的乾坤
一方白色的幕幔,幾根撐起的竹竿,些許吹吹打打的樂手,一個獨自唱舞做打的藝人。隨著藝人手的擺動,幕幔上靈動著人間悲在歡、塵世離合,金戈鐵馬的交兵,神魔鬼怪的出神入化、千變萬幻的場面,于咿咿呀呀的說唱中,于激越纏綿的絲弦、鑼鼓、嗩吶的推波助瀾下,盡顯其中……
皮影戲好學 三根根難戳
皮影子一般都是用三根小棍支撐,全靠藝人雙手工藝來操作,將影人的形象在白幕上展現。影人的行、動、靜乃至、怒、哀、樂,就靠藝人的一雙手來表現,這是一種非同一般的功夫。看上去簡單,一方白布,幾許皮影,但要表演起來,尤其是要表演出名堂、表演得讓人感同身受,讓人喜歡卻不容易……
羅山皮影:痴迷的遠夢
羅山皮影表現內容豐富,皮影制作精美,生、旦、淨、丑行當齊全,音樂唱腔旋律流暢,唱詞道白雅俗共賞。令人驚嘆的是,羅山皮影是在一張長不過2米,寬不過1米的白布上,幾根隨地可取材的竹竿這樣的簡陋的舞台上表現出來的。用藝人的話來說就是:“我們是大別山區,平時怎樣就怎樣,方便群眾。”
靈福皮影:要出來的名堂
道情劇種來自老子的《道德經》,“情”和“經”同韻,民間藝人把道德經改為戲文,再通過音律樂師根據戲文的內容譜成樂曲,就形成了今天的道情皮影。戲文台詞哲理深、內涵豐富,意曲清雅悠揚,絲綿柔軟溫潤,原汁、原味、原生態的風格,百年不收,百唱不衰,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蘊藏著深厚的學術價值……
桐柏電影:一種別樣的孤獨守望
按當地人說法,桐柏皮影戲歷史久遠,相傳始于北宋。金兵南犯,岳飛率軍駐扎桐柏,曾多次出兵信陽,遏阻金兵南下,這樣,不少藝人因仰慕岳飛的忠勇大義來到桐柏。由于皮影體積小,裝箱方便,五六個人便可湊成一台戲,很適應在山區活動,所以皮影戲在流入桐柏後很快發展起來……
誰來撐起皮影的未來
“四條板凳七肩門,離了風簸唱不成。”對于皮影,要直接淘汰,不現實,畢竟有群眾基礎,但要提高,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藝人文化素質的提高,地方政府要從多方面來關心和愛護皮影。皮影的未來不由讓人有些擔憂,有一天,皮影會像古董一樣掛在牆上嗎?
河南民間皮影代表作品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