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疫病便無休止地向人類發動攻擊。中醫藥在數千年同疫病的斗爭中,創立了獨具特色和優勢的理論和方法,為保證中華民族的健康和昌盛,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解放后,在歷次疫病防治中,中醫藥積極參與,為戰勝疫病發揮了顯著作用。今年年初,在非典型肺炎(SARS)突然襲來之時,我院廣大醫藥科技人員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布署,以高昂的政治熱情和救死扶傷的革命精神,奮不顧身,義無反顧地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醫護人員紛紛奔赴抗擊「非典」的臨床第一線,發揮中醫藥的優勢,以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積極參加醫療救護;老中醫藥專家獻計獻策,以親歷疫病的救治經驗,推薦防治的方藥;科研人員抓住機遇,從醫史文獻、信息資料、臨床實驗、中藥篩選和基礎研究等方面,迅即開始科研攻關,為提高對「非典」的治療水平,最終取得戰勝「非典」的勝利而努力工作。為了全面反映我院的研究成果和「非典」研究進展情況,我們將隨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分期出版《中醫藥防治非典型肺炎研究》專輯,希望能夠對抗擊「非典」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有所裨益,供廣大醫藥科技工作者參考。
目錄
上篇 疫病例說
一、鼠疫的危害
二、玉漿換骨天花散
三、流感的大流行
四、征服疫喉的壯舉
五、疫病與「非典」
中篇 疫病史鑒
一、影響古代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二、中國古代防疫資鑒
三、中國近代防疫對策
四、新中國防疫舉措
下篇 醫案疫論
一、疫病述論
二、醫案醫話
一、鼠疫的危害
二、玉漿換骨天花散
三、流感的大流行
四、征服疫喉的壯舉
五、疫病與「非典」
中篇 疫病史鑒
一、影響古代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二、中國古代防疫資鑒
三、中國近代防疫對策
四、新中國防疫舉措
下篇 醫案疫論
一、疫病述論
二、醫案醫話
序
2003年春,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瞬間沖淡伊拉克戰事一躍上升為全球熱點。中國白衣戰士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義無反顧地沖向不見硝煙的戰場,用生命和智慧在世人心目中鑄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沉着應對之時,必須考究其困。從哲學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面相互作用是事物發展的終極原因。隨着人與自然關系的復雜變化,病源和疾病譜也在不斷變化。SARS病毒引發的「非典」就是例證。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大凡同類事物定有共同屬性,因而也必有相同歸宿。和歷史上曾猖獗一時的鼠疫、天花、霍亂等烈性傳染病一樣,「非典」也必將被迅速遏制。值得注意的是:既然「瘟神」「老譜將不斷襲用」,那麼防疫「戰斗正未有窮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抗擊「非典」的暫短時間內,中國中醫研究院黨政領導姚乃禮、曹洪欣、劉保延、梁菊生等同志多次指示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盡快收集抗「非典」相關文獻。為此,我們盡速組織了課題小組,夜以繼日地工作,並特邀本院基礎所孟慶雲研究員、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和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張大慶等學者對古今中外防疫史實作了考察。書中難免有交叉重復,但其中措施、經驗或能對當前和今后的防疫工作提供有益的啟迪。
謹以此書獻給抗「非典」一線忘我奮斗的白衣戰士、各級領導、科研攻關學者和社會各界所有關注「非典」的人們。
沉着應對之時,必須考究其困。從哲學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面相互作用是事物發展的終極原因。隨着人與自然關系的復雜變化,病源和疾病譜也在不斷變化。SARS病毒引發的「非典」就是例證。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大凡同類事物定有共同屬性,因而也必有相同歸宿。和歷史上曾猖獗一時的鼠疫、天花、霍亂等烈性傳染病一樣,「非典」也必將被迅速遏制。值得注意的是:既然「瘟神」「老譜將不斷襲用」,那麼防疫「戰斗正未有窮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抗擊「非典」的暫短時間內,中國中醫研究院黨政領導姚乃禮、曹洪欣、劉保延、梁菊生等同志多次指示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盡快收集抗「非典」相關文獻。為此,我們盡速組織了課題小組,夜以繼日地工作,並特邀本院基礎所孟慶雲研究員、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和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張大慶等學者對古今中外防疫史實作了考察。書中難免有交叉重復,但其中措施、經驗或能對當前和今后的防疫工作提供有益的啟迪。
謹以此書獻給抗「非典」一線忘我奮斗的白衣戰士、各級領導、科研攻關學者和社會各界所有關注「非典」的人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