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行草書墓志兩種》包括《王求古墓志》和《王求舄墓志》。前者為一九九九年由西安碑林博物館在長安區細柳鄉征得,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志石方形,長、寬均為四十九厘米,志題『唐故符寶郎王府君墓志並序氣志蓋長、寬均為四十八點五厘米,蓋題為篆書『大唐故王府君墓志銘』。《王求舄墓志》與其相仿,志題『唐故右武街司階王府君墓志銘並序』。現藏戶縣博物館。兩方墓志皆無撰、書者姓名。
從志文可知王求古與王求舄為兩兄弟,二人在新舊《唐書》中皆無傳。其兄王求古天寶末年官至恆王府參軍,后又遷太原、京兆二府參軍,終潞府戶曹參軍,拜符寶郎。其弟王求舄歷任右武衛執戟、右驍街中侯、右武街司階等職。
縱觀歷代墓志,采用行草書者甚少。在唐代尚法書風之下,有此行草墓志便更為珍稀(即便有也多為較嚴謹尚草法者)。更何況此兩種墓志之書法以拙寓巧,藏巧於拙,纔條有澀中之流暢,筆力有柔中之剛強,氣勢開張,任意揮灑,汪洋恣肆,有法而不泥於法,相容魏碑筆意,而出行草之奇崛,更兼章草之筆致,實為罕見。今將其編輯出版,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聊補墓志書法之稀缺。
此次出版依據王其樟藏拓本剪裱整理,字徑放大五分之四,整理者為王其漳、王琪、設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