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督教神學家通過學習佛教,探討佛教的基本理論,然後對基督教進行反思,提出一種新的理解方式。其理論不要求對其他宗教提出新的批評,相反,強調彼此學習,強調寬容和對話。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認識中國各個宗教共同體的活力。中國的宗教組織面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挑戰和機遇。各宗教信徒需要聯合其他各種形式的社會團體和組織為中國未來的文明做貢獻。中國需要有智慧的宗教領導。他們應訓練有素,並具有全球視野。對此有如下幾個原因。首先,今天的中國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民需要抵制沙文主義和仇外心理。20世紀上半葉,日本染上了這些惡習,給東亞和東南亞帶來了巨大的傷痛。因此,中國的宗教領導人應該反思過去日本民族主義者是如何拉攏宗教使之成為了被利用的工具。它不僅操縱了日本人民,而且壓迫了其他國家的人民。其次,根據中國經濟上的成功經驗,宗教領導需要找到新的方法以取代消費主義。消費主義腐蝕社會紐帶、威脅政治穩定。今日的中國,許多人認識到「文化大革命」破壞了一整套價值體系。新的價值體系還沒有得到完善。消費主義正填補著這一真空。中國的宗教共同體應該為中國的文明建設提供選擇。第三,中國需要的宗教領導人必須是明智的、訓練有素的,並且具有全球化的視野。在21世紀,中國的經濟實力開始影響世界,世界要求中國具有道德的領導才能。事實上,實際情況已經如此。中國的宗教共同體能夠通過清楚地說明社會倫理、提供道德化育的實踐方法、支持社會福利事業而對文明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