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墓志三種》為《楨墓志》、《丘哲墓志》《元鑒墓志》。《元楨墓志》葬於北魏太和二十年(496),高、寬均為七十厘米,志文十七行,滿行十八字。一九二六年出土於洛陽城北高溝村。《丘哲墓讀》葬於北魏永安元年(528),高、寬均四十五厘米,志文十七行,滿行十九字。一九二七年洛陽城東北馬溝村出土。《元鑒墓志》葬於北魏正始四年(507),高四十三厘米,寬四十六厘米,志文十九行,滿行十九字。一九二八年洛陽城北前海資村出土。這三通墓志均為於右任先生一九三八年捐藏西安碑林。
《元楨墓志》書風與龍門造像中的許多作品非常相近,如《牛橛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等。書寫上雖與完善的楷書尚有一段距離,但是楷書的逆鋒起筆,豎中的懸針及捺划的波磔用筆已經基本一致。其用筆有力,結字緊密,骨力峻宕,拙厚而兼秀逸,端謹而不失靈動。
《丘哲墓志》雖也有較為緊湊的結構以及楷書的要領,但用筆明顯不夠舒暢,有著過渡期中生澀以至不安定的痕跡。
《元鑒墓志》有非常明顯的個性,這其中有書寫的原因,而更多的是刻工粗疏所造成的生辣變化,而這如微風擺柳般的飄逸感卻恰恰形成了它與眾不同的個性風格。
總之這三個墓志雖時代跨度不大,卻風格各異,較好地體現了魏碑書法的多樣性,對於我們全面了解魏碑書法有一定的價值。
此次出版依據西安碑林藏拓本剪裱整理,《元楨墓志》字徑放大五分之一,《丘哲墓志》字徑放大二分之一,《元鑒墓志》字徑放大五分之三,整理者為王其樟、王琪、殷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