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根本宗旨在于幫助人實現解脫,解脫是佛教全部理論和實踐的最終指歸。禪宗也不例外。正因為禪宗所說的修心和心的解脫概括了其全部的理論、方法和目標,因而禪宗也稱“心宗”,傳禪也稱“傳心”,解脫的境界就是新的開悟。
而研究禪宗解脫論,是一個既有理論意義又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本書作者具有較好的哲學素養和對人生的體悟,因而在對禪宗解脫論展開全面研究的過程中,無論是在研究的方法上,還是在對研究對象的把握上,以及在對禪宗解脫論主要特點的概括上,都表現出了一定的獨到之處,言不易言,說不可說,論他人所未論。
“當下”使我們直接飲用生命的泉水,解除長久以來壓在我們身上的生命負擔,使自由的生命得以自在宣泄。當我們的“頂門眼”打開,無限的天空即行呈現。這時我們明白了生命的本來以及不可一世的東西原來是無比純粹地呈現。有個學僧問禪師︰“如何是本來心?”禪師說︰“坐卻毗盧頂,出沒太虛中。”
目錄
序言
引子︰自在方法和自在的生存
第一篇 解脫主體的“清淨”性考察
第一章 本來無一物的“清淨”體
第一節 本體論和本體的內容
一、本體論的習慣︰生存本體之“是”
二、生存本體論︰從獨斷本體到呈現的本體
三、本體的追問和本體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本體的建立及其內涵
一、消解和空性的實現
二、空性身的性相
三、心體的建立及其內涵
第二章 關于清淨“體”的描述或呈現
第一節 本體轉為相似的解釋
一、真諦與俗諦都是直指
二、直說與巧說皆為見性
三、認識本體的方便道路
第二節 語言的功過和心靈的實相
一、語言功績不可沒
二、清除語言的膠著
三、心靈的原真和圓融的當下
第三節 默證和當下心
一、默證的辯證
二、當下的現實性和當前性
三、當下的超越性和永恆性
第二篇 回歸清淨的歷程
第三章 對禪修的新規定
第一節 對禪修實踐的新觀察
一、什麼是正見和正法
二、經教和師法的作用
三、拂塵磨鏡的艱辛路
第二節 對禪修前提的再討論
一、禪修的先導和入處
二、不執定的修行形式
三、關于苦行和精進
第四章 禪修的新法門
第一節 方便法門知多少
一、諸宗的家法
二、看話和念佛
第二節 看話禪
一、參話的正法
二、疑情破生死
三、磨礪和禪關
第五章 禪悟和解脫境界
第一節 陪的過程分析
一、悟的途徑和感受
二、悟的淺深和勘驗
三、關于悟的頓和漸
第二節 悟的實質分析
一、自心解脫與自力慧解
二、明心見性
三、本來面目
第三節 悟後境界分析
一、悟的人類境界革新
二、非言說的悟境描繪
第三篇 無修之修和解脫者的生存
第六章 無修之修和清淨功夫
第一節 戒定慧的清淨本質
一、無相戒是清淨心戒
二、定慧等是清淨心行
三、清淨的定慧雙修
第二節 本來清淨和無修之修
一、無念無心的功夫進路
二、無修的最上乘法
第三節 從無修之修到平常道
一、無修之修的日常性
三、平常生活和平常心
第七章 平常之道和解脫者的實際
第一節 心靈的解脫和叢林的生活實際
一、貧窮的禪和安樂的禪
二、叢林之家與解脫的家
三、入世解脫和現世解脫
第二節 解脫者的不思議自在
一、生死自在
二、神通自在
三、因果自在
第三節 自覺、覺他、圓滿的解脫之境
一、出入自在
二、利己與普度
三、禪宗的普度
第八章 自然的法則與自在心靈的會歸
第一節 虛擬的時空和當下的清淨
一、空間的消彌
二、時間的泯滅
三、不在時空中的禪
第二節 自由的生命和理性的生活
一、自然的生命和自由的生命
二、禪宗的自然及其清淨歸宿
三、理性的力量和當下的慈悲
第三節 清淨的信仰和平常的慈悲
一、生活的願望和俱生的煩惱
二、生存的慧解和心靈的上帝
三、清淨的信仰和平常的慈悲
結語︰《解脫論》的懺悔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引子︰自在方法和自在的生存
第一篇 解脫主體的“清淨”性考察
第一章 本來無一物的“清淨”體
第一節 本體論和本體的內容
一、本體論的習慣︰生存本體之“是”
二、生存本體論︰從獨斷本體到呈現的本體
三、本體的追問和本體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本體的建立及其內涵
一、消解和空性的實現
二、空性身的性相
三、心體的建立及其內涵
第二章 關于清淨“體”的描述或呈現
第一節 本體轉為相似的解釋
一、真諦與俗諦都是直指
二、直說與巧說皆為見性
三、認識本體的方便道路
第二節 語言的功過和心靈的實相
一、語言功績不可沒
二、清除語言的膠著
三、心靈的原真和圓融的當下
第三節 默證和當下心
一、默證的辯證
二、當下的現實性和當前性
三、當下的超越性和永恆性
第二篇 回歸清淨的歷程
第三章 對禪修的新規定
第一節 對禪修實踐的新觀察
一、什麼是正見和正法
二、經教和師法的作用
三、拂塵磨鏡的艱辛路
第二節 對禪修前提的再討論
一、禪修的先導和入處
二、不執定的修行形式
三、關于苦行和精進
第四章 禪修的新法門
第一節 方便法門知多少
一、諸宗的家法
二、看話和念佛
第二節 看話禪
一、參話的正法
二、疑情破生死
三、磨礪和禪關
第五章 禪悟和解脫境界
第一節 陪的過程分析
一、悟的途徑和感受
二、悟的淺深和勘驗
三、關于悟的頓和漸
第二節 悟的實質分析
一、自心解脫與自力慧解
二、明心見性
三、本來面目
第三節 悟後境界分析
一、悟的人類境界革新
二、非言說的悟境描繪
第三篇 無修之修和解脫者的生存
第六章 無修之修和清淨功夫
第一節 戒定慧的清淨本質
一、無相戒是清淨心戒
二、定慧等是清淨心行
三、清淨的定慧雙修
第二節 本來清淨和無修之修
一、無念無心的功夫進路
二、無修的最上乘法
第三節 從無修之修到平常道
一、無修之修的日常性
三、平常生活和平常心
第七章 平常之道和解脫者的實際
第一節 心靈的解脫和叢林的生活實際
一、貧窮的禪和安樂的禪
二、叢林之家與解脫的家
三、入世解脫和現世解脫
第二節 解脫者的不思議自在
一、生死自在
二、神通自在
三、因果自在
第三節 自覺、覺他、圓滿的解脫之境
一、出入自在
二、利己與普度
三、禪宗的普度
第八章 自然的法則與自在心靈的會歸
第一節 虛擬的時空和當下的清淨
一、空間的消彌
二、時間的泯滅
三、不在時空中的禪
第二節 自由的生命和理性的生活
一、自然的生命和自由的生命
二、禪宗的自然及其清淨歸宿
三、理性的力量和當下的慈悲
第三節 清淨的信仰和平常的慈悲
一、生活的願望和俱生的煩惱
二、生存的慧解和心靈的上帝
三、清淨的信仰和平常的慈悲
結語︰《解脫論》的懺悔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序
佛教“禪”的種子伴隨著佛教的東漸而于兩漢之際來到中上,經中華社會和文化的沃土培育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終于在隋唐時出現了中國禪宗。禪的本義為靜慮。靜慮者,“謂靜心思慮也”,它實際上包括了止與觀、定與慧兩方面的內容,所以唐代宗密稱其為“定意之通稱”。但止觀或定慧都離不開自心,所以“心”在禪觀中佔有特殊重要地位。中國佛教又繼承發展了印度佛教對人心的關懷,突出了“心”在解脫中的重要地位,例如隋唐佛教各宗派的理論都注重對心性問題的探討與說明,強調依持淨心解脫的必要性。尤其是禪宗,以禪命宗,更是把全部理論與實踐都落實在“心”的基礎上。因而在中國佛教特別是禪宗中,“心”佔有核心地位。禪者,何也?禪者,心也。修禪即修心,禪悟即心悟。禪宗強調的以心傳心、定慧等學、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等等,都是基于禪即心、心即佛而提出來的。
佛教的根本宗旨在于幫助人實現解脫,解脫是佛教全部理論和實踐的最終指歸。禪宗也不例外。六祖惠能的禪法思想就是圍繞著擺脫人生痛苦、實現人的解脫而展開的,其主要的特點則是將人心、佛性與佛教的般若智慧結合在一起,並將終極的解脫理想與人們當下的實際努力相結合,要人在平常的生活中依自性般若之智而從各種困擾中擺脫出來,獲得頓悟成佛的解脫境界。當惠能以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而得到五祖弘忍的賞識後,又有機會听聞弘忍為之專說《金剛經》,當听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言下便悟。弘忍知其得悟,便謂之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本心”即成為禪宗解脫論的理論基點。因而惠能在大梵寺開禪說頓教法,便“普告僧俗,令言下備悟本心,現成佛道。”從佛教的發展來看,早在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就將人的解脫歸結為心的解脫,認為“若心不解脫,人非解脫相應。……若心解脫,人解脫相應”。惠能禪宗在強調解脫時,更是突出了心的解脫,正因為禪宗所說的修心和心的解脫,概括了其全部的理論、方法和目標,因而禪宗也稱“心宗”,傳禪也稱“傳心”,解脫的境界就是心的開悟。惠能禪宗所謂的“識心見性,自成佛道”,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禪宗對人心的關懷,既是對佛陀創教本懷的發揚光大,也是對漢魏以來中國禪特色的繼承和發展。從歷史上看,中土的三期禪學雖然受漢代社會上神仙道家呼吸吐納的影響,比較偏重坐禪數息、凝心入定,但隨著中土禪學的發展,“心”的地位日益突出。從康僧會的“明心”到僧稠的“佛法要務,志在修心”、僧實的“偏以九次雕心”,無不強調“修心”的功夫,透露出禪學向“心宗”發展的消息。到菩提達摩來華,更傳“南天竺一乘宗”的“大乘安心之法”。傳達摩禪法者都承繼了離言相、淨自心的傳統,並進一步突出了自心清淨、本自具足、明心見性、淨心解脫。禪宗歷代祖師對“修心”、“守心”的強調,在南北禪宗那里得到了充分的繼承和發展。北宗神秀以“觀心”命宗,其《觀心論》強調“心是出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因而“知一切善業由自心生,但能攝心離諸邪惡,三界六趣輪回之業自然消滅,能滅諸苦,即名解脫。”南宗惠能在融會般若性空與佛性妙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把不二之佛性與現實之人及人心結合在一起,以“無相、無念、無住”的當下本覺之心把空與萬法、人心與佛性、眾生與佛“圓融無礙”地融為一體,以眾生當下之心的念念無著為解脫成佛之道,從而更突出了人的當下解脫。這既為眾生“明心見性”以頓悟成佛提供了依據,也為平常人生的完善提出了要求。南宗禪在充分肯定每個人的真實生活所透露出的生命的底蘊與意義的基礎上,融理想于當下的現實人生之中,化求佛修道于平常的穿衣吃飯之間,要人們在平常的生活中保持平常心和清淨心,這對當代人來說也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佛教的根本宗旨在于幫助人實現解脫,解脫是佛教全部理論和實踐的最終指歸。禪宗也不例外。六祖惠能的禪法思想就是圍繞著擺脫人生痛苦、實現人的解脫而展開的,其主要的特點則是將人心、佛性與佛教的般若智慧結合在一起,並將終極的解脫理想與人們當下的實際努力相結合,要人在平常的生活中依自性般若之智而從各種困擾中擺脫出來,獲得頓悟成佛的解脫境界。當惠能以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而得到五祖弘忍的賞識後,又有機會听聞弘忍為之專說《金剛經》,當听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言下便悟。弘忍知其得悟,便謂之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本心”即成為禪宗解脫論的理論基點。因而惠能在大梵寺開禪說頓教法,便“普告僧俗,令言下備悟本心,現成佛道。”從佛教的發展來看,早在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就將人的解脫歸結為心的解脫,認為“若心不解脫,人非解脫相應。……若心解脫,人解脫相應”。惠能禪宗在強調解脫時,更是突出了心的解脫,正因為禪宗所說的修心和心的解脫,概括了其全部的理論、方法和目標,因而禪宗也稱“心宗”,傳禪也稱“傳心”,解脫的境界就是心的開悟。惠能禪宗所謂的“識心見性,自成佛道”,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禪宗對人心的關懷,既是對佛陀創教本懷的發揚光大,也是對漢魏以來中國禪特色的繼承和發展。從歷史上看,中土的三期禪學雖然受漢代社會上神仙道家呼吸吐納的影響,比較偏重坐禪數息、凝心入定,但隨著中土禪學的發展,“心”的地位日益突出。從康僧會的“明心”到僧稠的“佛法要務,志在修心”、僧實的“偏以九次雕心”,無不強調“修心”的功夫,透露出禪學向“心宗”發展的消息。到菩提達摩來華,更傳“南天竺一乘宗”的“大乘安心之法”。傳達摩禪法者都承繼了離言相、淨自心的傳統,並進一步突出了自心清淨、本自具足、明心見性、淨心解脫。禪宗歷代祖師對“修心”、“守心”的強調,在南北禪宗那里得到了充分的繼承和發展。北宗神秀以“觀心”命宗,其《觀心論》強調“心是出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因而“知一切善業由自心生,但能攝心離諸邪惡,三界六趣輪回之業自然消滅,能滅諸苦,即名解脫。”南宗惠能在融會般若性空與佛性妙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把不二之佛性與現實之人及人心結合在一起,以“無相、無念、無住”的當下本覺之心把空與萬法、人心與佛性、眾生與佛“圓融無礙”地融為一體,以眾生當下之心的念念無著為解脫成佛之道,從而更突出了人的當下解脫。這既為眾生“明心見性”以頓悟成佛提供了依據,也為平常人生的完善提出了要求。南宗禪在充分肯定每個人的真實生活所透露出的生命的底蘊與意義的基礎上,融理想于當下的現實人生之中,化求佛修道于平常的穿衣吃飯之間,要人們在平常的生活中保持平常心和清淨心,這對當代人來說也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1