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話語理論,把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重要命題 「文學是人學」轉化為「人的話語」,同時把「人」的話語置於近二十年來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經濟變革的背景之中,集中討論了近三十年來小說中的「人」的話語的生成、嬗變、歷史性特征及內涵,從而揭示了「人」的話語嬗變的歷史之謎,建構了近三十年來小說中的「人」的話語網絡。
作者簡介:
周新民,出生於1972年,湖北浠水人,湖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200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後在華中師范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獲博士後證書。已在《學術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
目錄
序
導論
第一章 政治變革與「人」的話語建構
第一節 「人」的話語出場
第二節 「人」的邊界
第二章 歷史鏡像
第一節 人性的回歸
第二節 「理想」:歷史意識的鏡像
第三節 「知識」敘事
第三章 文化啟迪與「人」的話語轉型
第一節 現代人本主義思想的震盪
第二節 後現代主義思想的傳播
第三節 「人」:歷史的解構
第四章 「個人」的浮出
第一節 個體意識的回歸
第二節 「知識的暴力」敘事
第三節 指涉關聯的斷裂
第五章 生命的張揚
第一節 虛無的歷史
第二節 生命意識的逃遁
第三節 個人歷史性維度的書寫
第六章 神性的訴求
第一節 個體生存的承擔
第二節 由革命走向神性
第三節 自然:人類的自我救贖
第七章 身體:「人」的延伸與轉折
第一節 經濟視閾下的「人」的話語轉型
第二節 性的本體化敘事
第三節 金錢與身體
第四節 身體:女性主體意識的建構
附錄
一 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
——王安憶訪談錄
二 寫作,就是反模仿
——葉兆言訪談錄
三 打開人性的皺褶
——蘇童訪談錄
四 由道德救贖走向神性救贖
——劉醒龍訪談錄
五 靈魂的守望與救贖
——陳應松訪談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導論
第一章 政治變革與「人」的話語建構
第一節 「人」的話語出場
第二節 「人」的邊界
第二章 歷史鏡像
第一節 人性的回歸
第二節 「理想」:歷史意識的鏡像
第三節 「知識」敘事
第三章 文化啟迪與「人」的話語轉型
第一節 現代人本主義思想的震盪
第二節 後現代主義思想的傳播
第三節 「人」:歷史的解構
第四章 「個人」的浮出
第一節 個體意識的回歸
第二節 「知識的暴力」敘事
第三節 指涉關聯的斷裂
第五章 生命的張揚
第一節 虛無的歷史
第二節 生命意識的逃遁
第三節 個人歷史性維度的書寫
第六章 神性的訴求
第一節 個體生存的承擔
第二節 由革命走向神性
第三節 自然:人類的自我救贖
第七章 身體:「人」的延伸與轉折
第一節 經濟視閾下的「人」的話語轉型
第二節 性的本體化敘事
第三節 金錢與身體
第四節 身體:女性主體意識的建構
附錄
一 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
——王安憶訪談錄
二 寫作,就是反模仿
——葉兆言訪談錄
三 打開人性的皺褶
——蘇童訪談錄
四 由道德救贖走向神性救贖
——劉醒龍訪談錄
五 靈魂的守望與救贖
——陳應松訪談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
在文學領域,「文學是人學」,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命題;唯其至高無上,所以就存在被架空的危險。放眼中外古今,你能說,哪一種文學不是人學?寫花鳥蟲魚、山水田園的.不是人學?無須我來回答,20世紀60年代關於「山水詩和共鳴」問題的討論,雖然重點在階級性問題,但不管最終的結論如何、有無結論,山水詩終歸是人寫的,是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所以也就離不開人。或者說,在當代中國,極「左」的政治化時期的文學,是「非人」的。殊不知,恰恰是那時候的政治,把「人的因素」,放到了「第一」的位置上,你說被這種政治「化」過了的文學,反而是「非人」的,似乎也說不過去。只不過,那時候的人,往往是魯迅所說的「眾數」,即群體意義上的或集合概念的人,而不是五四時期啟蒙思想家眼里的「個人」。凡此種種,既然中外古今的文學都咸與「人學」了,說文學是人學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說這番話,並非在這兒抬杠,而是說,研究文學的人,不要滿足於拿文學是人學這句話到處去套,這樣,要麼搔不着癢處,要麼說了等於白說。再說,與文學有關的人,如同現實中的人一樣,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創作文學的人,即作家在變,被作家創造的人,即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思想感情,同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而且,在這些變化背后,還隱含着一個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作家對人的認識和理解,即關於人的觀念的變化。這個變化直接決定了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變化。遠的例子不舉,就說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作家,先前認定人是分屬不同階級的,是有階級性的,所以文學中所寫的愛和恨之類的感情,都不是「無緣無故」地發生的,是階級感情的一種表現。近三十年來,由於社會歷史的變化,作家對人的認識和理解,也發生了變化,這回不再死摳人的階級性問題了,而是更多地關注超出階級之上的人的自然屬性或普遍人性。由於作家頭腦中關於人的觀念變化了,所以作為人學的文學也隨之發生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文學,既可以看出文學的變化,也可以從文學中反身觀照人自身的變化,對歷史地「認識你自己」,是饒有意味的。
周新民的這部著作,就是研究最近三十年來,當代小說中人的話語」(即人的觀念及其表現)的變化的。這原本是他的士士學位論文,答辯時頗得好評,后來又經過修改調整、增刪打磨,顯得更加完善。新民在碩士研究生階段,原本是學文藝學的,后來到我門下「被迫」轉向現當代文學,就像當年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一樣,雖然吃了一些苦頭,但也頗見成效。所以他的這部著作,既帶有他的出身成分決定的長於思辨的色彩,也帶有接受改造后練就的經驗實證的功夫。雖然新民還沒有把二者結合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但這部著作的出版,畢竟預示了他在這方面的一個良好的發展趨勢。
於可訓
2007年10月31日寫於珞珈山兩不厭樓
我說這番話,並非在這兒抬杠,而是說,研究文學的人,不要滿足於拿文學是人學這句話到處去套,這樣,要麼搔不着癢處,要麼說了等於白說。再說,與文學有關的人,如同現實中的人一樣,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創作文學的人,即作家在變,被作家創造的人,即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思想感情,同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而且,在這些變化背后,還隱含着一個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作家對人的認識和理解,即關於人的觀念的變化。這個變化直接決定了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變化。遠的例子不舉,就說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作家,先前認定人是分屬不同階級的,是有階級性的,所以文學中所寫的愛和恨之類的感情,都不是「無緣無故」地發生的,是階級感情的一種表現。近三十年來,由於社會歷史的變化,作家對人的認識和理解,也發生了變化,這回不再死摳人的階級性問題了,而是更多地關注超出階級之上的人的自然屬性或普遍人性。由於作家頭腦中關於人的觀念變化了,所以作為人學的文學也隨之發生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文學,既可以看出文學的變化,也可以從文學中反身觀照人自身的變化,對歷史地「認識你自己」,是饒有意味的。
周新民的這部著作,就是研究最近三十年來,當代小說中人的話語」(即人的觀念及其表現)的變化的。這原本是他的士士學位論文,答辯時頗得好評,后來又經過修改調整、增刪打磨,顯得更加完善。新民在碩士研究生階段,原本是學文藝學的,后來到我門下「被迫」轉向現當代文學,就像當年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一樣,雖然吃了一些苦頭,但也頗見成效。所以他的這部著作,既帶有他的出身成分決定的長於思辨的色彩,也帶有接受改造后練就的經驗實證的功夫。雖然新民還沒有把二者結合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但這部著作的出版,畢竟預示了他在這方面的一個良好的發展趨勢。
於可訓
2007年10月31日寫於珞珈山兩不厭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