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蘭亭序》。東晉偉大書法家王羲之書,行書,凡二十八行。傳世有三種本子,一種為唐太宗時期供奉拓書人弘文館馮承素奉旨摹,長六十九點九厘米,高二十四點五厘米。馮承素使用的是雙鉤填廓法,所以最接近于王書原跡。因卷上有唐中宗神龍年號小印,故世稱『神龍本』。曾入宋高宗內府,元代初年入郭天錫手中,明代藏于楊士奇、王濟、豐坊、項元汴諸人家,清代遞藏于曹溶、陳定等家,韓降時期復入內府,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外還有初唐著名書法家虞世南和褚遂良的臨本。二人皆熟稔王書筆法,所臨亦各有千秋,同樣為不可奪得的藝術珍品。褚遂良臨本和虞世南臨本皆藏于故宮博物院,原來皆獸入清宮內府,後有宋代以來歷代名人題跋。此外,歷代還有摹刻本,其中以定武本和神龍半印本最為著名。宋拓褚遂良臨本和明末清初大書法家王鐸所臨亦有一定的欣賞和參考價值。
《蘭亭序》是王羲之的行書代表作,也是大書法藝術上能夠體現魏晉時期士族門閥知識分子風度才情的代表作。《蘭亭集序》是中國古代最優美的散文之一,長期為後人所傳誦。在中國書法史上,王羲之手寫的《蘭亭序》墨跡是中國書法藝術千古不更的極則和楷模。它寓骨力于姿媚之中,出自然于法度之外,用筆方圓兼施,筆力勁爽,體態圓融流美,爐火純青。雖然它不是王羲之所書寫的原帖,但精臻的雙鉤摹拓仍然能夠傳達王羲書法的神韻。因此,從唐代以來,《蘭亭序》就被視為中國書法的最高典範,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直到今,它仍然是學習中國書法的最佳範本。虞世南和褚遂良的臨本各有自已的藝術特色,既表現了兩位杰出書法藝術家的深厚藝術功底,也為我們樹立了臨寫《蘭亭序》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