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咕咕:為瓦崗軍悲鳴
泥咕咕,這種泥玩造型古朴生動,鄉土氣息常有,黑黑的底色襯托出其他色彩的靚麗,每個上面都扎有兩個孔,「咕咕」、「嘟嘟」、「嗚嗚」一吹便響,那「咕咕」的聲音,是失落的將士為瓦崗軍的慘敗吹響。
泥咕咕緣何花開千年
無數的文明,往往因一次災難、一個變故戛然而止,小小的泥咕咕為什麼能經歷千年風霜,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呢?
楊(王己)屯的「泥彩塑大師」
85歲的王藍田很瘦、滿臉皺紋,下頜白須稀疏,但眼神卻仍透着一種生動的氣息。他的作品形象生動、細膩傳神,粗獷中凸現一種靈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授予他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游走
「猴兒精,頭上功,不求形似求神情。」張希和以捏泥猴出名,人們送他綽號「泥猴張」,他創作的「喜猴」、「憂猴」、「樂猴」、「睡覺猴」、「思念猴」、「醉酒猴」等,千姿百態,將猴子的天真活潑、滑稽可愛,表現得妙趣橫生。
「草根藝術」活力無限
咕咕嘰嘰楊(王己)屯,小猴八戒騎馬人。猴子雙響大小燕,能看能玩真有神。這種古老朴拙的民間玩具,沉淀着深厚的民族審美、情趣,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代代的藝人,將自己的才華、情趣和生活的理想,寄托、留存在小小的泥咕咕身上,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品,往往在粗獷憨厚中,凸現一種靈氣。
老調新聲共存並榮
原生態的民間文化和民間美術,呈現鮮明的中原區域文化特色,色彩常有,古朴厚重。置身於田野鄉間,民間美術成為農耕環境下獨具風格的文化載體,為廣大「草根」階層提供着宗教、情感、審美需要等方面的精神支撐,並廣泛影響着中原地區民俗、民風和審美習慣的演變與傳承,也對河南民間朴素的道德觀念的形成產生了較大影響。
河南民間泥塑泥咕咕代表作品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