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題選擇中國的德語文學研究史作為治學對象,兼及學科史研究與學術史研究。
全書追溯”德語文學”在現代中國作為一個學科的形成,考鏡源流,既注重對機構的歷史考察,也注重對人物的個案研究。尤其關注的是,作為一門相對邊緣的學科,德語文學研究是如何在現代中國語境中生成,並由此生發出與此相關的學術史、文學史、教育史與思想史課題,進而探討其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意義,努力呈現較為完整的現代中國語境內的德語文學學科史景觀。
目錄
《學術史叢書》總序
序:不只是一部學科史
導言 學科史構建與學術史進程
第一章 傳統思路的「德國探究」
第一節 德語教學在近代中國的興起——從官方到民間
第二節 德國教育對近代中國的影響——以同濟醫工、青島高專的辦學實踐為例
第三節 德國研究在近代中國的興起——以改良派為中心
第四節 近代中國對德語文學的期待——從歌德之紹介到學科之雛形
第二章 現代大學制度的建立與德語文學學科的形成——以北大德文系為中心
第一節 北大德國文學系的創立情況及其時代背景
第二節 北大德文系年代前後的課程、圖書與教學
第三節 北大德文系早期的師生狀況及其學術史意義
第三章 從「學生一代」到「先生一代」:清華與西南聯大的德文教授
第一節 清華德文專業的早期發展及其學術史意義
第二節 由學生到先生:陳銓在清華的經歷與選擇
第三節 西南聯大時代的德語教育與德文教授
第四章 南北大學與德風東漸:1940年代德文專業的變遷
第一節 德風東漸的背景與德文專業的樞紐地位
第二節 北大、清華、中大德文專業的興替
第三節 作為機構的德文系:教育史、學術史與文化史視角的考察
第五章 德國文學史的編撰與思路歧異——以《德國文學概論》為中心
第一節 現代中國對「德國文學史」的期待視野
第二節 劉大傑的學術訓練與文學史觀
第三節 德國文學史撰作的方法、意義與思路
第六章 歌德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義——以馮至的《歌德論述》為中心
第一節 歌德譯介與研究的時代背景及《歌德論述》的意義
第二節 馮至的歌德觀及其個案研究的學術史意義
第三節 中國歌德研究的新起點
第七章 中德比較文學研究及其學術史位置——以陳銓的《中德文學研究》為中心
第一節 現代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背景及中德比較文學的位置
第二節 陳銓的比較文學觀——以《中德文學研究》為中心
第三節 中德比較文學研究的學術推進與時代維度
第八章 機構建制、學風流變與方法選擇:現代中國語境里的德語文學研究
第一節 「先生一代」與「學生一代」:先行者的「奠基工程」與後來者的「傳承意識」
第二節 「國學」與「外國學」——以傅斯年與馮至的比較為中心
第三節 「方法選擇」與「自身困境」——從「學術倫理學」、「學術社會學」雙重視角對馮至、陳銓進行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西文—中文名詞對照表·索引
中文名詞索引
表格目錄
後記
序:不只是一部學科史
導言 學科史構建與學術史進程
第一章 傳統思路的「德國探究」
第一節 德語教學在近代中國的興起——從官方到民間
第二節 德國教育對近代中國的影響——以同濟醫工、青島高專的辦學實踐為例
第三節 德國研究在近代中國的興起——以改良派為中心
第四節 近代中國對德語文學的期待——從歌德之紹介到學科之雛形
第二章 現代大學制度的建立與德語文學學科的形成——以北大德文系為中心
第一節 北大德國文學系的創立情況及其時代背景
第二節 北大德文系年代前後的課程、圖書與教學
第三節 北大德文系早期的師生狀況及其學術史意義
第三章 從「學生一代」到「先生一代」:清華與西南聯大的德文教授
第一節 清華德文專業的早期發展及其學術史意義
第二節 由學生到先生:陳銓在清華的經歷與選擇
第三節 西南聯大時代的德語教育與德文教授
第四章 南北大學與德風東漸:1940年代德文專業的變遷
第一節 德風東漸的背景與德文專業的樞紐地位
第二節 北大、清華、中大德文專業的興替
第三節 作為機構的德文系:教育史、學術史與文化史視角的考察
第五章 德國文學史的編撰與思路歧異——以《德國文學概論》為中心
第一節 現代中國對「德國文學史」的期待視野
第二節 劉大傑的學術訓練與文學史觀
第三節 德國文學史撰作的方法、意義與思路
第六章 歌德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義——以馮至的《歌德論述》為中心
第一節 歌德譯介與研究的時代背景及《歌德論述》的意義
第二節 馮至的歌德觀及其個案研究的學術史意義
第三節 中國歌德研究的新起點
第七章 中德比較文學研究及其學術史位置——以陳銓的《中德文學研究》為中心
第一節 現代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背景及中德比較文學的位置
第二節 陳銓的比較文學觀——以《中德文學研究》為中心
第三節 中德比較文學研究的學術推進與時代維度
第八章 機構建制、學風流變與方法選擇:現代中國語境里的德語文學研究
第一節 「先生一代」與「學生一代」:先行者的「奠基工程」與後來者的「傳承意識」
第二節 「國學」與「外國學」——以傅斯年與馮至的比較為中心
第三節 「方法選擇」與「自身困境」——從「學術倫理學」、「學術社會學」雙重視角對馮至、陳銓進行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西文—中文名詞對照表·索引
中文名詞索引
表格目錄
後記
序
不只是一部學科史…… 楊武能
這是一部追本溯源、鉤沉索隱的學科史著作。研究對象,誠如書名所示,主要為德國文學研究在現代中國發端、演進和發展的歷史。當今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整個已處於學術的邊緣,其中很不顯眼的德國文學研究,自馮至先生辭世以來更淪為了邊緣的邊緣,囡此備受忽視、冷落,願意涉足的人日益稀少。在這種情勢下,投身這一冷門學科的學科史研究,多麼需耍甘於寂寞和不畏辛勞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啊。單單這一點,就令我對作者葉雋博士心懷敬意,就令我不能不對他這本書的出版鼓掌叫好。
筆者孤陋寡聞,不知我國外國文學研究領域是否已經有過類似的學科史著作,但卻可以肯定,在中國德語文學范疇它是碳天荒的第一部。毫無疑詞,這又增加了這部書的意義和價值。前幾年出版的拙著《三葉集》有篇序言《小草狂語》,曾不無自豪地提到不才在「山中元老虎,猴子稱霸王」態勢下搞到的幾個第一,但在最后卻解釋說:「如此明目張膽地以自傲示人,顯崬很不君子,明眼慧心的學友和讀者不會不明白我的月意,我的苦心:不過是為了激勵,或者說挑戰同行中的有心人特別是后起之秀,讓他們來趕超不才,把我們這本未不起眼的事情搞得多一點聲色!對社會多起一些作用也多受一份重視罷了。」葉雋博士正是我所期待的有心人和后起之秀,他的著作乏超了我近耳十年前敷衍成書的《歌德與中國》,創造了一個比我更有分量和價值的第一。我充分體驗到這分量和價值並予以高庋的評價,是因為自己也曾有意寫這樣一本書,然則深感力不從心,終亍知難而退。也由於此,我片仡這個第一感到驕傲和高興,高興中國德語文學——其實確切地講不只昊釒語文學——的研究后繼有人。
顯而易見,我這里所說的力,既指精力、毅力,吏指學養、學力。葉雋諄士不僅正值盛年,學術背景也令人羨慕。這兩個並非人人都有的優越奏佯,又使他的著作具有了更具實質意義的特點和優點,那就是既富學術喧乜不乏新意。新意體現在他使用了種種前輩學者不曾用過的研究模式存方法,這一點稍加比較即可看出;毋庸贅述;對其富有學術性這個優點,則不妨多說兩句。筆者不揣淺陋地歸納出幾條,就教於作者、讀者和 ̄同行專家。
這是一部學科史,作者以題名如此定義,但事實上又不只是一部學科支。因為本書的一大特點或優點,在於它並不局限於史料的羅列、堆砌,以致變成一本枯燥乏味的資料集抑或編年史,而是立意深遠開闊,拿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要將學科史梳理與學術史研究結合在一趄,以求在相當程庋上折射出中國的「外國學」所共有的研究進程、曲折經歷,且不以此為限,還「嘗試整合學術史、教育史、社會史與文化史的融通視野,借鑒各領域的研究方法,努力呈現較為完整的現代中國語境內的德語文學學科史的景觀」。所以,速部著作就不僅富有學科史甚或學術史價值,也在相當程庋上反映出了現代中國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歷程,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思想史和德中文化交流史意義。
這部著作的另一可貴之處是強烈的問題意識。既為史學著作,就難免史實的搜集、考訂、陳述,但作者不只善於抓佇和突坤重點,避免平鐨直敘、平淡無奇,而且以現代中國的一些重要機構、人物和荸件,建構本書的看點或骨肉,進而再圍繞着它們提出一個個富有啟發性和學術意義的問題。逑便賦予了骨肉以精神,使原本枯燥的史料和故人、舊事有了現實意義和鮮活生命,讓人讀來不覺得乏味、隔膜,而是相當地有趣和親切。具體講,作者精心設計的章節標題,就凸現了他可貴的問題意識。
不能不說說史料的豐富、翔實,囡為這是一部史學著作的價值基礎。作者具有做實證尹考辨的深厚功底,也勤亍在這方面花時間、下工夫。在學風十分浮躁的今日,這應該說難能可貴。記得他常常為了一些「細枝末節」,不厭其煩、不遠萬里地馳書向我求證,時常令我窮於應對。須知,本人的主要志趣在德語文學譯介,研究乃不得已而為之,對他擅長的逑類研究只在早主玩過一段時閬的票。可盡管如此,對包括葉雋博士在內的實實在在做研乇妁年輕學友,我不但懷有厚望,也真是心存敬意。
至於學術著作本應具備的諸如系統、全面、深刻、結構謹嚴、邏輯性強等辜優點,就不必贅述了。總之,這是一部作者用心良苦、富有學術價值、值得衾們重視的好書、力作。
年輕的葉雋博士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之所以眼界開闊、學養深享,除了他是一個有心人並作了長期的努力,追本溯源,還得益亍他曾就讀亍國內一系列重點學府,並有機會在國內外一些權威學術機構從辜研究工作,有幸得到一位又一位名師的教誨。正是這些優越的、令我輩艷羨的條牛,成全他完成了這樣一部書。
當然,盡管優點多而突出,卻也不可能沒有值得商榷、探討的問題。衾個人感覺,最突出的問題恐怕出在「正名」兩個字。作者把書的內容大王框限為「德語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然則「德語文學研究」這頂帽子太、太局促,罩不住底下生長出未的巨大腦袋和軀體。原囡就在通常譯作三耳曼學或德國學的Cermanistik這一學科稱謂,被以偏概全地譯成了「德國文學研究」甚至只是「德語文學」,以致有的地方出現了以「中國的鎿國文學」替代內涵豐富得多的「中國的口耳曼學」的情況。以葉雋博士茉好學深思,不會不明白根本不存在「中國的德國文學」,也就是不存在震德語在中國完成的文學創作,而只有中國的日耳曼學抑或中國的德國芥究。為什麼把Cermanistik簡單地等同子德語文學研究甚或德語文學有失偏頗,我想無須多作解釋。更有甚者,書中還將中國的國學和所謂外彐學相授並論、對照使用,似乎也欠考慮。囡為國學一詞素有特定含義,不等於一般說的漢學或中國學。洋洋四十萬言的薯作有所疏忽,留下二三問題,算不了什麼。正是因為留下了問題,就存在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佘地。
在這個意義上,我期待着葉雋博士下一部更精彩的大作問世。
2008年7月16日於德國繆爾斯
這是一部追本溯源、鉤沉索隱的學科史著作。研究對象,誠如書名所示,主要為德國文學研究在現代中國發端、演進和發展的歷史。當今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整個已處於學術的邊緣,其中很不顯眼的德國文學研究,自馮至先生辭世以來更淪為了邊緣的邊緣,囡此備受忽視、冷落,願意涉足的人日益稀少。在這種情勢下,投身這一冷門學科的學科史研究,多麼需耍甘於寂寞和不畏辛勞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啊。單單這一點,就令我對作者葉雋博士心懷敬意,就令我不能不對他這本書的出版鼓掌叫好。
筆者孤陋寡聞,不知我國外國文學研究領域是否已經有過類似的學科史著作,但卻可以肯定,在中國德語文學范疇它是碳天荒的第一部。毫無疑詞,這又增加了這部書的意義和價值。前幾年出版的拙著《三葉集》有篇序言《小草狂語》,曾不無自豪地提到不才在「山中元老虎,猴子稱霸王」態勢下搞到的幾個第一,但在最后卻解釋說:「如此明目張膽地以自傲示人,顯崬很不君子,明眼慧心的學友和讀者不會不明白我的月意,我的苦心:不過是為了激勵,或者說挑戰同行中的有心人特別是后起之秀,讓他們來趕超不才,把我們這本未不起眼的事情搞得多一點聲色!對社會多起一些作用也多受一份重視罷了。」葉雋博士正是我所期待的有心人和后起之秀,他的著作乏超了我近耳十年前敷衍成書的《歌德與中國》,創造了一個比我更有分量和價值的第一。我充分體驗到這分量和價值並予以高庋的評價,是因為自己也曾有意寫這樣一本書,然則深感力不從心,終亍知難而退。也由於此,我片仡這個第一感到驕傲和高興,高興中國德語文學——其實確切地講不只昊釒語文學——的研究后繼有人。
顯而易見,我這里所說的力,既指精力、毅力,吏指學養、學力。葉雋諄士不僅正值盛年,學術背景也令人羨慕。這兩個並非人人都有的優越奏佯,又使他的著作具有了更具實質意義的特點和優點,那就是既富學術喧乜不乏新意。新意體現在他使用了種種前輩學者不曾用過的研究模式存方法,這一點稍加比較即可看出;毋庸贅述;對其富有學術性這個優點,則不妨多說兩句。筆者不揣淺陋地歸納出幾條,就教於作者、讀者和 ̄同行專家。
這是一部學科史,作者以題名如此定義,但事實上又不只是一部學科支。因為本書的一大特點或優點,在於它並不局限於史料的羅列、堆砌,以致變成一本枯燥乏味的資料集抑或編年史,而是立意深遠開闊,拿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要將學科史梳理與學術史研究結合在一趄,以求在相當程庋上折射出中國的「外國學」所共有的研究進程、曲折經歷,且不以此為限,還「嘗試整合學術史、教育史、社會史與文化史的融通視野,借鑒各領域的研究方法,努力呈現較為完整的現代中國語境內的德語文學學科史的景觀」。所以,速部著作就不僅富有學科史甚或學術史價值,也在相當程庋上反映出了現代中國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歷程,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思想史和德中文化交流史意義。
這部著作的另一可貴之處是強烈的問題意識。既為史學著作,就難免史實的搜集、考訂、陳述,但作者不只善於抓佇和突坤重點,避免平鐨直敘、平淡無奇,而且以現代中國的一些重要機構、人物和荸件,建構本書的看點或骨肉,進而再圍繞着它們提出一個個富有啟發性和學術意義的問題。逑便賦予了骨肉以精神,使原本枯燥的史料和故人、舊事有了現實意義和鮮活生命,讓人讀來不覺得乏味、隔膜,而是相當地有趣和親切。具體講,作者精心設計的章節標題,就凸現了他可貴的問題意識。
不能不說說史料的豐富、翔實,囡為這是一部史學著作的價值基礎。作者具有做實證尹考辨的深厚功底,也勤亍在這方面花時間、下工夫。在學風十分浮躁的今日,這應該說難能可貴。記得他常常為了一些「細枝末節」,不厭其煩、不遠萬里地馳書向我求證,時常令我窮於應對。須知,本人的主要志趣在德語文學譯介,研究乃不得已而為之,對他擅長的逑類研究只在早主玩過一段時閬的票。可盡管如此,對包括葉雋博士在內的實實在在做研乇妁年輕學友,我不但懷有厚望,也真是心存敬意。
至於學術著作本應具備的諸如系統、全面、深刻、結構謹嚴、邏輯性強等辜優點,就不必贅述了。總之,這是一部作者用心良苦、富有學術價值、值得衾們重視的好書、力作。
年輕的葉雋博士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之所以眼界開闊、學養深享,除了他是一個有心人並作了長期的努力,追本溯源,還得益亍他曾就讀亍國內一系列重點學府,並有機會在國內外一些權威學術機構從辜研究工作,有幸得到一位又一位名師的教誨。正是這些優越的、令我輩艷羨的條牛,成全他完成了這樣一部書。
當然,盡管優點多而突出,卻也不可能沒有值得商榷、探討的問題。衾個人感覺,最突出的問題恐怕出在「正名」兩個字。作者把書的內容大王框限為「德語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然則「德語文學研究」這頂帽子太、太局促,罩不住底下生長出未的巨大腦袋和軀體。原囡就在通常譯作三耳曼學或德國學的Cermanistik這一學科稱謂,被以偏概全地譯成了「德國文學研究」甚至只是「德語文學」,以致有的地方出現了以「中國的鎿國文學」替代內涵豐富得多的「中國的口耳曼學」的情況。以葉雋博士茉好學深思,不會不明白根本不存在「中國的德國文學」,也就是不存在震德語在中國完成的文學創作,而只有中國的日耳曼學抑或中國的德國芥究。為什麼把Cermanistik簡單地等同子德語文學研究甚或德語文學有失偏頗,我想無須多作解釋。更有甚者,書中還將中國的國學和所謂外彐學相授並論、對照使用,似乎也欠考慮。囡為國學一詞素有特定含義,不等於一般說的漢學或中國學。洋洋四十萬言的薯作有所疏忽,留下二三問題,算不了什麼。正是因為留下了問題,就存在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佘地。
在這個意義上,我期待着葉雋博士下一部更精彩的大作問世。
2008年7月16日於德國繆爾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