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經濟學(修訂本)

民族經濟學(修訂本)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劉永佶/主/編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1782474
  • ISBN13:9787501782475
  • 裝訂:475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二章,分別是:第一章 民族經濟學的主體、對象、主義、方法、主題、內容、范疇、體系;第二章 經濟的民族性和民族的經濟發展與經濟關系;第三章 民族經濟的政治機制與文化內涵;第四章 民族經濟制度;第五章 民族經濟體制;第六章 民族經濟結構與運行機制;第七章 民族經濟的經營管理;第八章 民族經濟關系與交往;第九章 民族經濟發展;第十章 現代經濟大趨勢中民族經濟發展的共性與特性;第十一章 中華民族經濟的現代化;第十二章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

民族經濟學的研究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第四層次具體專題研究基礎上,對第三、二層次研究成果的不斷概括。其成果是以下三個層次的一般性前提。並在三層次的研究中加以檢驗和修正。由此這四個層次構成一個整體系統,並在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進程中共同發展。
 

目錄


第一章 民族經濟學的主體、對象、主義、方法、主題、內容、范疇、體系
一、主體:各民族有意識的勞動者
二、對象:在明確經濟的民族性前提下研究民族的經濟發展與關系的矛盾
三、主義:在社會主義本質和原則指導下的各民族勞動者經濟意識的概括
四、方法:實證與抽象的辯證統一
五、主題:探討各民族勞動者自主發展經濟的目的、方向、根據、條件和方式
六、內容:揭示和論證民族經濟發展及民族經濟關系中的矛盾
七、范疇:民族經濟矛盾的層次與主干概念規定
八、民族經濟學的體系
第二章 經濟的民族性和民族的經濟發展與經濟關系
一、民族是歷史形成的人類社會存在方式
二、民族是經濟的必要社會形式和屬性
三、經濟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四、民族經濟發展的動因與動力
五、民族內部的經濟關系與矛盾
六、民族間的經濟關系與矛盾
第三章 民族經濟的政治機制與文化內涵
一、民族與國家:統一與差異
二、民族經濟受國家政治制度的制約
三、、民族經濟受本民族特殊政治體制、政策等制約
四、民族經濟以民族文化為內涵
萬、國家的統一文化對民族經濟的制約
六、文化變革對民族經濟的促進
第四章 民族經濟制度
一、民族經濟制度的划分標准:民族勞動者素質技能和社會地位
二、民族經濟制度的內容:勞動力所有權和生產資料所有權及其派生的權利體系
三、民族經濟制度的演進:以民族勞動者的社會地位和權利為標志對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划分
四、民族經濟制度和國家經濟制度的統一
五、民族經濟制度與國家經濟制度的差異
六、變革經濟制度是民族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
第五章 民族經濟體制
一、民族經濟體制的界定
二、近現代民族經濟體制的具體形式
三、不同制度的民族經濟體制的比較
四、民族經濟體制改革是民族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五、經濟體制改革應充分考慮各民族經濟的特點
六、自主積極的經濟體制改革促進民族經濟發展
第六章 民族經濟結構與運行機制
一、經濟結構是經濟體制在總體經濟過程中的具體化
二、民族經濟結構功能的動態發揮:運行機制
三、民族經濟結構在國家經濟結構中的地位
四、社會主義現代民族經濟結構的核心:各族勞動者素質技能結構
五、民族經濟的投資結構
六、民族經濟的就業結構
七、民族經濟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
八、民族經濟的流通、分配、消費結構
九、民族經濟的區域結構
十、民族經濟結構的合理是運行機制優化的根據
十一、調整經濟結構,優化運行機制,促進民族經濟發展
第七章 民族經濟的經營管理
一、民族經濟的制度、體制、結構決定其經營管理
二、各民族文化對經營管理的制約
三、經營管理的權利和義務
四、個體生產的經營管理
五、私有企業的經營管理
六、公有企業的經營管理
七、民族經濟中多種經營管理方式並存及其相互制約和演化
第八章 民族經濟關系與交往
一、民族間經濟關系是民族經濟學的重要內容
二、國內民族經濟關系
三、國際民族經濟關系
四、密切交往是民族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五、民族經濟國際交往中的主權和利益沖突
六、民族經濟在交往中的融合與發展
第九章 民族經濟發展
一、民族的興衰取決於經濟發展
二、民族經濟發展的根據在能否確立提高勞動者社會地位的制度
三、變革經濟制度,改革經濟體制是民族經濟發展的必由之途
四、更新觀念是民族經濟發展的必要內容
五、民族經濟發展中的自主與開放
六、民族經濟發展與民族特點的保持和傳承
第十章 現代經濟大趨勢中民族經濟發展的共性與特性
一、資本全球化主導的現代工業化
二、工業化是現代化民族經濟發展的普遍趨勢
三、現代工業化的實質是勞動者素質技能的提高與發揮
四、不進行工業化的民族經濟必然衰亡
五、在工業化中落後的民族經濟只能居依附地位
六、工業化先進民族經濟發展的前途在於否定資本統治制度
七、工業化落後民族經濟發展的出路在於加速度提高勞動者社會地位和素質技能
八、社會主義:現代世界各民族經濟發展的共同趨勢
第十一章 中華民族經濟的現代化
一、中華民族是歷史形成的經濟、政治、文化統一體
二、中華民族經濟中的支民族成分
三、中華民族經濟歷史上的先進與現代的落後
四、主權完整和自主發展是中華民族經濟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五、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經濟現代化的指導
六、工業化是中華民族經濟現代化的根本任務
七、城市化是中華民族經濟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八、中華民族經濟發展中各支民族的和諧互動
第十二章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
一、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的規定與分布
二、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差異
三、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應以勞動者為主體
四、社會主義是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
五、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的主題是人的現代化主導的可持續發展的全面工業化
六、中國少數民族經濟體制的改革:一般性和特殊性
七、民族區域自治法在少數民族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中的規范作用
八、以提高勞動者素質技能為中心,調整經濟結構,完善經營管理,擴大交往,實現少數民族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因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特殊性而出現的經濟學研究,是經濟學的一個子系統,大體分為四個層次:一、民族經濟學,這是處於經濟學系統第一層次的研究,它以全世界所有民族經濟發展與經濟關系一般性矛盾為對象,以揭示其一般性規律和發展趨勢為目的;二、國度性民族經濟學,在中國就是中華民族經濟學,是從國家民族層次,從中華民族經濟總體對它的各支民族經濟矛盾和經濟關系的研究,探討並揭示中華民族經濟發展的規律,以及處理各支民族關系的原則和政策依據;三、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學,這是本經濟學子系統的核心和重點,正是這個層次的研究,衍生出作為其邏輯前導的以上兩個層次,並展開於下一層次的具體專題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學探討少數民族經濟矛盾的特殊性和各民族的經濟關系,論證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規律與趨勢;四、對少數民族經濟的具體專題研究,這是幾十年來成果最多,內容也最豐富的研究,它是以上三個層次的基礎,同時也在以上三個層次研究成果的指導下繼續擴乏和深化。

處於第一層次的民族經濟學,是本經濟學子系統的抽象層次,色是對本系統基本觀念、原則、方法、主題、主張等的一般性規定。民族經濟學的研究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第四層次具體專題研究基礎上,對第三、二層次研究成果的不斷概括。其成果是以下三個層次的一般性前提,並在三個層次的研究中加以檢驗利修正。由此這四個層次構成一個整體系統,並在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進程中共同發展。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和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學研究所長期從事本子系統的研究,並形成了自己的學術團隊。我們己有的研究,包括了這四個層次,而且以第四層次為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對第一、二、三層次也進行了反復的探討,出版了相應著作、教材,發表了相關論文。近幾年,中央民族大學「21 I工程」和「985工程」都把本子系統的研究列為重點項目。由此,我們展開了密集扎實的系統研究,在四個層次都取得了顯著進展。本書在「211工程」中曾以《民族經濟學大綱》為題出版,現在納人「985工程」,又集中力量進行了全面、細致的修改,從觀念、范疇、概念和體系上都更為明確,但仍不夠成熟,還要在同時進行的以下三個層次的研究中,不斷地檢驗,並概括其成果對本書及本層次的研究加以充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