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村鎮建築文化

中國村鎮建築文化
定價:648
NT $ 564
  • 作者:李百浩 萬艷華
  •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5151191
  • ISBN13:9787535151193
  • 裝訂:204頁 / 30 x 22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文庫》的選題所涉范圍是比較全面的,從中國古代建築思想、理論,建築制度、建築文化觀、建築藝術、建築形制、中西建築文化交融等各個層面來闡釋中國建築文化的特征,是一套全面研究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大型學術叢書。從建築文化學到建築思想的淵源、流變,從建築的詞源到典辛制度的考錄,從墓葬建築到園林,從史前的聚落形態到歷代城市的演變,從創作理論到形制的源流,從裝飾藝術到小品的文化觀,從建築的外部空間構成到環境生態觀,從歷代名作、名匠到軍事、橋梁建築藝術莫不包羅並列、幾乎各專著本身即具有新創性。

本書對中國村鎮建築文化進行了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國村、鎮的淵源與流變、概念、類型及總體規模
第二節 中國文化對中國村鎮建築文化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村鎮建築的文化內涵與特質
第二章 中國村鎮建築選址
第一節 中國村鎮建築選址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第二節 風水觀念與中國村鎮建築選址
第三章 中國村鎮空間格局
第一節 中國村鎮外部空間形態
第二節 中國村鎮街巷空間格局
第四章 中國村鎮聚落景觀
第一節 中國村鎮山水自然景觀
第二節 中國村鎮街巷空間景觀
第三節 中國村鎮建築造型景觀
第四節 中國村鎮民俗生活景觀
第五章 中國村鎮建築構成
第一節 中國村鎮居住建築
第二節 中國村鎮公共建築
第三節 中國村鎮宗教建築
第四節 中國村鎮園林建築
第五節 中國村鎮防御建築
第六章 中國村鎮建築技藝
第一節 中國村鎮建築結構
第二節 中國村鎮建築構造
第三節 中國村鎮建築物理
第四節 中國村鎮建築裝飾
第五節 中國村鎮建築工匠
第七章 中國村鎮建築范例
第一節 江南水鄉村鎮建築
第二節 西南山地干欄建築
第三節 黃土高原窯洞建築
第四節 山西合院村鎮建築
第五節 閩南客家土樓建築
第六節 徽州鄉土村鎮建築
第七節 貴州屯堡村鎮建築
第八節 少數民族村鎮建築
第八章 中國村鎮建築模式
第一節 依山傍水的村鎮建築選址
第二節 因地制宜的村鎮布局模式
第三節 多樣有序的村鎮空間形態模式
第四節 封閉內向的居住模式
第五節 風格統一的地域建築形式
第六節 就地取材的營造方式
第九章 中國村鎮建築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節 血緣與宗法禮制
第二節 人本與實用理性
第三節 戀士與農本主義
第四節 納氣與風水觀念
第五節 納吉的審美情趣
第六節 天人合一的時空觀
第十章 中國村鎮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第一節 中國歷史文化村鎮保護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第二節 中國村鎮建築文化發展的困境
第三節 中國優秀村鎮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後記
 

泱泱中華,方圓九州,五千年古國,星移物換。西起世界的屋脊喜馬拉雅山詠,東至太平洋的東海岸,在這片廣大的地域中,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江河湖泊,所有這些大自然的賜予,滋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由漢、回、壯、藏、蒙等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發展,豐富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民族文化:她有著五千多年的深厚積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積累、融合和創新,雖經無數次紛爭離合,但始終凝聚著一種精神,那就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永遠向上的精神——民族魂。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她蘊藏著強大的凝聚力,頌揚著自己的文明,榮耀著自己的文化,不斷抗擊著外來者的入侵。古代四大文明中,有的消失了,有的殘缺了,有的轉化了,惟有中華民族的文明能不斷繼承、發揚和創新.昂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她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永遠閃亮一雖然經過了屈辱的年代,終能堅持地站起來,為世人刮目。近百年來,她屢遭列強的侵略、蹂躪,英雄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仆後繼,經過了短短的五十年。煥發出青春。人民需要歷史的記載,人民需要歷史的 回憶、歷史的總結,更需要歷史的開創,讓存在和延續了五千年的文化具有新的魅力和價值。這個價值是我們偉大民族存在的基礎,是啟迪我們未來的信念和信仰的基石。我們每前進一步都不能忘卻和割斷自己的歷史,因為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中華民族文化深厚廣博,不論是在音樂歌舞、詩文書畫中。還是在典章文物、禮俗制度中都蘊涵銘記著中華民族深沉的情感,反映出他們的審美情趣,哲學思考。而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建築藝術的表現最具有綜合性,表現方式獨樹一幟,表現效果遒勁有力。建築是藝術和生活的空間載體,是技術和藝術的結晶,是文明形成、發展的物化體現。

原始人群聚集生活開始後,嘗試用樹枝、泥土、石頭等原始材料來構築生存空間,建築活動開始了。在進一步的演化發展中產生了城市,城市是人類高效的聚集形態。中國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形制,作為社會體制的空間體現,具有顯明的東方特征,是世界城市史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城市是農業社會的城市,是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市。中國古代建築受宗教、禮儀的影響,受儒家思想的制約,有嚴格的等級性。王城之內,宮城居中,前朝後市,早在周代,已有都城「營國制度」。中央政權統治和管轄著地方行政,控制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在黃河、長江流域逐漸形成了以行政體系為主的城鎮體系。在漢民族文化的強大影響下,少數民族城鎮仍然保持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必然依托區域政治、經濟特點和文化特點,且受到民俗文化的影響。豐富的城市形態遍布於全中國,並不斷地延續其生命力。雖然它們有的被戰爭破壞,被自然災害所湮滅,但對於它們的發掘和研究仍然是現代城市發展的基礎,是中華民族建築文化生命力延續的象征。中國的城市選址注重依托水系,水系依托大江大湖,江湖依托自然生靈,自然生靈的生存離不開古代的自然生態。雖然經過了幾次大的人口遷移和社會變遷,但中國城市始終存在一種相對固定的模式。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城市歷史形態和形象特點,始終得以保持,那些壯麗的城牆、城門、城樓、護城河等構成了城市的堅不可摧的軍事防御性建築形象。

山地的城市與建築,為適應自然地貌的特性,沿著蜿蜒的山麓,利用易於建築的地段,與山形和自然環境渾然一體。都城的選址,意在「象天法地」。北京城選址在華北平原,歷經千年修葺,特別是明代的大規模建設,使之成為世界城市的瑰寶,保留了最為完整的城垣。西安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歷經朝代的更替,依然保留了城牆和城市結構的特點。南京是一座宏偉的城市,明代建設的城牆,寬達9m,高13m左右,至今沒有哪個城市能比過它的。它順應自然形態,蜿蜒於鍾山之下,北起長江,南至秦淮河,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是適應自然與軍事防御相結合的城池典范。東海之濱,歷史上有許多海防城市,如惠安崇武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在抗擊外敵入侵中起過很大作用。中國最宏偉的城牆是長城,從戰國時始築,至明清一直修築不止,成為人造衛星上可見的中華長龍。

由於中國幅員廣大,從風光綺麗的北國到綠林茂盛的南疆,由於自然地理條件的隔絕,影響了各地區人民的交往,但另一方面,卻使各地區的城鎮和建築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不斷地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這些都是中國城市和建築發展歷史的豐富資源和歷史見證,更是新時代技術、文明和文化發展的不竭動力。

我們難以想象如果沒有布達拉中,沒有長域,沒有故宮、天壇,沒有承德避璁山庄,沒有各地民居和少數民族的建築等等,又怎麽能夠讓人們完整地理解中國豐富的古代文化。中國各地豐富多彩的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以它們為載體的。文化是人的文化、生活的文化。文明是文化的凝結。中國各地的民居綺麗多彩,由於各地的氣候、地理、人文、生活習俗之不同而呈現出千姿百態.並仍統一在相對固定的院落模式中。從冰封千里的東北看厚大石牆的四合院,從雲、責、黔山地看山寨的吊腳樓,從閩江、珠江流域看飄逸通透的閩粵民宅,真是繽紛多彩:又如皖南民居依山而水,一簇簇、一群群,展現著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除黃河、長江外,我國還有許多重要的河流,孕育、產生了不同的地域建築父化。在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人們利用黃土夯築牆垣、城牆.域樓建築十分壯麗。窯洞民居,渾然天成,形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